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元代无名氏杂剧《玉清庵错送鸳鸯被》的女主人公李玉英的复杂人物形象作了细致的分析,她是一位处在封建礼教之下追求自由爱情、幸福婚姻的大胆女性人物,同时她身上又带有贵族封建小姐矜持、柔弱的性格特点。  相似文献   

2.
伊丽莎白是舍伍德·安德森的两个短篇小说《母亲》《死》里的女主人公,她追求爱情又逃离爱情、追求婚姻又逃离婚姻,最终终于通过死和超越爱情实现了真正的逃离,她独特的逃离经历揭示了美国20世纪初女性在婚恋中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英国小说之父”丹尼尔·笛福的《摩尔·弗兰德斯》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关于女性的小说。小说塑造的女主人公摩尔是个经历了多次不幸婚姻的底层女性形象。她的身上集中体现了那个时代大多数女性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尽管在很多批评家眼中,摩尔被冠以“荡妇”的标签,但笔者认为她本质上仍然是一个具有鲜明反抗意识、勇于追求的女性。本文将从女主人公摩尔的人生经历出发,围绕她的自我观和婚姻观来探讨该小说所折射出的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4.
曹禺在剧作《雷雨》中成功地塑造了繁漪的形象。从繁漪的身上我们看到她在生命本能促使下开始了对幸福的追求,但受社会环境、生存环境、家庭出身等诸多条件的制约,她失去了自我,在意识的觉醒与忘我的追求中走向了毁灭的道路,在爱与恨都燃尽后,完成了她的悲剧命运。繁漪的悲剧命运也正蕴含了作家对“人的命运”的思考,即对人的存在、人类的命运及生命意义的追问与探索。  相似文献   

5.
淑的解读     
淑·布莱赫德是托马斯·哈代的小说《无名的裘德》中的一位女性形象。淑一直在追求自我人格的完整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对传统婚姻的排斥 ,在追求爱情与自由中不断强化自身意愿 ,追求灵与肉的结合。虽然她在追求自由的基础上实现了女性自身的价值 ,但她终究没有彻底成功。淑的形象具有鲜明而深刻的“现代主义痛苦”的印记 ,而作品《无名的裘德》具有现代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女性主义一直是文学批评史上引人注目的话题。本文从女性主动求婚、女性追求经济和人格平等、女性追求自由婚姻的角度比较分析《简·爱》与《飘》中女主人公身上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7.
李娃是唐传奇中充分展现了人性复杂的女性形象.随着情节的发展,她的性格也体现出变化性和多样性.在她身上,善良与邪恶、真实与虚伪、仁爱与奸诈、忠诚与背叛、勇敢与怯懦并存.她既不同于妖界的凡人任氏,也不同于人间的仙子霍小玉,她冷静而实际的追求美满爱情和婚姻.她是传统女性美德与时代女性叛逆的合体.在她身上既体现了作者的浪漫主义情怀,又折射出深广的社会内容.  相似文献   

8.
《觉醒》中的困惑——兼评肖邦的女权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女权主义作家肖邦的思想充分体现在她的作品《觉醒》中主人公埃德娜身上。埃德娜对自身存在有着种种觉醒及其觉醒后的困惑。在男权为中心社会里 ,女性追求独立与解放几乎是不可能的。肖邦在母性价值观念、婚姻对女性自我发展的限制方面也提出质疑 ,但她无法解决女性自身存在与自身解放的悖论 ,尚未认识到 ,妇女解放不是女人自己的事情 ,而应是全人类的事业  相似文献   

9.
朱云 《文教资料》2006,(17):48-49
《雷雨》中的女性形象都极具艺术感染力,已经有相当多的评论文章试图从各个角度来剖析蘩漪、侍萍和四凤这三个女性形象。但几乎没人注意到在《雷雨》中还隐藏着一个悲剧女性,她是被人所遗忘的,但她的存在却是确实而又必须的,在她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中国妇女所背负的最悲惨的命运遭际。  相似文献   

10.
近日,有媒体以《她是老师,更像妈妈》为题报道了华中师范大学挂职教师张春3年来无私关爱200多名新疆民族生的感人事迹。自古以来,教师被美誉为“蜡烛”“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在“妈妈”一样的张春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蜡烛”的自我牺牲和无私奉献精神,看到了“园丁”的大爱之心,又看到了“人类灵魂...  相似文献   

