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当堂达标教学模式实践与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堂达标教学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本文对当堂达标教学基本理念、基本原则、主要特征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对当堂达标教学实施要点和操作步骤、实践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对当堂达标教学研究改革的初步结论和基本经验进行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2.
当堂达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年初召开的"山东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会议"上,省教育厅确定了57项中小学素质教育先进经验,德州市的"宁津县当堂达标教学改革经验"因其独特的魅力催生了"宁津现象"而被列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典型。本刊曾于2006年10月和12月分别刊登了《"宁津现象"解读——一个农村教学改革区域推进的典范事例》和"笔会·‘宁津现象’众人谈",产生了重大影响;2007年10月,又刊登了《当堂达标教学追问》,同样引起各方关注,文章被多家报刊、网络转载。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德州市教育局与时俱进,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在宁津继续深化当堂达标教学课题研究,同时在全市农村中小学校大力推广宁津当堂达标教学改革经验,为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本期刊发德州市教育局局长刘志祥的文章,介绍德州市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旗帜鲜明地推进当堂达标教学改革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3.
当堂达标教学课题研究创立了“当堂达标教学模式”,是我市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优质科研成果;催生了“宁津现象”,是我市教育事业的宝贵财富。通过设立当堂达标教学研究中心和当堂达标教学改革重点实验县等新措施,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4.
宁津教育人依靠教育科研这一有力的理论武器,创造性地实施了当堂达标教学。取得了教学成绩的大面积丰收,催生了“宁津现象”这一农村教学改革区域推进的典范事例。本刊于2006年10月和12月分别刊登了长篇通讯《“宁津现象”解读》和专家学者参与撰写的专题“‘宁津现象’众人谈”,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重视。截至今天,前往宁津参观学习者已达数万人次。当堂达标教学走到今天,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的路将怎样走?本文将回答这一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在年初召开的“山东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会议”上,省教育厅确定了57项中小学素质教育先进经验,德州市的“宁津县当堂达标教学改革经验”因其独特的魅力催生了“宁津现象”而被列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典型。  相似文献   

6.
山东宁津的“当堂达标”教学改革经历了六年的探索,从理论到实践均有了可喜的进展。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中的问题也不断涌现。“目标悬空”现象即是其一。  相似文献   

7.
怎样上好中学历史当堂达标课金川公司一中杨建平当堂达标课是改革传统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当堂达标课中,如果教师对教材挖掘不深不透,就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当堂达标课要求教师对教材的挖掘必须精益求精,达到“懂”、“透”、“化”、“懂”,就是对教...  相似文献   

8.
当堂达标教学模式源于科研实践,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具备了明确的涵义,初步建构了由本质特征、基本理念、基本模式和方法体系、主要特点等要素组成的基本理论体系.课堂评价体系操作性强。当堂达标教学课题研究理论成果和实践效果十分显著,实践前景十分广阔,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9.
舒长良这些天有些激动。海南岛迷人的风光似乎也引不起他多少兴趣,这位朴实的农村汉子还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2006年4月28-29日,全国目标教学专业委员会“十五”课题结题鉴定会在海南召开。会上,山东省宁津县教育局副局长舒长良作了典型发言,向与会代表详细介绍了“当堂达标教学”的研究成果。一次会议发言,为何使得舒长良久久不能平静?原来,在全国会议上介绍经验,宁津教育史上还是第一次。在这之前,不要说全国会议,就是省内,甚至德州市内,宁津作典型发言的机会也是少之又少。这些年,随着宁津教育的崛起,随着“当堂达标教学”效益的显现,他们在各种会议上露面的机会逐渐多了起来,今天终于走上了全国会议的讲台。全国目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张志勇研究员在主题报告中,将“洋思现象”“杜郎口现象”“宁津现象”并称为农村教育教学改革的三大现象。一时间,“宁津”引起了会议代表的关注;不长时间,“宁津现象”在全国也有了反响。“宁津现象”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现象?宁津人到底干了些什么?“当堂达标教学”的魅力到底在哪里?记者来到宁津,试图搞清这里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10.
当堂达标教学现已成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具有明确的内涵,初步建构了由基本理念、本质特征、主要特点、基本模式和方法体系、课堂评价等要素组成的基本理论体系,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效果。在当堂达标教学研究中还存在着研究团队薄弱、缺乏标志性理论著作、实践效果差异大等问题;要切实加强学术研究团队建设,在理论建构与实践效果上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1.
当前,教学改革越来越深入,教改成果越来越喜人。在这次教学改革大潮中。我校(注:此处指山东省博兴县店子镇中学。下文同)申请了“三维合作,当堂达标”的国家级课改实验项目。为了配合学校的课改实验,我们历史教研组结合农村实际,在教学中对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和教学活动评价方式作了一些改革尝试。并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了市县教育部门的肯定和鼓励。  相似文献   

