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确理解形体语言在语言教学中的意义,掌握形体语言的特点,并善于运用它,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化繁为简,扩大信息量,而且还能沟通师生间的感情, 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李梅 《职业圈》2008,(12):175-176
正确理解形体语言在语言教学中的意义,掌握形体语言的特点,并善于运用它,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化繁为简,扩大信息量,而且还能沟通师生间”的感情,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导游语言作为言语交际的一部分,其使用方法与语用学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以大量导游语言事实为语料,运用语用学中的会话含义及原则等相关理论,对导游语言中的会话含义及原则进行系统的分析阐述,以期为导游员规范使用导游语言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依据条件关系逻辑性质考察语言应用事实,证明"只有"能表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两种条件复句。本文对"只有"表"唯一条件"说提出质疑,认为针对条件关系既用逻辑性质,又用在数量上表独一无二两条标准同时为其建类不合逻辑,且"只有"表"唯一条件"说与语言应用事实也存在诸多相悖之处,由此提出应只按逻辑性质标准为条件复句建类或分类,扬弃"唯一条件"说。  相似文献   

5.
劫夫音乐创作思想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劫夫先生的音乐创作中,具有一种强烈的人民性意识。他善于用民族音乐语言,表达的人民心声。劫夫先生在长期的音乐创作实践中,贴近时代,反映现实,与时俱进,作品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6.
戴庆厦先生在58年的学术生涯中始终重视通过田野调查获取第一手语言事实,以此为基础开展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他精通景颇语,建立了景颇语研究的理论体系,他对藏缅语族乃至汉藏语系也有广泛的涉猎。在学术研究中,他坚持"立足本土",重视国际视野和跨语言视野,自觉地将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与国家重大需求结合起来,体现了他开放、包容的学术态度,求实、务实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7.
该文的研究对象为大学教师课堂场域中的授课语言。文章运用语料分析法将授课录音转写成4万余字的语料,从实际交际情境中语言使用的视角观测高校教师在授课时语言的使用情况,在礼貌原则6项准则制约下总结出高校教师授课时的语言特点,并分析教师语言使用策略,为教师进一步提升授课语言技巧和育人效果提出改进意见,如使用具体的称赞与赞同、运用人际互动性话语标记、合理进行话轮转换、运用含蓄委婉的句式句型、善于总结归纳学生观点等。运用礼貌原则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和教师的观点,促进师生关系的发展,也使教师的语言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拟运用应用语言学、文化地理学、民俗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调查分析桂林城市语言生活的实际状况,全面系统地了解桂林城市语言生活的基本面貌,考察在推广普通话和建设国际旅游名城的时代背景下桂林语言生活和城市发展共生共变的动态过程。计划将调查所得的语言事实材料用于桂林话和普通话接触变异研究,进而分析桂林普通话、新桂林话的特质及其发展变化趋势,最终就正确处理普通话推广和桂林方言文化传承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建设性的应对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知名青年设计师、浙江传媒学院副教授杨超善于用国际化语言诠释中国文化,他致力寻找东西方文化交叉同心圆,打通中国元素的国际化通道,让中国文化走进西方人的视野,在设计领域屡获国际大奖。  相似文献   

10.
向熹先生治学严谨,力求精益求精,讲求实事求是,主张从语言事实中归纳总结语言发展规律,在汉语言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汉语通史《简明汉语史》,清晰勾勒出汉语发展变化的脉络,总结了汉语发展演变的规律。他全方位研究《诗经》语言,博采众长,自成一家,成绩斐然。他多角度研究汉语避讳现象,将纷繁复杂的避讳文献材料梳理清楚,揭示历代汉语避讳状况。在辞书编纂上也取得了突出成就,重视知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加快曲艺的创新与发展,乃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加快曲艺的创新与发展,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为指导;加快曲艺创新与发展要心里有群众,眼里有市场;就要大胆地吸收和借鉴其他艺术形式;就要善于吸收群众的新鲜语言;就要引导群众欣赏取向;就要在作品质量上狠下工夫.  相似文献   

