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孩子学会独立行走的那天起,做父母的就要有意识地鼓励孩子去做自己能做的事。尤其是孩子到了三四岁,很是喜欢模仿父母做这做那:在父母洗衣服时,孩子往往也会拿块布片放在水里搓;当父母摘豆角时,孩子常常会蹲在旁边一起弄弄剥剥……其实,这只是孩子觉得好玩,有时还会妨碍大人做事。假如是您,会怎样办呢?请切不要不耐烦地把孩子赶走,不妨给孩子一个小盆子,洗一  相似文献   

2.
做父母的都会发现,三四岁以后的孩子总爱收集一些小东西,如螺丝帽、小石子、小玻璃瓶等,装得衣兜鼓鼓的。孩子干净的衣服搞脏了,衣兜磨破了。做父母的不理解孩子的心情,有的严加训斥,有的一怒之下扔掉孩子们捡来的小玩意儿。这只能使孩子伤心,被迫将正常的活动转入“地下”,或将捡来的小东西偷偷地带回家,藏起来,或趁父母不注意又将父母扔出去的心爱东西再捡回来。  相似文献   

3.
梁昌辉 《师道》2009,(12):54-56
我有个看起来有点荒唐可笑的想法:孩子几岁,父母就几岁。孩子呱呱坠地,我们这些为人父母者就上岗了,做了爸爸、妈妈了。孩子几岁,我们就做了几年的父母。我们这个身份其实是孩子赋予的,  相似文献   

4.
今年寒假期间,我11岁的孩子力力在宿舍楼院内与邻居孩子小伟捉迷藏做游戏,不慎将12岁的小伟撞倒碰破了头皮,结果小伟抓起砖头往我孩子头上砸去,我的孩子头部受伤,住院治疗花去了医药费2500元。孩子出院后,我找到小伟的父母要求他们赔偿医药费,但小伟的父母拒绝赔偿。目前孩子又  相似文献   

5.
超级爱模仿     
灵犀 《父母必读》2012,(3):114-114
细心的父母渐渐发现,2-3岁的孩子开始有意识地学别人说话、走路、做游戏,一颦一笑都有模有样,俨然是个天生的小演员。  相似文献   

6.
新闻点评     
父母委托广告公司培养教育四胞胎日前,南京著名的3岁半四胞胎的父母和北京一家广告公司签订了一份孩子教育培养的委托书,请这家公司协助为孩子们寻找更利于健康成长发展的环境。孩子的父母讲,孩子出生以来,几乎每天都有人寻上门来,做节目,拍广告……年纪虽小却已经成为了南京的社会人物,孩子渐渐长大,父母的心里却越来越没底。所以他们想委托公司向北京各界专家征询良方,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摘自《北京青年报》  相似文献   

7.
父母爱孩子固然不是为了得到孩子的报答,不是为了向孩子“索取”爱,但是我们应该尽量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幸福生活是建立在父母及其他长辈的辛勤劳动之上的,让孩子知道应该用自己的行动给父母长辈带来一些快乐。比如: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烦大人,帮助妈妈爸爸做些力所能及的劳动等。有些事情看来虽小,例如妈妈摘菜时,孩子给妈妈搬个小板凳,爸爸下班回  相似文献   

8.
家教博览     
家教信息给孩子关爱父母的机会孩子在父母眼里是弱者,需要照顾。但不要忘了,父母也是要被关心、被爱护的。给孩子关爱父母的机会吧。细微见真情。日常生活中,可让孩子做一些关心父母的小事情。比如,妈妈做家务累了,帮妈妈捶捶背;爸爸下班回来,给他递上拖鞋;妈妈病了,给妈妈倒水递  相似文献   

9.
细心的父母渐渐发现,2~3岁的孩子开始有意识地学别人说话、走路、做游戏,一颦一笑都有模有样,俨然是个天生的小演员。2~3岁的孩子,随着视野逐渐扩大,对成人行为的向往和外界事物的好奇,会激发孩子强烈的模仿欲望,从好习惯的养成到性格品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10.
陈喆 《家长》2006,(Z2)
父母怎样与孩子沟通呢?有人用“先做朋友,再做父母”这句话来概括是有道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如果比作朋友,就应该成为能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平等的知心朋友。只有平等地相处,孩子才有可能向父母敞开心扉,父母也才能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指导。当一个孩子与父母建立平等的关系后,他的性格会变得开朗、乐观,在今后面临人生种种挑战时,也会表现得更为勇敢、自信。要用心灵去接近孩子刘茹(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十四五岁到十八九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有了较强的独立意识,对父母不像小时候那么依赖了,有时对父…  相似文献   

11.
很多父母都没有意识到,其实自己的情绪和表达方式,无形之中对孩子的心理状况影响巨大。父母在考虑提升孩子的抗逆力之前,应该把目标先对准自己,言行适当。其实,这也是做父母的一门艺术。故事:冰球场上的小摩擦4岁半的圆圆,6岁的元宝和7岁的小涛是一个冰球训练班的小朋友。上周的一次训练中,孩子们发生了一场冲突。事情是这样的:教练安排3个孩子练习抢球和射门。  相似文献   

