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块,是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领域,但作文教学的现状却实在难以让人乐观.作为作文教学主体的学生大部分怕写、厌写、恨写作文,他们的日常写作,往往是迫于压力的一种“被动作文”和“痛苦作文”.因此,不少学生对写作都抱有一种恐惧心理.我认为,要转变这种状态,就应当从心理角度出发,通过具体的作文教法的改革,有效转变学生的写作心理,设法逐步消除学生的写作压力,逐步化解他们的恐惧心理,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使他们逐步形成乐于作文的和谐心理,从而增强作文信心,最终摆脱“怕作文”的心理阴影,一步步走向作文成功之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2.
提起作文,不少学生就会不同程度地产生“愁”“怕”“厌”等心理,有些甚至明显地表现出对写作没有信心,写文章常常无话可说或不知所云,久而久之便对作文产生厌倦甚至是畏惧心理。面对这种现状,我觉得关键是要克服学生作文的畏惧心理。今年5月9日是母亲节,孩子爱自己的母亲,而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爱。我抓住契机,在4月30日的作文课上进行了这样一项作文训练,并明确告诉学生文章是给自己的母亲看的,只要你的母亲满意,你的作文就是成功的。整个写作过程是这样的:以“记者”的身份设计几个问题对妈妈进行访谈。引导学生对爸爸、妈妈、爷爷、奶…  相似文献   

3.
“猪怕年,鸡怕五,学生最怕星期五……”足见学生最头疼的是写作文。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不少教师曾为此绞尽脑汁,煞费苦心,但收效甚微。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告诉我,这种“怕”的根源在于学生们缺乏积累作文素材、缺乏对生活的仔细观察和善于发现生活的闪光点。更缺乏写作的基本技巧。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让写作文不再成为农村初中学生的负担,让他们不再为写作文而累?进而形成一种好的作文习惯并乐于写作呢?我认为“评”这一环节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学生不怕学课文 ,就怕写作文。每当布置一篇作文时 ,学生大都冥思苦想 ,“挤”出一篇文章交差了事。在教学实践中 ,我体会到 ,如果在作文教学中 ,注重一个“活”字 ,就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不仅不怕写 ,而且会主动快乐地写。一、引导活 ,培养写作兴趣只有对某个事物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才会有了解它、研究它、掌握它的欲望和动力。作文写得好的学生 ,无一不对作文有浓厚的兴趣 ;而怕写作文的学生 ,要么觉得作文高不可攀 ,要么觉得作文枯燥无味 ,甚至是一种负担 ,久而久之 ,对作文失去了兴趣。针对这种心理 ,我觉得老师在引导学生写作时 ,要…  相似文献   

5.
一、唤醒“主体”意识,激发写作情趣 我对所教的初中班级做过作文心理调查:对写作文感兴趣的只有15%。大多数学生说:“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如何将学生从写作的恐惧心理中解放出来,我认为首先应先解除强加给学生的“指导”章法,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愿意写的事,以“我”为先,  相似文献   

6.
一、唤醒“主体”意识,激发写作情趣 我对所教的初中班级做过作文心理调查:对写作文感兴趣的只有15%。大多数学生说:“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如何将学生从写作的恐惧心理中解放出来,我认为首先应先解除强加给学生的“指导”章法,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愿意写的事,以“我”为先,  相似文献   

7.
刘洁 《文教资料》2006,(1):110-111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最难的就算作文了,有的学生说:“作文难,提起作文心就烦。”还有的学生说:“我最讨厌作文,我希望今后的各种考试都没作文这个项目就好了。”这些都是被动作文心理的反映。为什么不少小学生不喜欢作文呢?可以概括为“没有东西写”或感到“不知道怎么写”。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解决两个问题:“写什么?”“怎么写?”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作文教学过程,是要变学生被动写作心理为主动写作心理的过程,使学生从没有什么可写到满怀激情地记录自己所见所闻、所经历的而又感兴趣的有意义的人和事。一、低年级学生怕写作文的心理…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改作文,作文教学一直存在着“费、少、差”的现象。具体说,就是作文花费时间多,次数少,质量差。怎样打破作文教学中的呆而不活、一潭死水的沉闷局面,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我认为应该在写作观念上挣脱作文是为了应试之需的羁绊,真正引导学生走进作文教学的新天地。 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激发写作兴趣。学生文章质量差,除了练习太少之外,还有学生心理方面的原因。每次作文都要求面面俱到,学生很难取得成功。在多次失败的刺激下,学生就会对作文产生厌倦、害怕甚至对抗心理。在这种消极情绪的支…  相似文献   

