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薯渣是加工淀粉后的下脚料,因含有糖分,新鲜红薯渣可在钓鲤、草等鱼时用来喂窝诱鱼,效果不错。如果钓鲢鳙,只有发酵后才可使用,笔者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红薯渣可用来诱钓鲢鳙。2004年秋天,笔者上班的路边建了一家淀粉加工厂,加工后的下脚料就放在路边的一个大坑  相似文献   

2.
民间高手,野钓技法和用饵都很独特。笔者从东北到华南用心搜集数十种,现将诱、钓秘方数款公诸于众,供钓友选用参考。一、钓鲫鱼1.做窝诱饵:①将黄小米250克、白大米250克,置于广口瓶内,再把低度白酒500克、花露水  相似文献   

3.
走钓香鱼     
《垂钓》2003,(6):13-14
  相似文献   

4.
线组搭配:一只带倒刺的中小号伊势尼鱼钩,其上穿二粒太空豆锁定的空心保险丝坠4~5圈,七星漂宜选用白色塑料泡沫块,因其浮力较大,入水醒目,经久耐用。 使用方法:长竿短线做传统近钓,在酒米打食做窝后,用适量香精粉和少许面粉揉捏成团或对水调制软硬适中的商品饵团备用。  相似文献   

5.
笔者近几年来通过学习实践,针对自然水域水广鱼稀的特点,摸索出一款野诱钓鲤、鲫饵料,效果还是不错的。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常仿效唐朝诗人张志和,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站在斜风细雨中钓鳜鱼。不仅钓出了“不须归”的好心情,而且钓出了四种钓鳜鱼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大友 《垂钓》2004,(8):37-37
只知道在钓大鱼时,有人定点、定时打窝,可从未听过有人会为钓几条小鲫鱼而专门打窝的——那多费事啊!其实,只要在钓组上稍微做一点改进,就可以钓到更多的鲫鱼啦!  相似文献   

8.
张之晔 《钓鱼》2006,(23):1-1
40年前,一支竹制两筒4节鱼竿不到2元钱,若自己做,成本不足1元。如果用它来“台钓”,相信不会比现在300元一支的碳素鱼竿差。过去用蚯蚓,自己刨,零成本;奢侈一点,用八角、香油、芝麻做添加剂,几毛钱就够了。现在用商品饵,加上这样那样的添加剂,钓一次鱼得花十几元。说“台钓”烧钱一点不假。  相似文献   

9.
方胜杰 《中国钓鱼》2003,(12):20-20
如果在肥水体,譬如农村村庄附近用水塘或者养殖塘垂钓。诱、钓饵都要以奇香为主。笔者认为花椒酒(500毫升高浓度白酒配约50克花椒浸泡半个月后即成)泡碎米做诱饵效果好。打窝量不宜过多,一个窝  相似文献   

10.
郅辽 《钓鱼》2007,(1X):14-15
1989年“台钓”进入大陆。自那以后,浮标受到关注,因为它提供了饵重平衡钓组的可能。然而,我们并不十分关心它的材质,诸如木材、芦苇、孔雀翎、塑料等等都是以调4钓2来认识的。随着“台钓”普及和实践的提高,先是塑料标被淘汰,接着芦苇标出局,孔雀翎被冷落。代而取之的是巴尔杉木浮标。可是,从2005年起,芦苇标卷土重来,这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11.
郅辽 《钓鱼》2012,(17):18-20
钓快鱼四种钓法——钓底、钓离底、钓行程、打浮,而且很多情况下都是交叉运用,谁也不会一种钓法钓到底,之所以如此与诱鱼有关。“台钓”前坠钩沉底钓底层鱼,与此配合诱鱼都是底诱。  相似文献   

12.
徐明 《垂钓》2007,7(1):47-47
冬钓收获多少的关键就是饵料,在鱼游动范围小、摄食不积极的情况下使鱼开口,就必须发挥饵料的性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守钓与走钓     
邹卫平 《钓鱼》2006,(12):30-31
同塘钓出两结果2006年4月23日,我和钓友李传桃、姜思开三人去吴河乡沈畈村一处草塘里钓鱼。李第一天曾在那里钓得不错,向我们介绍说,塘里鲫鱼很多,50克~500克的都有,用蚯蚓钓得小,用面饵钓得大。我仔细观察,发现满塘都被水草覆盖,仅有的几个草洞,还是钓友们掏出来的。透过草洞  相似文献   

14.
春钓的对象鱼主要是鲫鱼,为此,只要抓住“选晴天、钓草滩、用草饵、施活钓”相互关联四大要素,就能钓有可获,喜获丰收。  相似文献   

15.
受经济收入的制约,多数钓友野外垂钓不使用商品鱼饵,我以为价格是一个主要因素。日常垂钓中我使用一些商品饵,发现同样是商品饵,要达到同样的诱鱼效果,所花的金钱可以有很大差别。在保持一定的诱鱼能力的前提下,为减少花费,特向钓友们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远方 《钓鱼》2007,(1X):39-40
秋天是钓黑岩鱼的佳期。说到黑岩鱼。流行的钓法有浮漂假饵钓等各种各样的有趣钓法。但大家知道一种在白天大量上鱼的钓法吗?这就是“撒饵钓法”。喜欢钓黑岩鱼者今天可以听听广岛首届一指的名人——中村幸春先生的详细解说。  相似文献   

17.
李洪生 《钓鱼》2006,(10):8-8
第六届“老鬼杯”钓鲤大奖赛上钓手使用公饵决赛,记者采访了参赛的部分选手,就公饵比赛、对老鬼鱼饵的认识及不允许试塘等热门话题,让大家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宿聚生 《垂钓》2004,(2):16-19
自从台湾“六人组”横扫大陆以来,“台钓”便成为中国钓坛上最“炙手可热”的名词,围绕“台钓”的唇枪舌剑更是屡战不休。  相似文献   

19.
戳茬钓大鲫     
每年春暖花开季节里,那些近岸边在秋冬时被农人割剩的苇草茬,从根部慢慢长出一枝枝新芽嫩茎,有些茎叶露出了水面。此时,鲫鱼三五成群地在浅滩初长的苇草丛中游弋,寻饵觅食或是寻找配偶。它们游到了一起,撞得苇草沙沙作响,茎杆直颤动。此时将装好的香饵钩轻悄悄递过去,说时迟,那时快,一条欢蹦乱跳的大鲫鱼上了钩。这种钓法通常即叫戳茬。  相似文献   

20.
吴芜 《钓鱼》2007,(8X):9-11
这张“鲫鱼双饵钓法图”让人困惑,主要有两处:1.上钩子线长30厘米,下钩35厘米,两钩相差5厘米;2.上钩用3-6号钩搓雾化饵,下钩小,1-3号,是不是用与上钩相同的饵没有说明。说困惑是与我们已经接受的台钓钓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