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景灿 《湖北档案》2014,(10):28-28
知道梁斌其名,是当年读他的《红旗谱》,了解梁斌本人,则是我们馆藏的档案资料。 几年前,我在撰写《梁斌与襄阳》时,从档案记录中追忆当年他留在这里的故事。最近又为筹办梁斌百年诞辰图片展,再次走进梁斌档案.大师的风范更加让我肃然起敬、深受教育。  相似文献   

2.
蒋文杰于我是一个熟悉的名字,陌生的人。 去采访他之前,同事给我一张字条,上面仅有20余字关于蒋文杰的介绍。 简短空洞的文字后面是些什么呢? 在他那只有3米见方的办公室里,蒋文杰接待了如约前来采访的我。面前的他,如电话那头我凭声音  相似文献   

3.
女作家方方写道:“把全世界的城市都放到我的面前,我却只熟悉它。就仿佛许多的人向你走来,在无数陌生的面孔中,只有一张脸笑盈盈地对着你,向你露出你熟悉的笑意。这张脸就是武汉。”对陈国华来说,武汉于他的意义不仅仅是熟悉,更多了创造与经营,这里有他的妻儿,有他的家庭与事业,他在1996年创立的武汉华银印务历经12年,仍然延续着踏实强劲的精神,一如他本人。  相似文献   

4.
耿家盛在云南工业制造业界和工会界,那是鼎鼎有名的人物,他靠家传的钻研精神勤学苦练车工技术,拜时代进步之赐,获得诸多省部级、国家级荣誉,对一个普通机械工人来说,他已经走到人生的巅峰了。对耿家盛,作为媒体人,我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他,当然是指对他的行迹、成就相当了解,近年来多次因采访而接触他;又陌生,是指他这样的技术工人,在今天,尤其是在西部欠发达地区,收入很低,基本不受社会待见,依旧孜孜不倦钻研技术,安贫乐道,显得很"奇怪",令人觉得难以理喻。  相似文献   

5.
赵忠祥与杨澜"黄金搭档"忘年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新 《档案时空》2007,(1):18-21
2006年9月1日上午,一个来自上海的陌生电话打在了赵忠祥的手机上,他接通电话时,一个熟悉的声音顿时从话筒里传来:"赵老师,是我呀!我们又可以见面了呢!我好高兴啊!"  相似文献   

6.
巴中中学教师李孟庚对自己从事的档案工作既陌生又熟悉。说陌生,是指他接触档案工作才两年;说熟悉,是因为他用短短的两年就能对档案工作驾轻就熟,使巴中中学档案规范化管理跃上新台阶,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同行的交口称赞。[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我读过《体坛周报》开设的魏纪中专栏,出自他笔端的一系列奥运故事曾经深深吸引了我。在奥运脚步越来越近的今天,新华出版社出版的魏纪中新著《我的体育生涯》,再次深深打动了我。在我看来,书中的一个个故事既熟悉又陌生,此书不仅是他的自传和回忆录,更是鲜活的新中国体育波澜壮阔的发展史。从第一届全运会到"小球推动大  相似文献   

8.
贺远之 《大观周刊》2006,(47):66-66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昌宁人,昌宁茶厂对我来说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昌宁茶厂的茶陪伴了我生命里的大部分时光。2006年11月26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我和朋友一起走进了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茶叶老厂。  相似文献   

9.
在档案界,人们对滕固这位先辈档案学者既熟悉又陌生。说对他熟悉,是因为20世纪30年代,在以文书档案改革为中心内容的“行政效率运动”中,滕固作为行政界知名人士,出任国民政府行政院档案整理处副处长,积极致力于档案工作改革,为中国早期档案学思想的形成作出了贡献。说对他陌生,是因为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材料,我们对滕固的生平了解甚少,多年以来他基本是作为一个文书档案改革运动中的符号性人物出现。  相似文献   

10.
刘永军 《档案天地》2009,(3):4-5,10
说起档案,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其实很早就知道:说陌生是对专业来讲确实知之甚少。但作为县之领导.确实一直关注档案和档案工作。安平这个地方,县不大。32万人,土地500平方公里,8个乡镇。230个村,现在整个安平的发展比较明显的县级特色是两个产业:一是丝网,一是生猪,我觉得这不光是在衡水。在河北省县级经济也是特色明显的。  相似文献   

11.
吕洋 《中国广播》2008,(9):64-65
“我是一个始终搞不清楚自己的人,从小到大,我一直在认识我自己,认知一个不断熟悉又陌生的自己。蓦然回首,四十六年,平淡但不后悔,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日子过得挺好……”  相似文献   

