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华 《阅读》2007,(3):15-16
黑板上,一幅美丽的鸽子图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王老师笑着说“它就是雪儿,看着它,再看看我们的文章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呢?”“我想知道雪儿是一只怎样的鸽子?”王明首先说道。  相似文献   

2.
巧设悬念     
有些文章,我们每读一节都有收获,同时又有新的疑惑,急于想知道下一小节的内容。这些文章究竟有怎样的魔力呢?我们还是先来读读课文《给予是快乐的》吧。课文回放小男孩吃惊得瞪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的?天哪!我希望……”保罗当然知道他希望什么,他希望他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但是,那小男孩接下去说的话却让保罗十分惊讶:“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保罗吃惊地看着这个小男孩,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你愿意坐我的车兜一圈吗?”“当然,我非常愿意。”车开了一段路,小男孩转过身来,眼里闪着亮光,说道:“先生,你能把…  相似文献   

3.
同学们,你们知道阿城吗?他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由于某些原因,阿城连中学都没读完,但他为什么能写出那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呢?阿城在他的小说《孩子王》中,通过一位老师教孩子作文的故事,多少给我们透露了一点“秘诀”:“作文不能再抄(社论)。不抄,那写些什么呢?你们自己写,就写一件事,随便写什么,字不在多,但一定要把这件事情老老实实、清清楚楚地写出来……比如,写上学,那你就写:早上几点起来,干些什么,怎么走到学校,路上见到些什么——”(学生有人叫起来“:以前的老师说那是流水账!”“)流水账就流水账,能把流水账写清楚就不错了。别看你…  相似文献   

4.
同学们,下载网络资源已经成为你们学习知识、扩大阅读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吧?我知道,你们中有许多人能够得心应手地使用因特网资源了。还记得我们谈过搜索引擎吗?今天,就从下载速度和防病毒两个方面与你们交换一下心得吧!下载速度的快慢是我们非常关注的一件事。有没有加快下载的方法呢?用网际快车(FlashGet)和网络蚂蚁(NetAnts)这两个下载工具,可以大大提高下载速度。另外,还有一个搜狗(Sogou)直通车下载加速器,安装以后,当你下载文件时会自动打开,它的下载速度最多可以快5倍呢。下载的文件多了,如果是乱七八糟一大堆,是很难找到你想要找的文件的。最好随时把不同类别的文件保存在相应的目录里。如MP3存放在“我的音乐”里;照片、图片等存放在“我的图片”里;文章等存放在“我的文档”里。这样,当需要查阅时就容易找到了。刚才介绍的几个下载工具,就具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它们可以把下载后的文件按不同的类别保存到不同的目录中,文件名重复时还可自动重命名。下面再说说Virus。ComputerVirus(计算机病毒)不是一般意义的病毒,而是一种电脑程序。它通常寄存于文件当中,破坏计算机功能、毁坏数据,并且会无限制地复制传染给其他文...  相似文献   

5.
教学过程师:你们喜欢音乐吗?为什么喜欢?(生谈自己的体会)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音乐,听完后,你们要说说自己的感受。(CAI 播放《月光曲》片断;学生们纷纷谈自己的感受。)师:是呀,听了这首曲子,你们感受到了心情的宁静,感受到了春的气息;仿佛看到了风暴、大瀑布、黄河一泻千里……。你们说得很好,难怪有一位世界著名音乐大师说:“音乐使人类精神进发出火花。”这位音乐家是谁呢?师:对,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月光曲》中的音乐家贝多芬。你们了解贝多芬什么呢?(生发言)师:你们说得很好。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作曲家,从小就有  相似文献   

6.
说起我们班,在学校可是赫赫有名。这还得归功于班里有几个“怪”同学。怪人一:神秘高人高畅高畅是我们班的一位“高人”。他说的话,做的事,绝对是“曲高和寡”。一开口就是某某名人说,某某典籍上讲。他说的话已经够“怪”的了,可比起他做的事,就有些小巫见大巫了。有一次,兴趣小组要做一架航模,我和他约好了星期天到他家一起做。到了他家,那才叫一个精彩!你猜怎么着?我们得呆在蚊帐里干活。他的卧室真称得上“藏虫卧蚊”,白天蚊虫就成群结队、嗡嗡不休。我问他:“‘84、84,爱特福’,你怎么不用呀?”他用一种特别的眼神看着我,说:“你知道什…  相似文献   