12.
寓教于乐当堂达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探讨淅川县二小郭德胜愉快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已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同。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呢?实践证明,“寓教于乐、当堂达标”,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学好,不失为一种重要途径。根据学科的特点,我...  相似文献   

13.
今年4月,省教育厅副厅长、全国目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张志勇研究员提出了农村教学改革的“洋思现象”“杜郎口现象”“宁津现象”,之后,宁津教育受到广泛关注。今年10月,《山东教育》杂志发表了陈为友主编采写的《“宁津现象”解读——一个农村教学改革区域推进的典范事例》,对“宁津现象”进行了深刻剖析。从此,宁津经验走出德州,成为我市教育改革创新的窗口,我们深受鼓舞,更加坚定了办好德州教育的信心和决心。宁津县从实际出发,以“解决问题、改善工作、提高质量”为宗旨,积极引进我市在目标教学、洋思经验基础上创立的当堂达标教学,…  相似文献   

14.
几年来,我校的数学教研主题一直是“当堂达标教学”.当堂达标教学,就是当堂目标当堂完成,不留尾巴.而专项练习,就是为着教学的某种需要而设计和组织的单项性练习.在当堂达标教学中,把专项练习有机穿插到各个教学环节,是实现目标的重要一环.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就专项练习的设计与运用谈点做法和体会.一、专项练习铺垫在新授前任何新知识都是原有知识的引伸和发展,新旧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巧妙设计铺垫题,把学生引进旧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可以使学生搞好知识的正迁移.如“工程问题”的教学,其目标之一是帮助学生弄清“为什么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为实现这一目标,可设计如下铺垫题.  相似文献   

15.
“三维合作,当堂达标”教学法是指课前师师合作,课上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并对当堂知识完成达标训练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以目标设计为先导,是以全员互动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为根本目标,以高效、愉快为基本品质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6.
单元达标教学改革的方法论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单元达标教学改革的方法论探讨张志勇“县区中小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实验与研究”(下称“单元达标教学研究”)从1986年春天酝酿、立题,到今天已走过了十个年头。十年来,经过教研人员和实验教师的共同努力,单元达标教学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下面我想对实验研...  相似文献   

17.
常云 《河北教育》2002,(12):15-15
随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深入,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日益得到改善,为满足“普九”达标的需要,各学校不惜投入巨资,千方百计,广开渠道,筹措资金,纷纷建起了“微机室”、“语音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普九”通过了“达标”验收,花巨资安装的微机在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后也悄然地盖上了“红盖头”,从此不再被使用,造成了微机资源的极大浪费。分析微机被冷落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盲目追求达标。学校安装微机室、语音室不是出于教学的需要,不是为师生提供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而是盲目追求“达标”,以“达标”为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三维合作,当堂达标”教学法是指课前师师合作,课上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并对当堂知识完成达标训练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以目标设计为先导,是以全员互动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为根本目标,以高效、愉快为基本品质的教学活动。它一改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实现由“重教”到“重学”的转变,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一、“三维合作,当堂达标”教学法的课前准备1.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划分异质小组新学期开始,根据…  相似文献   

19.
农村初中以劳动技术课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市普通中小学教学整体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改革作为教育科研课题,被河北省教委教科规划办列为“九五”重点立项课题,经过3年的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一张家口市地处河北省西北部,自然条件差,经济发...  相似文献   

20.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科研兴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已为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所认同,并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实际行动。笔者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方法,对平凉地区3县(市)18所乡、镇学校(小学6所,独立初中6所,完全中学6所)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试图简要回答“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实际是什么?”和“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应该是什么?”期望对农村中小学“科研兴校”战略的实施有所裨益。一、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现状从总体上看,近年来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有喜有忧,喜的是研究活动由冷变热、研究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