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8 毫秒
1.
晚清以来,在女弹词职业实践中,两性关系得以重塑,具有江南地方特色的消费文化得以彰显.女弹词作为江南消费文化的象征符号,导致时人娱乐消费方式从"访"到"棒"的改变.消费过程中,时人对女弹词进行品评,主要围绕"色与艺"展开.晚清文人对妓女弹词的品评,多关注妓女的身份特征,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妓女文化.民国报人则通过报刊这种大众媒介,修正、重构、生产以及论斥女弹词的形象,以满足不同读者的娱乐需要.女弹词与听客的亲密互动,把普通的生产消费关系重新定义为性别关系,招致政府、传统行会组织的取缔与规范.  相似文献   

2.
清代晋南地区市场发育停滞不前,发展程度较低,集市与庙会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庙会以数量多、分布广、交易期长的特点,对镇集和村集起了极大的替代作用,成为农村市场中灵活可变的调控方式。有清一代,晋南集市徘徊不前,与庙会纠合并行,演变成有别于江南和华北其他地区的特殊发展模式,这与当地自然、人文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地方已经带有了西方消费社会的特征;而山寨现象正是在消费社会下应运而生的,山寨产品满足了一般民众消费名牌产品的自我想象;山寨现象从产业界延伸至文化领域,也反应出当代文化消费的一种变迁。本文便是在此意义上探讨轰轰烈烈的山寨现象与消费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由于人口增加、政区的变化、旧城的发展、统治疆域的扩大以及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秦汉时期的市场呈现多层级发展趋势。京畿市场、区域性市场、郡县市场和农村集市各具特色 ,满足了各个阶层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在消费社会中,文化领域与经济领域的相互介入在两个向度上尤其明显:一是一般商品的生产消费越来越重视商品的符号价值,从而使文化因素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主要力量之一;二是随着文化产业化的推进,在经济规律和技术发展的共同推动下,人们对文化产品的消费方式从观看转向了参与,并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文化观念的变迁,商业因素也由此在消费社会的文化活动中提升了自身的影响力.前者以文化的资本化,后者以文化的娱乐化为明显标志,成为消费社会显著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法兰克福学派在其社会批判理论中深刻指出,现代西方社会的文化工业在需求产生、消费满足和快感获取等方面具有虚假性。当前中国社会,"三俗"文化也存在类似问题:为了追求片面的商业利益,制造虚假的需求,鼓吹虚假的消费,引导虚假的娱乐。为建设积极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我们有必要进一步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全文化机制,对文化市场进行有效监管,推动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消费。  相似文献   

