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世界早期文字中,甲骨文字形具有异乎寻常的规整化特点.既有研究虽然揭示了这一现象,但却仅限于文字的外部形态和相关外部生成条件的讨论.本文深入到字形结构的内部,通过定量的纵向比较重新审视这一问题.研究表明:甲骨文平面结构、构件方位属性的超常发展,印证了严苛的甲骨契刻书写条件对字形规整化所起的作用;字形规整化并不意味着甲骨文构形具有全面的较高发展程度;而层次结构的较低发展水平,作为甲骨文字形规整化营造因素,亦同甲骨契刻的书写条件相联系.  相似文献   

2.
《甲骨文字形表》是甲骨文字形整理的集大成者。但也存在着一些瑕疵,笔者就管见所及,参考《新甲骨文编》、《殷墟甲骨刻辞类纂》等书,列举《甲骨文字形表》漏收字形及字形归并不当之处:(1)“并”字异体归并不当;(2)“休”字异体归并不当;(3)漏收“讯”之异体“ ”;(4)“毓”字异体归并不当;(5)“见”字异体归并不当。  相似文献   

3.
甲骨文构件方式包含构件朝向和构件相对位置关系两种.一般情况下,甲骨丈构件方式的改变只形成异体字,而不创造新字.通过考察,甲骨文中存在通过构件方式改变以别义进而创造新字的现象.本文以<甲骨文编>为资料来源,对所收甲骨丈字形进行穷尽性的统计分类,并分析其成因.  相似文献   

4.
甲骨文历日的语言表达和文字书写形式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有时因拓片模糊不清,或泐蚀泐画,甚至误写,若不仔细考辨,就会增加释读卜辞的困难。本文在全面考察甲骨文释文、甲骨文字形、干支计日法、甲骨卜辞计数表达方式的基础上,对《甲骨文合集》139反的释读和断句加以辨析,从而得出本条卜辞更为合理的释法。  相似文献   

5.
一自1899年甲骨卜辞出土于洹水之滨,成为研究殷史最重要的材料。惟出土甲骨多残辞断片,了无章绪。及至董彦堂就甲骨文的世系、称谓、贞人、坑位、方国、人物、事类、文法、字形、书体等十个标准,提出卜辞的  相似文献   

6.
甲骨文中"(追)((追))"、"(姊)"指王出行时的止舍或军队驻扎,"姊"还指先祖之牌位,后来这两个意义为"次"字所承担,"(追)((追))"和"(姊)"不能直接隶定作"次";前辈常把"(姊)"误释作"(姊)",其实它们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字,无论是字形、语音,还是用法,都有较大的差异;《汉语大字典》中误把"き"、"ぎ"、等甲骨文字形当作"次"字,其实这两个形体当为"次"字,后世作"涎".  相似文献   

7.
薛皖东 《语文知识》2012,(4):116-117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与字义有着密切的联系。汉字创造时期,象形是最基本的造字原则,但在从甲骨文发展到楷书的过程中,由于人们对笔势和字形结构的不同安排,汉字字形的表意发生了偏差,不少形体由于讹变,破坏了原来的结构,使得汉字形非达意。  相似文献   

8.
甲骨文作为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记载了我国人民的早期生活面貌.羌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在早期甲骨卜辞中就有了大量的商羌关系的记载.通过对甲骨卜辞中出现的羌字字形的分析,来探视它的意义,结合甲骨卜辞的记载,来窥探当时的商羌关系,了解古羌先人族群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还原殷商时期商羌的生活面貌.  相似文献   

