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统计依据是每年6月初高等学校上报的毕业生就业方案(精确到每个毕业生具体情况的软盘及表格),计算方法是经毕业生的总人数减去未就业毕业生人数与毕业生总人数的比率来计算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目前所涉及的毕业生就业形式主要有以下7种:①毕业生通过学校与用人单位签定就业协议书,领取就业报到证,到用人单位就业;②毕业生不通过学校办理手续,也不需要就业报到证,直接到用人单位应聘;③定向、委培毕业生回原单位就业;④部分师范类毕业生回来源地区,由地方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安排就业;⑤毕业生自主创业;⑥…  相似文献   

2.
一、2001年毕业生概况 我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2001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及其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帮助下,学校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职能,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做好服务工作,帮助和指导毕业生就业,整体工作进展顺利。 2001我院本专科毕业生共649人,其中,本科生496人。医学生就业的特点决定了多数毕业生需回地州市进行二次就业,而初次就业率的统计截止时间为7月30日,因此我院初次就业率就显得相对较低。但几年来,我院各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和二次就业相加,总就业率均在95%左右,供求处于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3.
就业质量反映毕业生获得就业单位及未来职业发展机会的优劣程度,对就业质量的考核要进行量化评价。文章以学生就业单位性质或就业去向分类计入专业毕业生人数、院系毕业生总数、院系女生比例、专业办学时间、初次就业率、年终就业率、学生满意度、用人单位满意度等八个要素,设计了院系就业质量量化考核评价模型,并给出了评价计算步骤和实际评价案例,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量化考核评价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高校毕业生人数剧增,2005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下降现象出现,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则更低。为了提高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地方政府要制定就业配套措施,吸引毕业生在当地就业。地方高校要开设好专业,积极提供就业信息,引导毕业生就业。毕业生自身要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各种能力,争取早日就业。  相似文献   

5.
云南财贸学院是云南省省属高等财经院校,2001年我院共有819名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毕业,是我院建校以来本科毕业生最多的一年。截止7月30日,我院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7.9%,尚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将在7月30日以后在全省各地州基层继续进行双向选择就业。与去年相比,今年我院初次就业率稳中有升。现就我院今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作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 1、总体上看,我院毕业生就业供需平衡,如排除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因素的影响,我院市场营销、会计、旅游管理等多数专业还供不应求。 2、据分析,7月30日前,我院尚未落实就业单位的…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四年浙江省高职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浙江 省2001—2004年本科生、专科生和高职生的毕业人数,以及他们各自的初次就业率,并就毕业生数与初次就业率的增长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我校今年毕业生总数为332人,其中本科生253人,专科79人。经初步统计,截止7月30日,我院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49.41%。从今年初次就业的情况来看,呈现出几个特点:一是我校新增设的四个新专业(专业方向)今年产生第一届毕业生,市场需求较好;二是跨地区就业人数增多;三是医药营销、新药开发人才的市场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 近年来,经统计,截止每年年底,我校应届毕业生总就业率均在97%以上,包括二次就业,主要是回地州就业。当然,我们还需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扩大毕业生就业 市场特别是加大初次就业率:第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8.
今年我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较往年有所提高,我们分析主要的原因是以下几点: 1、今年,国家整体经济增长仍保持着较高的水平,国有企业正逐渐走出困境,非国有企业发展迅猛,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精简进入尾期。因此,对毕业生的需要量有所增加。 2、学校的专业具有特色。我院木材加工、室内与家具设计、园林、道路与桥梁工程等专业就业需求市场较好,还有较大的市场需求潜力。林学专业是学校的传统长线专业一直保持着特有的专业特点,初次就业率一直平稳,今年不但没有下降,还有所提高。经济林、森林保护与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专业也是学校的特…  相似文献   

9.
初次就业率是指毕业生在毕业离校前(当年的6月末之前)已落实就业单位人数与毕业生总人数的比率。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2010年5月公布的数据显示,船舶与海洋工程等14个本科专业2008、2009年的初次就业率均达到90%以上。通过分析发现,这15个专业都隶属于工学学科。  相似文献   

10.
校园消息树     
业界动态2007年上海市中职毕业生就业率创近5年来新高最新出炉的《2007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显示,2007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8.73%,创近5年来新高。数据显示,2007年全市91所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高中(包括分校)毕业生总数为53060人,其中有58.36%的毕业生直接就业,人数和比例均为近5年来最高;而选择升学的人数比例则跌至近5年来最低,占毕业生总数的35.54%。选择就业的学生中,资源与环境类、能源类、加工制造类、医药卫生类和财经类等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在99%以上。(据《新闻晨报》)  相似文献   