12.
陈力 《职业圈》2010,(35):24-25
决策和执行是企业管理者不可偏离的两项重要工作,决策是企业领导的根本性工作,执行是经常性工作。一个称职的企业管理者必定既是善于决策又善于执行的。尤其是在现代市场环境复杂,竞争激烈的社会经济体制中,企业管理者要善于管理员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把员工的潜能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3.
新词器时代     
没有谁会否认语言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功能,语言现在越来越丰富,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去年的"超女"大赛,就像一个新词制造机,"玉米""盒饭""粉笔",不一而足,尤其是创造了一个雄姿勃发的词:PK!现在,如果你看到了"轮胎",也别吃惊,此乃周杰伦的歌迷是也。以此类推,"血友"也绝不是白血病的新变种,极有可能是张学友的追捧者。同样的道理,蒙人,不再是骗人的把兄弟,肯定是王蒙的铁杆读者;而蒙牛,当与乳制品无关,是王蒙越来越牛的意思。  相似文献   

14.
凉州贤孝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凉州百姓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经过世世代代的积累、筛选、完善而创造的民间艺术形式。其语言接近口语,但又不粗俗,尤其是它善于运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谚语传达"孝"与"贤"的中华传统美德,滋润、养育了凉州这片土地上热情、善良、明理的一代代民众。它蕴含思辨的思想,品德修养,家庭教育,知识是宝,讲礼仪、追求和谐社会关系的理想,珍惜时光等类型的谚语;在表述时运用了对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凉州贤孝"十分重视它的受众群体,尽量做到贴近民众日常语言,又不失文雅,将方言土语的艺术水平达到通俗、流畅、上口、含蓄的高度。  相似文献   

15.
正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的使命。目前,中国正朝着全面消除贫困的目标稳步前进,"精准扶贫"也逐渐成为国际、国内舆论关注的热点。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希望从中国的扶贫经验中汲取养料,减少本国的贫困人口;发达国家希望探寻中国政府使大规模人口脱贫的成功秘诀。这为我们提供了构建中外共寻中国发展之道的契机。但要实现精准扶贫的对外精准传播,需要在讲述中国扶贫故事的同时,善于运用外国人听得懂、能理解、感兴趣的话题、语言和人物故事,进行国际化叙事的精准表达与精准传播。  相似文献   

16.
"事实"通常被认为是人们思考与行动的前提,历来受到西方思想家的关注。但是,在卢卡奇那里,"事实"获得了更为综合、系统的哲学解释与说明,他在《什么是正统马克思主义》中针对"事实"概念的联系性、发展性、历史性、全面性四个维度展开论述,并对它进行了哲学深度的思考,从而给予它以质的规定性。这一点与第二国际对"事实"的解释形成了鲜明对比,因此卢卡奇对"事实"的解释有益于纠正第二国际的片面认识、恢复"事实"的真谛。  相似文献   

17.
善于赚钱的企业不见得善于花钱,如同有钱的暴发户大多不懂得穿着打扮一样.富丽堂皇的企业建筑如果缺少文化底蕴,除了外在的财气外,剩下的,恐怕不过是钢筋水泥而已.  相似文献   

18.
<正>第24届中国新闻奖揭晓,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海外版刊发的新闻报道《能说7国语言,化解社会矛盾,浙江首名外籍调解员诞生,义乌社区有了‘洋委员’》,获得了第24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二等奖。该作品以生动事实回击了海外对中国基层社会管理的质疑,彰显了中国基层民主开放的形象,起到了很好的对外传播效果。捕捉信息是前提作品获奖,体会最深的是新闻采写功夫不在新闻里,  相似文献   

19.
讲究外宣艺术,首先要学会用事实说话。西方普通公众习惯的是形象思维和归纳法,从具体事例引入,叙述有关的事实,最后自己去体会结论。中央领导同志常讲“百闻不如一见”,因为一见能得到最直观的形象。但是,能直接来中国一见的人毕竟还是有限的,多数人还是要从间接的介绍来了解中国。因此,我们的对外宣传主要应该用事实来说话。不仅要讲普遍的事实,讲数字,讲总况,而且还要注意讲具体的事实,讲个例,讲过程。西方舆论攻我们常用的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但他这一点,选得巧妙,写得具体,讲得生动,很有迷惑力。我们要学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当前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对外宣传工作者对  相似文献   

20.
读罢李霞同志采写的《水的故事》,信手写下这样几句感想:“此篇题目定得好,《水的故事》,很软。内容也可以。由此想到,外宣稿应做到‘三软一硬’。三软是:题材要软——更贴近生活,更富有故事性;体裁要软——表现手法多样,形式活泼(多加小标题,设计新颖);语言要软——切忌长句,娓娓道来,朴实无华。一硬:主题硬——思想性强。抓住主流,宣传正面,但要用事实说话,让读者下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