9.
释"克"     
“克”字的甲骨文形体为兽皮状,而字形最上方似米粒状的小点或一短竖,为兽被杀后口中流出的血状。“克”一词的本义“胜”义,在形体表现时反映的是整个事件的结局,即兽已被杀死,口中吐血且兽皮被剥之状。《说文》“克,肩也。象屋下刻木之形”中有关“克”的形体分析和词的本义解释均不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前出版的几种有关介绍甲骨文知识的小册子,对于普及甲骨文知识是有好处的。但是,谈到甲骨发现一事时,有的不甚确切或不太全面。现将先严王襄同志遗作《簋室殷契》一文加以注释,刊登在这里。王襄同志是甲骨文最早发现者之一。是篇作于1955年,曾述及甲骨发现问题,也简单地谈到卜辞的内容、写法以及研究的情况和成就,给学习甲骨文的同志提供了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11.
从殷商甲骨文到秦小篆,古"埶"字经历了一个时间跨度长达一千多年的演变过程。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以字形已有重大讹变的小篆作为分析字形、探求字义的依据,释"埶"为"穜"(种植),这个释义不可靠。本文从分析古"埶"字初文﹙甲骨文""字﹚的形体结构入手,据形索义,进而考察其用例,以验证通过据形索义所获得的字义是否正确无误,再用先秦典籍中的有关语言材料加以印证,然后作出自己的结论。结论认为:甲骨文""字的本义是"黍、稷等人工栽培的草本粮食作物的幼苗及其生长趋势",简言之,就是"禾苗及禾苗的长势"。  相似文献   

12.
王玮 《陕西教育》2000,(6):33-33
三、字理识字教学的程序 1、析形求义 (1)象形字的教学。象形字的教学应根据字的构造特点来进行,即先出示字的原始图形,分析图形与字义的联系;再讲解由图形到字形(楷书形体)的演变过程,分析图形与字形的联系;然后综合分析图形、字形与字义的联系。如“山” 字教学,先出示“山”的甲骨文形体“?”,像山脉形;再讲解由“?”到  相似文献   

13.
按照《说文》之序,结合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形,对《说文》重文中的籀文、或体以及字头小篆作了字形比较,明晰了各字形的构形方式。可知,籀文和或体在形体和构形方式的不同特点:(1)在形体上,小篆或体的字形线条较匀称,籀文则略显肥圆;小篆或体比籀文更加简明、齐整,有的是对籀文直接或间接的省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2)在构形方式上,小篆或体把一些以象形、会意构形的籀文字形通过增加部件或更换部件转换为形声字。通过比较籀文和小篆或体,可清晰地了解汉字的字形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14.
字形是汉字三要素之一,其本身具有重要的价值。由于汉字形体总量巨大,加之汉字具有以形表意的性质,因此,汉字形体隐含了古代社会众多方面的信息。依据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形体材料,我们可以了解到先民们所处时代的风俗与文化方面的一些内容,例如当时的饮食起居、生产劳动、刑罚战争、神话传说等。  相似文献   

15.
释"曹"     
"曹"字的甲骨文形体为上"(東東)"下"口"的会意字,"曹"字的字形义为以言词审理原告被告双方的诉讼.<说文>对"曹"的形体分析"从(東東),在廷东",不确.  相似文献   

16.
释"告"     
本分析了“告”字的甲骨形体,其形体构成为上“牛”下“口”的会意字。“告”一词的本义为祭告义。“告’,的形体下方的“口”则用来表示祷告义,“告”的字形义为祭祀时用牛牲并面对牛而祷告。《说》分析“告’’字的形体不确。  相似文献   

17.
《甲骨文合集补编》、《小屯南地甲骨》、《殷墟小屯村中村南甲骨》均是研究甲骨文的重要著录书,其收录的甲骨片数量众多,为我们研究甲骨文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对于研究殷商时期的文字、历史、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甲骨片数量众多,早期的甲骨拓片不甚清晰,因此各家的释文难免会有阙误之处。本文主要根据这几本着录书的各家释文,指出各处释文的疏误,对阙误之处进行补正。  相似文献   

18.
甲骨文图文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文编辑是现代印刷出版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本文针对现代通用的图形编辑工具在甲骨文图文印刷方面的不足,提出了甲骨文字形动态编辑的理论和方法,设计了甲骨文字形动态描述库,开发了基于字形动态编辑的图文排版系统,解决了困扰人们多年的甲骨文字形输入、编辑和印刷方面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释“迹”     
对"迹"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到简体楷字的形体演变作了梳理,并对异体字产生的原因进行阐述。对"迹"字的异体字字形以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并予以解释。  相似文献   

20.
“豕”是个象形字,从甲骨文到金文、篆体有许多形体,我们把“豕”字横过来看,真能发现它清晰地保留着猪头、长鼻、猪身、双脚和猪鬃的影子。甲骨文中另有一个“豕”字,系与“豕”为同一体,仅在腹部多一短画,这短画表示雄性生殖器。故豕豕同义,“豕”为公猪,“豕”为母猪。两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