11.
初次就业率是评价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推动我省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今年,我们根据教育部教学[2001]2号文件的有关要求,并结合我省就业工作进展情况对我省普通高校本科各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进行了统计,现将有关统计方法等说明如下: 1、统计口径是根据教育部学生司“关于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统计方法和内容说明”(附后),并结合我省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际进行统计的; 2、列入统计范围的是我省普通高校本科各专业的毕业生初次就业情况,统计截止日期7月30日; 3、统计详细情况可见附表“2001年云南省11…  相似文献   

12.
就业率是一个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职业前景的直观反映,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综合实力和市场的适应性。但是,目前就业率这一指标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学生就业实际情况和学校办学水平,数据的统计时间、方法和内涵界定尚存不足,以致现行就业率统计体系很难对毕业生隐性就业、自主创业或自由职业者、申请不就业等类型人数进行准确统计,从而很难确定“想找工作而找不到工作”的高校毕业生人群数量。  相似文献   

13.
2001年云南民族学院共有本专科毕业生856名,其中本科生644人,专科生212人。截止7月30日,本科生的初次就业率为56.83%. 一、影响我院毕业生就业成因分析 1、受国有企事业单位减员增效和机构改革的影响,用人单位需求人数有所减少,而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客观上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一定困难。 2、由于我院的办学宗旨和办学方针,决定了我院培养的大部分毕业生将回到边疆民族地区就业,而地方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毕业生回到地方后,不可能全部及时就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我院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 3、虽然近年来多种所有制十分活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查阅文献资料、综合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对近几年中国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前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非常差,名牌体育院系一次性就业率在20%左右,普通体育院系一次性就业率只在10%以内,不到同期毕业生整体初次就业率的一半,在各类院校中排名最后。中国体育专业毕业生人才资源总量增加、用人单位门槛的提高、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的不完善、体育专业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偏低等,成为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文章提出了提高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主要表现是: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持续走低,待业人数逐年增长;毕业生数量增长较快,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就业指导体系不够完善和健全。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是:一要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制度,努力提高就业率;二要加快普及十二年制义务教育,缓解高校毕业生数量压力;三要重点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升毕业生职业技能;四要加强学校就业指导的力度;五要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又到一年就业季,好多大中专毕业生为找工作奔忙。据教育部发布的统计公告显示,2013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毕业生总数为607.46万人,就业学生588.07万人,就业率为96.81%。又据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2013年对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率的调查结果显示,从院校类型的比较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最高,为78.1%,分别  相似文献   

17.
陕西中职毕业生就业率高于本科生和研究生2007年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48%,高于同期本科和研究生就业率,中职学校针对企业生产一线培养的有技能"蓝领"成为就业新宠。据统计,陕西省2007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人数为118620人,就业学生人数为113255人,就业率达到95.48%;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为21.8万余人,截至9月9日,研究生就业率为89.28%,本科生就业率为88.27%。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某二本地方农业院校中的工科食品相关专业连续5年的就业状况,分别从初次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平均初次就业薪酬、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类型流向4个方面来看,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广东省高校本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但就业质量低于平均水平;且这4个方面的数据在年际间的差异均不明显,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黏性特性,也显出了这一群体在提升就业层次的艰难。  相似文献   

19.
通过近三年C校与Y省高校本科毕业生人数、就业率、就业去向、未就业情况等方面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可以看出近三年C校本科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均高于98%,整体就业状况良好;就业去向主要是国家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国家基层项目;根据2011—2013年C校与Y省高校本科毕业生未就业毕业生情况可知,与Y省相比,C校未就业毕业生类型单一,也从另一侧面说明其选择机会相对于Y省而言较少。提出C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存在的三方面问题:初次就业率相对较低,毕业生规模较小,学生的就业质量不高,就业满意度低、就业意向实现率不高,并对此提出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一、现行就业率 统计办法、统计时间、公布方式 要保证各高校间的就业率存在可比性,确保评估工作的公正、公平原则,首先就要对就业率统计公式、统计办法、统计截止时间、公布方式进行统一。 以 2004 年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办法为例: 1. 毕业生就业率 = 已就业毕业生人数 / 毕业生总人数×100% 其中:已就业毕业生人数是指已经签订就业协议、有明确接收单位证明及升学、出国出境、自由职业、自主创业等方式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而不包括待就业、不就业拟升学及其他原因不参加就业等的毕业生。 毕业生总人数是指全部毕业生人数(含结业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