11.
走不出男权传统的樊篱——解读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二黑结婚》表现了作者男权主义的女性价值观,这又主要体现在三仙姑形象的塑造上。该文认为三仙姑“下神弄鬼”根源在婚姻的不幸,目的为使失落的情感得到补偿。“包办婚姻”不是为了贪财,完全出于个人的情欲,是由婚姻的不幸导致的一种心理变态。“好打扮”实乃对女性天赋的追求。然而遗憾的是,作者以男性传统的思维模式和性道德价值观来看三仙姑,把她的可笑归结于个人的品质问题,这就实际上放过压迫妇女的一个重要因素——男权文化。  相似文献   

12.
伊丽莎白是简.奥斯丁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的女主人公。她聪明、可爱,得到了真正幸福的婚姻。简.奥斯丁通过对话展示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但也正是伊丽莎白的语言暴露了她身上所体现出的传统的女性模式。本文通过伊丽莎白与男主人公达西的对话来分析伊丽莎白的性格并讨论传统的女性模式如何在她身上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3.
爱情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征,纵观几千年中国文学史,我们从几个女性文学形象身上,看到了婚姻的不幸及为爱情而抗争和对自由的追求;同时,这一组女性文学形象也为我们勾勒出了我国封建社会爱情文明的进展轨迹.  相似文献   

14.
以往对《包法利夫人》的评论往往限于作品的社会批判,掩盖了男权话语对爱玛的“极度诱惑”和“本文骚扰”这一基本事实。从爱玛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父权制话语下的本文、那些浪漫主义小说对她的“诗意的征服”,还能够察觉到体现在女性身上的典型的“书本迷恋”和“语言拜物教”倾向。在浩浩瀚瀚的与父权文化并生的男性故事话语中,“成规与想像”使女性只留下变形变态的完全异己的影相(成相)。男权话语的本文诱使爱玛沉溺在自己的“爱情妄想”中,禁锢在她周围的一片黑暗中,被本文的铁臂带进自我羞辱中。由此使我们更深刻地意会到“使女人作为女人──而不是作为男人──去阅读”的必要和艰难。  相似文献   

15.
对于《诗经·关雎》,教学用书上是这样说的:“《关雎》一诗着重于‘叙事’。我们从诗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这样一条线索。”“最后一章,进一步表达了这个男子对采荇菜的姑娘的深切思慕和美好愿望。‘琴瑟友之’、  相似文献   

16.
《小二黑结婚》表现了作者男权主义的女性价值观,这又主要体现在三仙姑形象的塑造上。该文认为三仙姑“下神弄鬼”根源在婚姻的不幸,目的为使失落的情感得到补偿。“包办婚姻”不是为了贪财,完全出于个人的情欲,是由婚姻的不幸导致的一种心理变态。“好打扮”实乃对女性天赋的追求。然而遗憾的是,作者以男性传统的思维模式和性道德价值观来看三仙姑,把她的可笑归结于个人的品质问题,这就实际上放过压迫妇女的一个重要因素-男权文化。  相似文献   

17.
简·奥斯丁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坛上女性作家的佼佼者,她以最受女性关注的爱情与婚姻为题材,创作出了举世瞩目的一系列作品。在她的作品中,奥斯丁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对爱情与婚姻的看法,同时也表达了她自己对美好爱情与婚姻的憧憬。奥斯丁的婚姻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发展,她的思想也为之改变。特别是在她的第一部小说《傲慢与偏见》与最后一部小说《劝导》中,这种差别格外明显。本文将通过对比这两部小说,来探讨奥斯丁创作前后婚姻观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走红的女作家,其特殊的身世和经历使她的文学创作独树一帜,她笔下的女性自有其独特的魅力。《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代表作,本文试从白流功追求与范柳原的爱情与婚姻的真正目的入手来分析女性在婚姻中的状态与地位。  相似文献   

19.
蘩漪是《雷雨》中最具特色的,也是个性最为鲜明的人物形象。她代表着“五四”以来女性追求个性解放,争取民主自由的最强音。在她身上折射出不畏强权、争取自由、宁死拼斗的绚丽光彩。  相似文献   

20.
论“时代女性”梅行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了茅盾《虹》中的梅行素,她是作者塑造系列“时代女性”形象中具有独特美学价值的人物。梅行素形象的塑造成功,说明了中国的新女性,当她们将个性解放和时代解放融为一体,并在革命的洪流中,克服了自己身上的弱点和缺点的时候,她们的生命就会闪出时代的火花。同时,梅行素这一形象的出现,标志着茅盾“时代女性”系列形象创造的完成,人们从中比较清楚地看到了茅盾的美学追求和美学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