12.
传播的圈子     
熟悉与陌生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我们都是生活在一个个的圈子当中的,换句话说,整个社会是由一个个的圈子组成的.看一个人的电话联络本,我们就可以大致猜测出他所属的圈子,或者说他是在哪些圈子中活动的.  相似文献   

13.
不知是命运所使然,还是机遇所赐予,14年前,我成了当时河南省这个唯一的文学期刊的编辑。对我来说,这是项既熟悉而又陌生、既习惯而又新鲜的工作。说熟悉,是因为我读过大学中文系,又曾执教于高中,对文学作品,对在稿纸上用红笔涂抹,早不感到新奇。但读稿毕竟不同于阅读已经铅印成册的文学作品,编稿,更不同于批改学生作文,其中存在着目的、要求、方式等方面的差别,因而又感到陌生。说习惯,是因为我坐惯了办公室,不会为终日伏案读稿弄得烦躁不安。但编辑部毕竟不同于机关学校,无论是经办的事情,还是接触的人物,都使我处处感到新鲜。年方而立的我,由此跨入一个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14.
(一)又见湘女 湘女,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熟悉,是因为身边总有她们曼妙的身姿;陌生,却是因为她们是一群将青春书写在天山南北的特殊群体。  相似文献   

15.
我读过《体坛周报》开设的魏纪中专栏,出自他笔端的一系列奥运故事曾经深深吸引了我。在奥运脚步越来越近的今天,新华出版社出版的魏纪中新著《我的体育生涯》,再次深深打动了我,在我看来,书中的一个个故事既熟悉又陌生,此书不仅是他的自传和回忆录,更是鲜活的新中国体育波澜壮阔的发展史,从第一届全运会到“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从女排连夺五连冠到拿下首块跆拳道金牌,从重返奥运大家庭到两度申奥……《我的体育生涯》以“我”的只眼,删繁就简,再现了新中国体育半个世纪的清晰脉络。  相似文献   

16.
梁建增,对几亿中国电视观众来说,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熟悉,是因为每天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片尾都要打出他的名字;陌生,是因为老百姓不很明白制片人何职何能,于是对“制片人”三个字后面的姓名也就很容易熟视无睹了。电视制片人是一个电视节目或栏目的首脑。给整个节目或栏目定位,确定选题,策划报道,调配人员拍片,指导记者修改片子等都是制片人最起码的职责。所以,一个节目或栏目的水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制  相似文献   

17.
梁建增,对几亿中国电视观众来说,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熟悉,是因为每天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片尾都要打出他的名字;陌生,是因为老百姓不很明白制片人何职何能,于是对“制片人”三个字后面的姓名也就很容易熟视无睹了。电视制片人是一个电视节目或栏目的首脑。给整个节目或栏目定位,确定选题,策划报道,调配人员拍片,指导记者修改片子等都是制片人最起码的职责。所以,一个节目或栏目的水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制片人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颐纯学.一个冠以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诗词协会会员、香港国际书画协会理事等头衔的全国著名的农民画家。一个有《当代书画家》、《当代民间名人大辞典》等大辞典中都有记载的名人.给我的,初次印象却是那么普通而又平凡。以前我对顾纯学先生只是慕名敬仰.因为工作关系.顾纯学先生既是档案馆的征集对象.又是征集顾问.因此.我们有了更多的接触。特别是在档案馆举办了《顾纯学书画展》,我与顾纯学先生由陌生到熟悉.因而对这位德艺双馨的农民画家产生了由衷的深深敬佩。他的艺术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他的高尚品质也和他的画作一样令人敬佩.正是他的高尚情操创造了他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谈起二三线市场,这个话题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由于四季沐歌起步于二三线市场,也发展于二三线市场,在未来,太阳能热水器也必将在二三线市场获得进一步壮大;陌生是二三线市场确实有很多的事情值  相似文献   

20.
在档案界,人们对滕固这位先辈档案学者既熟悉又陌生.说对他熟悉,是因为20世纪30年代,在以文书档案改革为中心内容的"行政效率运动"中,滕固作为行政界知名人士,出任国民政府行政院档案整理处副处长,积极致力于档案工作改革,为中国早期档案学思想的形成作出了贡献.说对他陌生,是因为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材料,我们对滕固的生平了解甚少,多年以来他基本是作为一个文书档案改革运动中的符号性人物出现.最近,笔者在读书中获得一些有关滕固生平事迹的材料,这些资料不仅让我们充实了对这位档案界前辈学人的认识,而且令人深为感慨:一个搞艺术的留洋人士,在档案学史上流下了浓墨重彩的痕迹,是很发人深省的.本文将滕固先生的这些在档案界比较陌生的经历和贡献介绍出来,供大家参考与研究之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