12.
正幼儿缺乏独立性,一切都依赖父母,如在幼儿园布置的一些动手动脑的小作业都是由家长来完成。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还小,这么做就是爱孩子;还有的父母对孩子做事不放心,怕孩子做不好,所以什么事都代孩子做,不放手也不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会养成了一种懒惰的习惯,形成一定的依赖性,独立性较差。所以,培养幼儿要从小抓起。一、活动是培养幼儿独立意识的源泉幼儿的独立意识是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培养起来的。三至四岁的幼儿,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喜欢自己去探索这个新奇的世界,凡事都有"我自己来"的要求。当孩子  相似文献   

13.
《家庭教育》2010,(12):48-48
在德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6岁~10岁的孩子要帮助父母洗餐具,收拾房问,到商店里买东西:10岁~14岁的孩子要在花园里劳动,给全家人擦皮鞋;14岁~16岁的孩子要擦汽车和在花园里翻地;16岁~18岁的孩子要完成每周一次的房间大扫除。如果孩子不自觉执行,父母有权通知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将派专门的执法人员监督孩子执行法律条例。而德国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非常严谨,绝对没有半点的庇护,即使孩子因为生病不能做家务,也必须要给父母一个正式的书面说明。  相似文献   

14.
《家教指南》2007,(5):32-33
对于1~4岁的孩子,一般家长都会以孩子太小为由凡事包办代替。其实,只要是孩子能够做、应该做、做起来安全的事情,父母应该让孩子有机会做决定。哪些是幼儿有能力决定的事情呢?  相似文献   

15.
从孩子一两岁起,父母与孩子就要进行频繁的沟通,孩子们也可以从吃什么到穿什么等各个方面与父母协商。当孩子长大一些,他们会在什么时候做功课、在哪儿做功课、可以参加些什么样的活动这类问题上和家长协商。等他们十几岁的  相似文献   

16.
如何培养孩子做家务的兴趣1 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能力发展水平对于小孩子来说,如果做家务时使用的每件东西都适合他的身高和能力的话,那培养他做家务的兴趣就相对容易一些。父母要考虑挂衣服钩子的高低,洗脸、刷牙的地方的高低,衣服是否容易穿脱……孩子需要小毛巾、小扫帚、小拖把,需要碗、餐巾放在他们够得着的地方。2 适当的表扬最初,孩子可能没有掌握做家务的技巧,往往会弄得一团糟。父母此时不要责怪他们,要先肯定孩子愿意做家务是在帮助爸爸妈妈,然后再教给他做家务的技巧,让他有信心继续去做。3 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孩子最喜…  相似文献   

17.
美国家庭教育给人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从小尊重孩子,重视孩子的个人自主权,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地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培养独立能力孩子从襁褓时期就跟妈妈分床睡觉,二三岁的幼儿就住自己的房间。父母只管孩子的安全,其他生活上的事以及游玩、学习,都由孩子自理自主、自我选择。父母决不替孩子多做什么事,最多从旁提醒、参谋。参与家事决策美国孩子在家里的确是小主人。不但参与家庭的各种活动,还参与家庭大事的决策。给孩子发表意见的权利和机会很重要,等他长大了会越来越多地参与公众事务乃至国家…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一岁多的孩子自己吃饭,自己睡觉,上了小学自 己挣钱; 在德国,小小的孩子自己拎个袋子去游泳;嘴里叼个安慰奶嘴,自己在家附近的游戏场玩沙…… 在美国 美国的父母让孩子从小就独立活动。一岁多点的孩子,基本上都自已吃饭。父母把孩子放在高椅子上;把食物放在他面前的小桌上,让孩子自己动手吃,如果孩子不想吃,父母决不喂。饿了,下一顿就吃光了。绝对看不见父母端着饭碗追着孩子喂饭的情景。睡觉也是如此,很小的婴幼儿就独自睡在有小栏杆的床上,父母只在半夜起来照看几次。 在美国,家长、老师和其他人对待孩子如同对待…  相似文献   

19.
周弘  张胜利 《师道》2005,(8):63-63
好农民不让最矮的庄稼枯萎,好父母不让最“差”的孩子自卑!学习时要保持孩子的学习胃口,强迫的方法万万使不得!物质生活上是小皇帝,精神上是小奴隶!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永远自豪!当孩子在人生的跑道上跌倒而想放弃时,父母要高呼“加油”、“加油”、“孩子你行”、“你永远是我们的骄傲”。对于孩子,其实无好无坏,全在心态,就看怎样去诱导。所以赏识孩子要找出孩子可以发展的一面,鼓励孩子说“:你行!”每个孩子都想做好孩子,可是父母、老师要求太完美,好累啊!“赏…  相似文献   

20.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服从式的教育已经行不通了,因此,做父母的要放下架子,学会与孩子做朋友,学会与孩子沟通,学会与孩子聊天。别看孩子年龄小,心理的秘密一点儿也不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