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知识梳理 对力的分析是高中力学的基础和开端.在本专题中,我们将在分析三种基本力的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力的合成和分解,并结合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来熟练地分析力.  相似文献   

2.
题型特点:共点变力作用下的物体平衡问题,涉及的均为动态变化情况,即动态平衡问题.所谓动态平衡问题就是通过控制某一物理量,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变化,而在这个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一系列的平衡状态.其特点可概括为稳中有变,动中有静.这类试题考查的核心知识也是共点力平衡条件,相关知识是力的概念和受力分析技能.  相似文献   

3.
蒋玉平 《中学物理》2012,(12):68-69
重力、弹力、摩擦力是力学中的三类常见的力.尤其是静摩擦力,它是高考中常考的内容.由于静摩擦力随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发生变化,在分析中非常容易失误,同学们需要下功夫把静摩擦力弄清楚.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问题.力与物体平衡考点突出有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有: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静态平衡是指物体在几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类题目只要根据合力为零的条件,通过分析题意即可列方程求解,这类题目比较容易,这里不再多说.动态平衡是指处于平衡的物体,若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力的大小或方向发生变化,物体仍然处于平衡状态,那么其他力的大小和方向将如何变化?  相似文献   

5.
物体在几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作用在物体上的这几个力的合力为零,即物体受力平衡.物体在3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是最重要、最典型,也最基础的平衡问题.在动态平衡问题中,物体所受外力在发生变化,而物体处于一系列的平衡状态,这是学生经常面临的一个难题.由于物体状态的连续变化,而且很多情况很难得到具体的解析式,所以学生常常感觉无从下手.  相似文献   

6.
模型1: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平衡,其中一个力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另一个力方向不变,判断另一个力的大小及第三个力的大小、方向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7.
物体的平衡问题涉及力的概念,受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列方程求解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求解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力的合成与分解,正交分解、图解法、三角形法、整体与隔离法。  相似文献   

8.
力学知识是物理学的基础,受力分析又是力学的基础,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平衡是高中物理重要的知识点.尤其是三个共点力的平衡问题,一直是高考的热点.隔离体法、整体法分析平衡问题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方法,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高考命题常以新情境来考查,而且经常与其他知识综合出题.单独考查共点力平衡的题型一般为选择题,综合其它知识考查的...  相似文献   

9.
龚庆 《考试周刊》2013,(70):136-136
平面情况下物体的受力分析学生容易掌握,也容易分析处理,而高考中斜面问题出现的概率相对高一些。高三一轮复习课时紧张,在有限的时间里追求课堂的高效是必由之路。学生首先要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然后进一步明确正交分解这种方法,会求摩擦力;将后面知识内容进行前滚动,复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的确定;会利用平衡条件列式求解,同时增强思维的严密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10.
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问题中,综合了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物体的平衡条件等一些重要的知识,而且在处理这类问题的过程中,能有效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较熟练的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一问题始终都是高考中的重要考点之一.在这类问题中,常见“结点”和“挂钩”两种不同的模型.(下面的问题均在不计绳子质量的条件下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在研究物理过程中,有一类特殊的加速运动一当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却在增加,最后达到最大速度.主要有如下五种情况:1.受多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先逐渐减小某个力,再逐渐恢复该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是高中物理的基础性知识,它贯穿整个高中物理的学习.因此落实好共点力问题的分析方法,对于力学和电磁学的学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例举了一些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对这类问题进行有效地归纳和梳理,以便更好地落实相关的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13.
平衡问题是高中物理的重点也是难点.要正确处理此类问题,关键是掌握其解题方法,现总结如下:一、力的合成法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力的合成法”是解决三力平衡问题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4.
物体在共点力 (力的作用点在一点或力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 )作用下的平衡条件为 F合= 0以及 M合 =0 .在静力学问题中 ,往往善用F合 =0这个平衡方程去解决 ,其实 ,将 M合 =0应用于静力学问题有时更显得方便和明了 .例 1 如图 1所示 .重为 G的均匀物体球受竖直挡板和斜面体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 ,试求物体球对斜面和竖直挡板的压力各是多大(θ角已知 ) .图 1        图 2解 以球体为研究对象 ,其受力情况如图2所示 .以 D1 为支点 ,且设球体半径为 R,则N1 对 D1 点力矩为零 ,N2 、G对 D1 点力矩平衡 ,有N2 · Rcosθ=G· Rsinθ,…  相似文献   

15.
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问题是静力学中的核心内容,也是动力学的基础,是历年来高考的热点和重点,在高考中既有运用平衡条件进行判断的选择题,又有运用平衡条件结合其它知识进行求解的计算题,因此平衡问题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在物体平衡的问题中考的最多的是三个力作用下物体平衡问题。纵观各类参考书发现对这类问题解法不一,方法有:正交分解法、力的分解法、力的合成法、正弦定理、相似三角形、矢量三角形法。有的题用这种方法简单,有  相似文献   

16.
求解合力与分力的基本方法是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原则上讲,该方法能够求解所有力的合成、分解问题.但利用力_一角形定则来等效替代它可以使很多问题迅速得到解决,而且非常直观.所谓“三角形定则”就是把代表两个力的有向线段首尾相连,则合力就从第一个矢量的起点到第二个矢量的末端,如图1.若一个物体在3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代表3个力的有向线段必定构成封闭三角形,如图2.  相似文献   

17.
一、知识网络二、复习指导(一)力巨.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对力的定义应理解以下几点:①力的作用离不开物体且至少要有两个物体;②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③有力的作用一定有施加这一力的物体——施力物,施力物同时也是受力物;④两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力的作用,而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产生力的作用。2.力的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速度的大小或运动方向只要有一个因素改变则其运动状态就发生变化);②改变物体的形状.值得注意的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但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其运动状态不…  相似文献   

18.
高中物理教材中学生刚接触的是力学模块,研究了几种常见的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往往实际问题中,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如果这些力作用于物体上的同一点,或者几个力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共点力,在这几个共点力的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受力分析,成了学生学习物理的障碍,如果最简单的力学没有学好,学生高中物理就没有入门,最终物理就成了最难的科目,如何能高速有效准确的解决力学最简单的受力分析问题,是学生能真正进入物理学习的门槛,如果能做好以下几点,就能准确解决一般的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当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甩下处于静上或作匀速直运动时,它所处的状态即为共点力的平衡,其平衡条件为∑F=0(这几个力可以作用于同一点,也可以是力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如果物体在共点力的作用下以缓慢的方式进行变化,则该过程便是准静态过程,此时,我们完全可以将上述动态分析过程中的每一时刻均视为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20.
一、知识结构二、知识要点(-)力1.力的概念(1)力的意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其含义有:①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没有物体或只有一个物体,力不能存在;②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③有力存在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对于某一物体来说,它既是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受力物体; ④物体间接触或不接触都可能产生力.(2)力的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或运动的方向;②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的测量(1)力的单位:国际通用的是牛顿(牛).(2)力的测量工具:测力计,其中最常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