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战后日美国家间战争赔偿经历了惩罚性的“拆迁赔偿”与象征性的“协议赔偿”两个阶段。战后初期,美国远东政策的战略目标是:彻底根除日本的战争潜能,使之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以“拆迁赔偿”的方式.强制日本把被指定的工业设备赔付给曾被日本占领和破坏的国家.重点是支持蒋介石国民政府,以遏制苏联对东亚的影响。但随着中国解放战争形势的变化和美、苏冷战的加剧,美国一改先前对日本打击的政策为利用和扶植日本,对日本的赔偿政策也转换为旧金山《对日和约》中规定的“协议赔偿”。美国对日战争赔偿政策的转换,严重损害了被日本侵略过的亚洲国家的利益,使原来战胜国对战败国之间的惩罚性赔偿变为日本和索赔国之间对等的象征性协议赔偿,致使赔偿性质和赔偿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从而导致战后日本经济重新对外扩张、军国主义重新复活、拒不承认战争加害和战争责任、战争史观日益右翼化、亚太地区形势长期紧张等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从对日索赔到放弃赔款要求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日战争胜利后,当时的国民政府对日索赔的态度一度是积极的,但随着美国对日政策的变化和蒋介石的反共内战,对日索赔一事曾不了了之。1952年,台湾当局与日本政府签订非法的《日蒋条约》,蒋介石集团擅自宣布放弃对日本的赔偿要求。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过程中,对日索赔问题再度被提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从中日友好的大局出发,在复交谈判中宣布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不记前嫌旧怨的宽大胸怀。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学生资助政策的历史并不悠久但比较完善,本文对其政策变化、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美国的财政资助卓有成效,但也存在学生负债过重和资助利用率低等现象,美国大学委员会和奥巴马政府制定了应对政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美国外交史的研究一般关注美国政府和精英人物的政策与外交思想,同时还加强了对影响政府决策诸因素的研究。国内虽有学者曾专门探讨过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但一般多侧重于概述。外交关系委员会作为美国历史最悠久、最重要的外交思想库,其政策设想一贯秉持服务于美国政府、美国国家利益的目的,并与政府建立起了长期合作关系。本文拟以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建议为背景,试图利用近些年来新解密的美国政府档案文件和相关资料,考察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在美国参加二战的战略决定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所扮演的角色,以期能对中国的外交思想库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由于美国传统的远东政策原则:倡议和支持门户开放政策,但拒绝为维护此政策而戏。阻碍其对已变化了的远东权力格局及带来的美国在其中的角色的认知,由此又缺乏正确的对日本破坏远东平衡行为的因应战略,使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之前执行了一条充满矛盾的、两重性的远东政策。此政策的结果,不仅使美国对中国的道义及经济支持大打折扣;而且因美国的对日绥靖,在经济上充当为日本积累和储备战略物资的“帮凶”角色,实际上纵容和刺激了日本扩大侵略,并最终也把美国引向战争之路。  相似文献   

6.
在美苏冷战日酣之际,中苏同盟的形成不仅使美国分化中苏关系的目标在短期之内变得不可能。而且使美苏在亚洲的力量对比发生了不利于美国的变化。出于冷战的考虑,美国将对华政策从属于对苏战略的需要,对台政策的改变已成为必然,而朝鲜战争的爆发为其转变提供了契机,美国对台政策由此发生逆转并长期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痼疾所在。  相似文献   

7.
二战结束后,美国的对德索赔政策是在东西方对抗逐步加剧,直至冷战爆发的特殊国际背景下制订、实施的,其索赔政策与冷战在欧洲的起源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探讨上述两者的关系问题,可以揭示出冷战起源的复杂性,层次性,区域性特点,从而进一步认清冷战的性质与内涵、冷战的起源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作为战败国实际由美国单独占领。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大环境的变化,美国以其自身利益为核心对日经济政策也不断地发生变化,由最初的遏制逐渐转变为扶植,并最终演变为竞争。通过剖析美国对日经济政策的变化,以求对1945-1991年间的美日经济关系变化规律加以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9.
中国对日索赔未成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盟国成立了远东委员会专门处理日本的赔偿问题.国民政府积极参加对日索赔工作。但由于盟国间在日本赔偿问题上迟迟不能达成协议,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日本利用中国不统一的局面向国民党政府施加压力,以及国民党出于反共考虑等因素,终使战后国民政府的对日索赔未能实现。  相似文献   