9.
当前,学生写作遇到的最大问题仍是写作积极性不高、怕作文、厌作文,无话可写。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作文有任务感,是为老师写、为完成任务写、为考试得分写。一句话就是“要我写”。如何扭转这一现状,让学生写作由“要我写”变成“我要写”?  相似文献   

10.
目前,语文写作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仍是学生写作积极性不高、怕作文、厌作文,无话可写。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作文有任务感,是为老师写、为完成任务写、为考试得分写。一句话就是“要我写”。如何扭转这一现状,让学生写作由“要我写”变成“我要写”?  相似文献   

11.
语文写作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仍是学生写作积极性不高、怕作文、厌作文,无话可写。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作文有任务感,是为老师写,为完成任务写,为考试得分写。一句话就是“要我写”。如何扭转这一现状,让学生写作由“要我写”变成“我要写”?  相似文献   

12.
提起作文课,一些教师和许多学生存在着畏惧心理——怕教或怕写,其中原因是“封闭式作文”教学使小学生的作文成了语言文字的拼凑、组合。缺乏写作素材,“假话、大话、空话、套话”,充斥在学生作文中。作文教学自然变成师生的“苦差使”。要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效率,办法有许多,本文从“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写作题材”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老师们最为头疼的事,费时费力不说,还收效甚微。学生说:“作文最难写,我绞尽脑汁还是写不好。”而面对着收上来的学生习作,教师的脸上也挂满了忧虑。他们说:“作文最难教,我想方设法却效果不佳。”“难写”与“难教”的教学矛盾往往导致“怕写”与“怕教”的心理症结,严重挫伤了师生的写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最清楚当前社会各界对语文教学的责难了.但目前,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偏低,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业内人有个行话:“学生怕作文,老师怕改文,师公怕招魂.”甚至于感慨:“作文难,难于上青天.”大多学生“谈虎色变”,把作文当作苦差事.面对这种窘况,如何让学生在写作时快快乐乐落笔,轻轻松松作文呢?我在作文教学中作了如下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探求学生心理 激发写作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的中学作文教学存在一大难题:学生怕写甚或不写作文。究其原因,源于学生的“厌惧心理”。“心”病还需“心”治,我在近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依据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大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孙秀华 《文教资料》2006,(15):194-195
在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怕写作文的现象,许多学生“谈写色变”,写作文成了老师和学生双方都头疼的事。这种厌写、怕写的心理状态,不利于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有碍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致使写作训练事倍功半,收效甚微。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活动的  相似文献   

17.
写作,原本是写作者思想感情的真实流露、渲泄,是生命的一种表现形式;作文是学生精神的家园,人生的“断代史”,写作主体——“我”是作文的灵魂与生命,是不可替代的“这一个”。然而,纵观现在的学生作文.心理上的“怕”,思维上的“窄”,行动上的“懒”,语言上的“瘪”,技巧上的“拙”,仍然是当前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通病。在教学方面,作文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重复性、  相似文献   

18.
“万事开头难”,对于刚刚接触作文的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由于缺乏作文经验,往往对写作文有畏惧情绪和厌倦心理。怎样才能使学生由不会写作文、怕写作文,到愿意写作文、爱写作文、写好作文呢?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地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19.
帮助学生走出“怕”的围境庐江县泥河镇沙南小学倪声高作文是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综合体现。由于作文本身的实践性、综合性很强,小学生在一开始学写作文时,最大的心理障碍就是“怕”。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克服这种怕作文的心理呢?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作文并不是什么深不可测...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中最头痛的就是学生的作文。每当看着一篇篇枯燥无味、千篇一律、生拉硬凑的文章,常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于是,“怕”字不知不觉出现在我的心里。为了消除这种“怕”的心理,我对学生每次作文的过程进行了分析,尝试使用“成功作文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