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学生提出问题,这是“问题解决”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有质疑才有思考,有质疑才有创造。基于问题教育PBL是创新教育的表现形式之一,该教育的核心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以制造问题为核心的数学学科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3.
有质疑才有思考,有质疑才有创造.基于问题教育PBL是创新教育的表现形式之一,该教育的核心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以制造问题为核心的数学学科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4.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问题是推动数学发展的主要动力。一个好的数学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本文中笔者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出发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一位伟人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巳,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教学中努力达成的目标。但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长期训练,长时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一般要经历“敢问——会问一善问一好问”这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数学问题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前提。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思维。"数学问题的发现便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提出了数学问题,他们的思维才有方向,才有动力。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当心里有疑团时,就能激起他们的求知欲,能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  相似文献   

7.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问题是推动数学发展的主要动力。一个好的数学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本文中笔者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出发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是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培养创新精神应始于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问题意识"教学的核心是问题情境.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才会有主动探究学习的愿望;有了问题,才会有创新.  相似文献   

9.
数学的核心是问题,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才有方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所以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通过教学实践,本文总结出以下对小学生进行问题意识培养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数学问题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前提。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思维。"数学问题的发现便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提出了数学问题,他们的思维才有方向,才有动力。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当心里有疑团时,就能激起他们的求知欲,能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  相似文献   

11.
党超 《中小学电教》2009,(12):92-92
<正>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一位伟人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  相似文献   

12.
<正>很多教育工作者困惑:为什么上学前能问十万个为什么的孩子上学后的问题越来越少,到高中竟然一个问题也提不出来.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学生提出问题,这是"问题解决"的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魏静 《小学生》2012,(11):28-28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而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这是教学中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一个学生如果"想"问,说明这个学生很有主见,如果"敢"问,说明他的思维非常活跃,而学生"会"问,证明他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了。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教者,必须要清醒的认识到自己仅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应当把主动权适时、适地地交出去。  相似文献   

14.
王月红 《辽宁教育》2010,(11):21-22
爱因斯坦有一个著名的观点: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有问、有究、才有所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因此说。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关键在于教师观念更新,变革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5.
陈年媛 《广西教育》2012,(29):82-83
人的思维开始于问题。学生的思维也是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而展开的。俗话说:“因疑而问,因问而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有疑问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探索,有探索才有创新。培养学生自觉的、敏锐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切入点之一,也是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贵生疑。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问,有问才有悟,有悟才有新。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求异思维,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该如何培养呢?  相似文献   

17.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这句话.形象生动地概括出了问题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树立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对于小学数学学习而言,问题是自主探充学习的基点。有了问题,思维才有作用点,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那么,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相似文献   

18.
问题是数学思维的核心,是数学的灵魂,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较高质量的思维活动。将问题贯穿于数学教学过程中,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才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理想。下面,我就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中学语文问题教学模式研究中,指导学生的质疑方法,培养学生思维境界是诸多问题中的关键问题.所谓多元性思维境界,指的是思维主体由于从事物的多层面、多因素、多角度思考而达到的广阔、开放而又深刻的思维域.实践证明,只有让学生把握了质疑的方法,学生才有可能质疑,才可能善于质疑,从而提出一些高质量的问题,真正达到培养学生思维品质这一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20.
杨花 《陕西教育》2006,(1):59-59
作为一名小学教学教师的我,一直把问题比作数学的心脏,因为有了问题,思堆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学生提出问题,这是“问题解决”的教学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时期的教师,不应该是单纯灌输知识,而应该让学生从中有所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