10.
国民党政府在战后结束中日战争状态,实施对日处置的整个过程中都受到当时美国亚洲政策的影响。政策制定理循美国意志;具体实施随美国亚洲政策的转变而逐渐由减绥到停止;最后在法律上放弃对日处置的一切权利,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出于美国的压力。美国给中日战争终结处理造成严重恶果,应负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1.
美国长期以来执行亲以色列政策,美国犹太人对此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论述美国犹太游说集团的内在资源及其对国会和美国中东政策的影响,从一个侧面展示出美国亲以色列政策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给予中国抗战大力支持;另一方面又扶持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削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随着同盟国与轴心国力量对比的消长,中国国共两党抗日政策的变化,尤其考虑到美国的自身利益,美国的对华政策由中立转向结盟。执行“中立法”的前一阶段纵容侵略,后一阶段实行“以华制日”策略;与中国结为同盟后,其政策又由“援蒋”发展到尝试“联共”,但抗战胜利的最后阶段又施行“扶蒋反共”政策。本文着重就抗战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多变性及其变化的原因作客观、科学的剖析,从而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美国对华外交的实质,对我们把握与正确处理和平与发展的当今时代的中美关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据中新社报道:美国总统克林顿5月4日曾任命15位亚太裔美国人作为他的亚太裔政策顾问委员会委员.纽约著名艾滋病研究专家何大一、加州商人强纳森·梁以及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大学教授熊力宝名列其中.他们都是亚裔当中业绩突出、非常活跃的人士.克林顿此举无疑是表明亚裔在美国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美国行政当局对亚裔人才的重视.应该说,美国行政当局已经认识到了歧视亚裔问题的严重性,克林顿于1999年6月7日成立亚太裔顾问委员会应该是此种压力的反应.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前,由于美国与日本的经济联系,以及两国在亚太地区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争夺和勾结,对日政策构成美国远东政策的中心。而中美关系是不密切的,美国对华政策也不甚积极。大战的爆发,美日交恶,使中美关系发生最大变化,美国对其在华利益及前途的估计大大增高,从而导致美国远东政策中心转向中国,新的对华政策形成。  相似文献   

15.
美国对日本政策在美国全球战略中占有特殊的位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5—1951),美国从遏制苏联的需要出发,对日本实施了长达6年之久的单独军事占领。1947年美苏冷战局面拉开后,美国开始调整它的亚洲战略和对日政策,完成对日政策从“限制和削弱”到“扶持和利用”的转变。中国由美国的“亚洲盟友”变成“亚洲首敌”;而日本则由美国的潜在敌手变成助手,终于形成了美国对日单独媾和的政策。  相似文献   

16.
2000年,美国教育部公布了《教育研究国家重点》,这是国家教育研究政策委员会与教育研究改进局根据国会的要求,经过三年调查研究后制订的。其目的在于适应 21世纪的需要,大幅度地提高教育水平,迎接新的挑战与机遇。文件序言中谈到:美国人把最热切的希望寄托于教育,教育在美国起到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长时间里,美国通过教育来解决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问题;当苏联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时,美国人的反应是改革学校教育,国会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教育立法;今天,世界范围的政治与技术的变化带来另一次信心危机与机遇,面对各种挑…  相似文献   

17.
由于美国传统的远东政策原则:倡议和支持门户开放政策,但拒绝为维护此政策而战。阻碍其对已变化了的远东权力格局及带来的美国在其中的角色的认知,由此又缺乏正确的对日本破坏远东平衡行为的因应战略,使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之前执行了一条充满矛盾的、两重性的远东政策。此政策的结果,不仅使美国对中国的道义及经济支持大打折扣;而且因美国的对日绥靖,在经济上充当为日本积累和储备战略物资的"帮凶"角色,实际上纵容和刺激了日本扩大侵略,并最终也把美国引向战争之路。  相似文献   

18.
美国全国教育管理政策委员会(The National Poicy Board 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简称NPBEA)主要的职责是促进美国学校领导的专业发展,发展传递实现学校领导的职前和在职专业培训模式。1994年该委员会与州首席教育官员理事会(Council of ChiefState School Offieers,简称CCSSO)联合设立管理人员资格标准协会(Interstate School Leader Licensure,简称ISLLC),并在1996年制定出6条学校领导标准。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对其开发不得不考虑环境因素。美国西部开发分为两个时期;二战以前,美国政府鼓励移民开垦西部,以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为代价,在西部初步建立起农牧业生产体系;二战以后,美国政府开始重视资源和环境保护,选择性地推选工业化政策,扶持西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冷战的全面展开,美国的对日政策由强硬转变为扶植,影响政策转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美国的国内因素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利益集团的游说;财政的紧张和战略的需要;战后美国民众心理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