7.
礼貌的力量     
周冒灵茜 《阅读》2015,(14):24-25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这是孔子教育世人要讲文明、懂礼貌。可是,在经历了一次打电话的事件后,我才真正明白了礼貌的重要。那是一个星期天,我打电话约同桌出来玩,“喂,小老鼠,下午三点来我家玩。别迟到,不然有你好看的!”电话一接通我就大喊起来。“谁啊?怎么这么说话?”一个女人的声音。“喂,叫‘小老鼠’接电话,我找他有事。”“他不在!”电话被用力挂断了。“不在?怎么可能?‘小老鼠’不是说他会在家等我电话的吗?”我嘀咕着,“再试一次,如果还不在,星期一我非找他算  相似文献   

8.
一天,微微放学后早早回到家,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电脑。因为她和好朋友芳芳约好了,一起到“GG”网的“空中课堂”向在线李老师请教如何学习《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篇课文。一进聊天室,就看见芳芳和李老师早已在线了,三人便拉开了话题。李老师:诗歌是诗人用来抒发自己感情,表达自己意思的。要真正理解诗句,首先要了解他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了解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你们说说诗人王维为什么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呢?微微:我知道,诗人王维15岁就离开家乡,两年之后的重阳节,看到家家户户登高游玩、欢度节日的情景,触景生情,思绪万千,于是提笔写下了…  相似文献   

9.
学贵有疑     
孙老师走进了课堂。他转身在黑板写了课题:天游峰的扫路人。“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问题想问自己、问老师?”孙老师说。“我想知道天游峰的扫路人是谁?作者为什么要写天游峰的扫路人?”“天游峰扫路人有什么特点?”“我想知道天游峰在什么地方?”……同学们七嘴八舌说开了。“同学们根据课题提了这么多去年寒冬的一个下午,我很不情愿地去商店给姐姐买墨水。忽然我发现我们班的李小文竟在小区广场背着课文。我问他怎么回事,他告诉我家里来了客人,没地方背书了,就到外边来了。后来,我就和李小文一同来到他家,互相背起来,很快就背…  相似文献   

10.
一、要自信,不要妄自菲薄 首先祝贺同学们成为苏州职业大学的一员。有人会问,这也值得祝贺吗?我说为什么不呢?虽说一考定终身,有些同学感到不满意,甚至灰溜溜的,但是要知道,在我们江苏省,今年也只有10%的同龄人能进入大学学习,即使到2010年,也只是力争达到15%。因此,我们是国家日益壮大的科技队伍中的一员,完全不必妄自菲薄。  相似文献   

11.
一、要自信,不要妄自菲薄 首先祝贺同学们成为苏州职业大学的一员.有人会问,这也值得祝贺吗?我说为什么不呢?虽说一考定终身,有些同学感到不满意,甚至灰溜溜的,但是要知道,在我们江苏省,今年也只有10%的同龄人能进入大学学习,即使到2010年,也只是力争达到15%.因此,我们是国家日益壮大的科技队伍中的一员,完全不必妄自菲薄.  相似文献   

12.
邹德学 《阅读》2007,(2):14-14
那一夜,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萤火虫得意洋洋地飞来飞去,逢人便说:“唉!可把我累坏了,到处都需要我去送光明。要是没有我,这个世界不就完蛋了吗?我是你们生活中惟一的太阳啊!”  相似文献   

13.
争功劳     
王婉翠 《阅读》2014,(10):26-27
“我的作用最大!”“不,我的作用才大!”“你们不用争了,我的作用比你们大多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哦,原来是文具们在争论谁的作用最大。“没有了我.主人能写出字吗?”钢笔得意洋洋地说。“哼,我才是天下第一,你别吵.我还能把你写错的字涂掉呢!”修正液不服气地对着钢笔说。“你们不用再吵了.我才是第一,没有了我,主人能把字写哪儿?”本子再也按捺不住了,急匆匆地说。  相似文献   

