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贫困地区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农业产业化不仅是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需要,也是加速改变贫困地区文化落后面貌的需要。本文就贫困地区在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家庭和产业化经营的关系,注重探索农业产业化的经营组织形式的必要性、以及加快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民族贫困地区现有农业制度安排分析入手,探讨了民族贫困地区农业制度创新内在机制,指出了民族贫困地区由于缺乏强有力、富有弹性的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制度创新存在两难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制度创新的核心、主要任务及实现条件。  相似文献   

3.
虎文华 《职教通讯》2018,(23):61-67
攻克西部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是当前精准扶贫工作必须完成的任务。将农业产业化作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方式,在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管理全产业链环节上保证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实施的效果,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发展思路。根据罗伯特·索洛开创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职业教育构建贫困区贫困个体的人力资本水平与农业产业专业化人力资本增量,实现与地方物质资本存量的匹配,是产生技术进步从而推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有效支撑和基础。  相似文献   

4.
贫困地区农民收入问题是今后农村工作中的难点,影响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收入因素、支出因素、资源因素,解决农民收入增长问题应作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加快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农村的非农化;②加强贫困地区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建设,选好一个带头人;③推进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④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⑤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⑥提高农民化素质,增强农民市场意识;⑦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做好扶贫工作。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对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和临夏回族自治州中小学教师队伍调研时发现,教师是影响民族贫困地区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解决制约民族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瓶颈--教师问题和提高在职教师素质的唯一途径。本旨在构建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模式,以促进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业产业化是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的产物,是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产生并不断发展和壮大起来的.甘孜州农业产业化经营总体上仍处于初始阶段,在发展上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因此必须立足于州情,树立市场意识,以市场为导向,发展、扶持、引进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合理规划,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农副产品基地和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为农业产业化经营营造有利条件.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解决农业生产与市场的矛盾,是促进民族地区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一九九一年,河池师专政史系开始创设《社会实践》课程。几年来,该系有针对性地组织毕业班同学先后到宜州市福龙瑶族乡,天峨县六排镇,大化瑶族自治县六也乡,罗城活佬族自治县怀群镇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农村。以农村为课堂,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教育。《社会实践》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求学生有意识,有目的的对民族贫困地区农村经济问题实地进行调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置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形象教育之中。一、民族贫困地区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在民族贫困地区,除厂全国普遍存在的农业投入不足,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拉大外,经过开展《社会…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贫困地区的民族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适龄儿童的入学率显著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入学率低、辍学率高、巩固率低一直是困扰贫困地区民族教育发展的难题。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校外部因素,如经济落后、宗教和习俗观念的根深蒂固、自然环境的恶劣、历史的影响;也有学校内部的原因,如教学设备欠缺、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学方式单一。这些因素导致了贫困地区民族教育发展举步维艰。那么,民族教育在贫困地区该如何发展呢?如何在困难重重之中走出自己的道路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不容忽视的问题,它的解决,对发展民族…  相似文献   

9.
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教育发展的水平。发展教育,教师为本。民族贫困地区教师队伍质量不高,已成为制约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瓶颈”。民族贫困地区教师培训事关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现代化大业,因此,加快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步伐,提高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建设一支立志为民族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献身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民族贫困地区促进基础教育发展、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一、宁夏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既是教学手段发展演进的必然,也是计算机科学与教育科学相互影响产生的结果。计算机应用于教学,对教学工作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推动了教育技术的革新和进步。对民族贫困地区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产生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因而民族贫困地区也正在努力追赶时代潮流,积极将计算机辅助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手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民族贫困地区在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民族地区CAI教学效益的提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民族贫困地区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益。一、…  相似文献   

11.
建立科学完备的少数民族与贫困地区教师培训系统是提高当地教师队伍素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任务。本章从培训系统的角度,指出了目前少数民族与贫困地区教师培训系统中培训队伍、培训模式、培训制度和机制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海南师范大学实施“周末流动师资培训学院”的实践,讨论了少数民族与贫困地区教师培训系统的重构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鞠洪 《中国民族教育》2020,(4):14-16,17
日前,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鞠洪到台江县民族中学调研,围绕教育对口帮扶、民族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等问题对陈立群校长进行了访谈。陈立群校长的观点,对于进一步做好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工作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了“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在政策上保证了校本课程生长的空间。民族贫困地区校本课程开发为农村学校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本文以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月峰瑶族乡校本课程开发为例,分析了民族贫困地区校本课程开发跨越式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推进民族贫困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跨越式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对民族贫困地区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是加强民族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民族贫困地区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举措之一。民族贫困地区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师资数量不足,综合素质较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民族贫困地区高校师资队伍问题的研究 ,分析民族贫困地区高校师资外流的原因 ,提出稳定师资队伍 ,搞好民族贫困地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系列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了"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在政策上保证了校本课程生长的空间.民族贫困地区校本课程开发为农村学校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本文以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月峰瑶族乡校本课程开发为例,分析了民族贫困地区校本课程开发跨越式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推进民族贫困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跨越式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实施基础教育重点在农村,难点在民族贫困地区。我们党和国家历来十分关心民族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制订了一系列促进民族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本文以百色地区为例,就当前民族贫困地区实施基础教育的难点及对策等问题谈谈我们的实践和认识。  百色地区地处广西西部,北接贵州,西连云南,南与越南交界,是滇、黔、桂三省区边境物资主要集散地。全地区辖12个县(市),总面积为36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58万人。百色是个革命老区,也是个多民族聚居区,全地区有壮、汉、瑶、苗、彝、仡佬、回等7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68%;百色地区是…  相似文献   

18.
渝东南民族地区"一区四县",地处渝、湘、鄂、黔隆起的褶皱带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农业生产方式传统,经济十分落后。挖掘该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民族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目标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9.
劳务经济使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二、三产业,是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但民族贫困地区的劳务经济面临诸多困境,可持续发展困难.针对劳务经济持续发展艰难的根本原因,文章提出以智力扶贫为重点,以农村职业教育为突破口,极力促进民族贫困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既是教学手段发展演进的必然,也是计算机科学与教育科学相互影响产生的结果。计算机应用于教学,对教学工作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推动了教育技术的革新和进步。对民族贫困地区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产生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因而民族贫困地区也正在努力追赶时代潮流,积极将计算机辅助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手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民族贫困地区在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民族地区CAI教学效益的提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民族贫困地区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