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但振动和波情景的复杂性和抽象性使得它成为学习的难点.下面对"机械振动"问题进行归类例析,供同学们复习参考.  相似文献   

2.
振动和波动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其中命题频率最高的知识点是波动图象,频率、波长和波速的关系,其次是单摆周期.题型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试题信息容量大,综合性强,一道题往往考查多个概念和规律.特别是通过波的图象综合考查对波动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3.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其中命题热点是简谐运动及其振动图象,波的图象,及其波长、频率、波速的关系,以及单摆的周期(含实验)等.题型多以选择题、实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试题信息容量大,综合性强,一道试题往往考查多个概念和规律.特别是通过波的图象综合考查对波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高考试题与新课程理念接轨,出现了联系生活实际的试题,如北京理综卷17题鸟落树枝上,由树枝振动估算鸟的质量;广东物理卷6题列车在铁轨上高速运行时共振现象的防止等.这些探究开放性的新颖试题对2007年的高考备考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对此进行分类评析,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备考.  相似文献   

4.
由递推公式求数列的通项公式,需要同学们有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与转化归纳能力.这正是高考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已成为近几年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笔者精选近几年高考中有关递推数列的典例,并对这类题目的解法作分类探讨,以扩大读者的视野.  相似文献   

5.
波动是振动的传播过程,激发波动的振动系统称为波源.波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机械振动在媒质中的传播过程,称为机械波.例如水波、声波等都是机械波.另一类是变化电场和变化磁场在空间的传播过程,称为电磁波,例如无线电波、光波、伦琴射线等都是电磁波.机械波与电磁波虽然本质上不同,但是都具有波动的共同特征.例如,机械波和电磁波都具有一定的传播速度,都伴随着能量的传播,并且都能产生反射、折射、绕射和干涉等现象.本文讨论机械波的特征和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6.
简谐运动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机械振动,弄清简谐运动的规律,对于理解机械振动的特点和学习机械波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简谐运动的规律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讨论,以期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极其相似,所描述的运动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许多同学对二者分辨不清,常常给解题带来困难.在求解振动和波动的综合题时,同学们只有正确把握两种图象的联系和区别,才能准确做答.  相似文献   

8.
振动和波是力学中一个重要而较难的问题,波动图象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点(B级),几乎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这个知识点是教师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解决有关波动图象的问题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应用能力非常有帮助.有关波动图象的这类问题可以分三个方面,而解决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可以用质点分析法、微小平移法、等值线法、  相似文献   

9.
柏露枝 《物理教师》2009,30(8):13-14
1 问题提出 笔者在进行新课标人教版教材选修3—4第11章“机械振动”的第1节“简谐运动”的教学中,使用了本备课组一位青年教师制作的课件,课件中对机械振动是这样定义的:“物体在平衡位置两侧所做的往复运动,就叫做机械振动,通常简称为振动”.笔者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定义得出“机械振动具有周期性和对称性”两个特点,而且笔者还向学生说明对称性是指其运动轨迹相对平衡位置对称,平衡位置就是振动的中心位置.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多是机械振动与其他力学知识的综合命题.下面就机械振动中的综合题举出几例,请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1.
振动、波动现象既有紧密的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掌握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对正确把握和理解这两种运动形式以及迅速解答振动、波动的综合题有重要意义.一.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联系与区别1.从产生条件看:振动是波动的成因,波动是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有波动必有振动,但是有振动未必有波动,所以产生机械波的条件是:①振动;②介质.2.从运动现象看:振动是单个质点在平衡位置的往复运动;波动是介质中大量质点依次振动而形成的,波动中每个质点的运动都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振动,但是,各个质点的振动有先后,而且质点并不随波的传播而迁移.3.从运动性…  相似文献   

12.
波动图像与振动图像的转换是我们处理有关机械波与机械振动问题的一个重要视角,本文对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的转换进行了归类.  相似文献   

13.
机械振动、机械波是高中物理力学部分的重要知识,也是每年各地高考的必考内容(至少一道题),但是因为波动问题(包含质点的振动)的抽象性,设问的多样性,答案的多解性,使其也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本文通过对2009年高考试题的分类例析及解答,探讨一下该知识单元题目的特点及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14.
波动图像在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一部分经常出现,笔者发现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较多,下面用几个实例说明.例1如图1所示,分别为一列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像和在x=6m处的质点从该时刻开始计时的振动图像,则这列波( ).  相似文献   

15.
波动图像与振动图像的转换是我们处理有关机械波与机械振动问题的一个重要视角,本文对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的转换进行了归类。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高考对"机械振动与机械波"这一部分内容的考查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要利用图象考查简谐运动的特点和波传播的空间关系,要想解决这一类问题,就需要通过对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的分析,找到波长、周期及超前滞后的关系,综合应用知识解决振动与波的相关问题.一、根据波动图象确定某一质点的振动情况【例1】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动图象如图1甲所示,若从此刻开始计时,  相似文献   

17.
振动和波一章综合了运动学、动力学和能的转化等方面的知识,讨论了两种常见的运动形式——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对于这两种运动,既要认识到它们的共同点——运动的周期性,如振动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回复力、能量等都呈周期性变化;更重要的是搞清它们的区别:振动研究的是一个孤立质点的运动规律,而波动研究的是波的传播方向上参与波动的一系列质点的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18.
孙国中 《新高考》2006,(10):8-12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其中命题频率最高的知识点是波的图像和振动图像,以及波长、波速和频率关系,其次是单摆周期.题型多以选择题等形式出现.试题信息容量大,综合性强,一道题往往考查多个概念和规律,特别是通过波的图像综合考查对波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一、教学思路的明确"波的形成和传播"作为高中物理"机械波""机械振动"等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扩展,着重介绍了有关波的共性知识,机械振动只讨论物体的运动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波动讨论的是振动在空间介质中的传播。波的形成和传播主要介绍介质中某处发生振动时,由于介质质点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一个质点的振动会引起相邻质点的振动,使振动沿介质传播出去,这一振动的传播就是机械波。  相似文献   

20.
在机械振动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初学者常犯的错误主要表现在:对振动的重复性的忽略;埘描述振动的物理量中矢量方向的忽略:对简潴运动的特殊运动规律不清楚;对于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回复力、全振动、振动周期等新概念不能深刻理解;将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混为一谈,下面通过例题来一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