14.
网络进我家     
发现老公的异常,是他偶尔有意无意地晚回家,那晚又是如此。那天从傍晚就开始下雨,他打电话说雨太大,没带伞,让我们先吃饭,他要晚一点回家。我和女儿已经睡下了,却不见他回来。打他呼机,他说马上回家,时针指向12点,他依然在“马上”……老公在单位是摆弄电脑的,我知道他肯定正和“她”在一起。自从他们单位的电脑上了网之后,他就迷上了“她”,并掉进网络这个“第三者”的温柔陷阱里了。其实我并不担心会输在“她”的手上,我知道那个冷冰  相似文献   

15.
王一梅 《阅读》2012,(4):11-12
我生活的城市里.住着一位斑马先生,他常常向我抱怨说:“为什么,这个城市里有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汽车,那么多的房子,那么多的老鼠,而只有我一只斑马。”  相似文献   

16.
大凡一件很坏的东西,在需要它的人看来,甚至会被视为“无价之宝”,王阳明的哲学之对于蒋介石就是一例。早在一九三三年,蒋介石就吹捧王阳明是“中国革命的导师”。把王阳明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说成是“很优美的哲学”,“中国学术史上最有价值的学派”,甚至说它是“东方文化精神”。蒋介石自称他“最初就很得益于王阳明知行合一哲学的心传”,王阳明的《传习录》是他“最喜欢读的书之一”,说这本书“阐明致良知的道理”,“奠定了”他“求学作事的根本”。在被中国人民赶到一群海岛上之后,蒋帮集团中还有人凄厉地呼叫。值此“存亡绝续的紧急关头,提倡王学实有其时代的需要与价值”。究竟为什么王阳明在蒋介石的眼里,有这么高的“价值”,为什么蒋介石要把王阳明的反动哲学作为自己的“根本”?那我们就得先看看王阳明乃何许人也!  相似文献   

17.
严军贤 《阅读》2014,(15):21-23
<正>拿着刚发下来的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小凌有些纳闷:老师的评语"心理活动不只是‘心想’"是什么意思呢?带着疑惑,她请教了老师。同学们,你们理解小凌老师的评语吗?你们知道如何让心理描写"变变花样"吗?下面,就让我们结合美国作家加里·施密特的儿童文学作品《星期三的战争》来研究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坐车     
父亲好不容易进一次城,我陪他看过高楼大厦后,又打的去一处风景区玩。下车时,父亲看见我给了司机20元,就说:“坐一阵车怎么要这么多钱?”我说:“不多,这已经是最便宜的了。”从风景区出来后,父亲不肯坐车了。从风景区到家有10公里,走回家那还不得累死?我还是叫了一辆的士。父亲见我不听他的话,就生气地自己走了。我问司机要多少钱,司机说最少要25元。我预先付钱给司机说:“等一会儿见到我父亲,你就说只要两块五毛。”司机问我为什么要骗父亲,我说:“我父亲刚从乡下来,他心疼钱,死活不肯坐车。”司机愣了一下才说:“好吧。”司机把车停到父亲…  相似文献   

19.
片段一寻找问题、确定任务—知道干什么师:小朋友,咱们第一次做降落伞的照片洗出了,想瞧瞧吗?幼齐答:好!孩子们看到自己制作降落伞的照片十分兴奋,七嘴八舌地与同伴议论开了。幼:你怎么翘着嘴巴?幼:你知道吗?这个坠子我系了几次都没系住。幼:你为什么不做了呢?幼:我怎么也剪不开塑料袋,急死我了!师:看来第一次做降落伞,你们都遇到了困难。那请你们拿出自己记录的困难图表,说说遇到了那些困难?  相似文献   

20.
聪聪两手托着下巴,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桌上放着一本翻开的《窗边的小豆豆》。书页被风吹得轻轻翻动着。“聪聪——”一个清脆的童音传来。聪聪吃了一惊,眼睛不由得循声找去。桌上站着一个小不点。聪聪又惊又喜:“小书虫!我正想找你呢!”“我看你在发呆,一定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小书虫不急不慢地说。“今天老师上阅读课的时候说‘阅读因思考而快乐’。我到现在也没有想明白。”聪聪说。“原来是这样,”小书虫想了想,“我懂了,你们老师是要你们读书的时候学会思考。”“怎样思考呢?”聪聪急切地问。“别急,让我想想,”小书虫眨眨眼睛说,“我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