7.
近代英国民众休闲生活的法治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代英国民众休闲生活变迁过程中,法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打击、改造血腥体育娱乐运动,使民众休闲方式更加文明。限制街头演艺活动,整治城乡街头集市,有效整顿了社会秩序。通过法治行动培育良好的民众休闲生活环境,另外还通过立法使民众的休闲时间习惯发生了变化,有利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8.
西湖香市在持续时间、香客来源、礼佛"祈蚕"、市场买卖等方面展现了清代江南民众的社会生活。它与承平的社会环境、蚕桑经济、佛教文化及相对开放的文化观极具关联。同时,促进了民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特别促进了杭州城香作业、锡箔业的发展。其诸般面相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9.
徐健  颜乾勇 《考试周刊》2008,(21):118-119
现代社会的体育是蓬勃发展的.体育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我们在发展现代体育以及挖掘其市场时也要重视对我国自己的文化底蕴棗武术市场的培育.发展武术市场不仅是传承我国悠久文化历史的需要.更是优化现代体育结构,丰富现代健身手段的需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武术市场的发展动因.培育武术市场消费的必要性,以及武术市场消费的可行性作了研究,并为武术市场消费发展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0.
清代是贵州城市商业和农村集市贸易发展的重要时期,相应地,城乡市场网络体系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本文根据诸多贵州地方史料中关于集场的记载,对清代贵州各地农村集贸市场发展概况、市场类型以及集市特点进行了阐述.这对今天贵州地方经济史的研究和政府发展地方经济的决策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消费时尚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明代中后期江南商品经济的长足发展,社会控制力减弱,人们对官方礼制的僭拟和无视,才有追求个人精神满足的空间和自我表现的欲望。明清江南时尚消费表现出某些近代消费时尚的一些规律性和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江南生产创新和规模生产的出现以及市场化进程和商品生产专业化,并对封建等级制度产生一定的冲击,具有诸多的积极因素,但也有其历史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论明清江南鲜花消费及其社会经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花盆玩的购买与鉴赏既是一种物质消费,也是一种精神文化消费。明清时期江南鲜花盆景的市场化运作表明: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并由此带来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明清江南文献中关于鲜花盆玩的消费过程的记载明显表现出雅与俗的两种形态,而这两种形态皆与市场发生了联系。鲜花盆景的消费大众化已露端倪,表明时代的明显进步。江南鲜花消费需求旺盛无疑对该时代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促进鲜花盆景栽培的科技创新;此外,鲜花盆景消费旺盛还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试论近代安徽江淮地区集市贸易的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集市贸易是研究中国近代社会的切入点,安徽江淮地区集市贸易在晚清和民国时期有了一定的发展,形成了以芜湖为中心的长江流域系统和以蚌埠为中心的淮河流域系统,并形成系统、区域、县域三级网络;出现了专业市场,形式多样,集市内部“行”、“市”多样,货物和人员结构有了变化;强化了对外传输和文化娱乐的功能。它的发展反映了这一地区商业的发展和商品经济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14.
传统中国社会,工商作为末业历来受到压抑。这种情况至明代中期以后有了显著的变化。尤其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重商思潮弥漫到社会各阶层,经商治生得到人们的普遍肯定。随着全民经商热潮的出现,士、商关系渐趋融洽。但是,对于江南地区全民经商、士人弃儒从商现象也不能评价过高,因为这种现象并非完全是商品经济推动的结果,而且经商只是手段,求仕仍是人们的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期是北京古代休闲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城区和近郊是北京酒楼主要的分布区,以外城西区为最。其他三城区的数量相差不大,比起戏园、茶馆在全城的分布而言要显得略为平衡一些。北京酒楼主要分布于重要市场区、办公区内以及住宅区边缘的重要交通线上。它们一般布点在全城性或区域性的中心市场内以满足大量顾客的饮食需求;或为特定的人群在特定的区域而设立:或在城区的骨干交通线上沿人流量大的市场有问隔的布点。酒楼的分布明显体现了靠近消费人群的市场经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从少年疏放、青年才俊到壮而悔之,"明末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历尽易代风云中的起伏跌宕.他兼具政治豪情和才子之风流倜傥,深得明末清初的江南士风和艺术文化的熏染,从明末清初的社会风气谈起,透过一个侧面来解读侯方域与明清之际的江南文化.  相似文献   

17.
明清话本小说中所涉及的以江南地区为中心的地域社会大致可分为两个地区:一是所谓的江南地区,二是江南以外的地区社会.当时的江南对其他地区,在经济、社会风气、文化气氛等诸方面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且具有重要的文学研究价值.这种价值通过此一时期的话本小说可以反映出来.明代末期的地区社会与当时兴盛的商业经济有密切关系,那些商业经济又带动市镇的发展,而居于市镇的小市民就是话本小说中的主角,因此,话本小说能反映出当时市民的普遍的价值观和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18.
明清时期,嘉兴是江南地区商品经济最繁荣的地区之一,其商业和市场异常活跃。徽商作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商帮之一,在嘉兴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徽商的活动,对当地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促进了其市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沟通了商品流通渠道、推进海外贸易事业的发展和推动了当地封建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此同时,徽商在嘉兴经营活动,为徽商的资本积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剖析了明清时期江南地域的商人及商业氛围对中国艺术的影响,说明明中期后,发达的商品经济会有足够的力量影响一个地域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