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话说 newspaper     
世界上第一份报纸(newspaper)是手写的。并张贴于公共场所。据说最早的报纸源于公元前59年的罗马(Rome)。到了公元700年,世界上第一份印刷的报纸出现于中国(China),它是用雕刻好的木板印出来的,印好后分发给居民(inhabitant)。欧洲(Europe)在1609年才开  相似文献   

2.
话说newspaper     
乐伟国 《初中生》2004,(6M):35-35
世界上第一份报纸(newspaper)是手写的,并张贴于公共场所据说最早的报纸源于公元前59年的罗马(Rome)。到了公元700年,世界上第一份印刷的报纸出现于中国(China),它是用雕刻好的木板印  相似文献   

3.
英国早期报纸的演进轨迹是世界报业早期发展的“缩影”。从单页形式的报纸雏形“科兰特”到新闻信,从印刷“日记”和新闻书到1665年英国第一份报纸《牛津公报》的出版,再到美国殖民地时期的报纸,在英国早期报纸的不同发展阶段,报纸的形式、体裁和内容都呈现代表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一据现有资料,我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较之汉字报刊的出现,大约晚了1100多年。1905年贡桑诺尔布在内蒙古昭乌达盟喀喇沁右旗王府创办的《婴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份使用少数民族文字的报纸。1907年由驻藏大臣联豫和帮办大臣张荫棠在拉萨举办《西藏白话报》,该报以汉、藏两种文字印刷出版,深受广大藏族同胞的欢迎。辛亥革命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文字报纸有了新的发展。《伊犁白话报》不仅用汉字铅印出版,而且以满、蒙、维文油印发行。  相似文献   

5.
上海第一份近代报刊——《北华捷报》(NorthChina Herald)创刊于1850年8月3日。11年后,《北华捷报》集团创办了《上海新报》,初版于1861年11月,为上海最早的中报纸。创刊时为周刊,半年以后,即从1862年5月7日起,改为双日刊,逢周二、四、六出版。至1872年7月又改为日报。该报的《发刊启》简要说明了其创刊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原始文献分析法,通过对《香港船头货价纸》的内容进行分析,试图探寻并理清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的特点及其创刊的社会背景。《香港船头货价纸》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最早的经济类报纸和最早的以单页报纸形式两面印刷的中文报纸。其内容以船期、货价、行情和广告等商业信息为主。晚清时期的香港社会结构复杂。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在香港出现并非偶然。  相似文献   

7.
超人归来     
超人诞生超人首先于1933年出现在19岁的杰瑞·西格尔(JerrySiegel)的想象中,由他的玩伴乔·沙斯特(Joe Shuster)执笔写成,发表在《科幻小说》杂志上。他们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画成漫画登在日报上,于是他们给每一份报纸投稿,但是收到的都是退稿信,在稿纸的下面都打着一个大叉子。  相似文献   

8.
《上海英文星报》(SHANGHAI STAR)是我国第一份综合性地方英文报纸,于1992年11月20日在上海正式创刊,目前每周出二期。主要介绍上海地区以及长江沿江开放城市投资环境、对外开放情况,同时也少量地刊登世界各地通讯社的报道。除头版“要闻版”外,主要版面有:CITY(上海新闻版)、PUDONG NEW AREA(浦东新区版)、STOCKS(股市版)、BUSINESS(商业版)、REGIONAL NEWS〔(华东)地区新闻版〕、WORLD NEWS(国际新闻版)、FEATURES(特写版)、LIFESTYLE(生活版)、WHAT'S ON(娱乐版)。  相似文献   

9.
我的爸爸是一家报社的编辑,他的工作就是编辑报纸。7月24日的晚上,我在家里看《齐鲁晚报》、《生活日报》这两份报纸时,忽然来了灵感,我想:"爸爸的工作是编辑报纸,我为什么不能也编一份报纸,来让大家阅读呢?"于是,我开始准备了。要想编报纸,起码要先想好报纸的名字。对于这个问题,我考虑了很久。如果叫《新晨日报》,济南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报纸是馆藏建设中利用率最高的文献之一。它有种类繁多、内容广泛、传递情报信息最快的特点,对各个领域的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年鉴》统计,全世界共出版报纸53614种,其中日报(每周发行3次以上)8220种,非日报报纸(每周发行1次至3次甚至更少)45394种,这些资料充分说明,现代科学情报至少有60%来自报纸。因此,报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而报纸的订购工作是图书馆工作重要的环节之一,其采购质量直接影响着图书馆工作的好坏,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学校教学和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中国日报》(CHINA DAILY)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张也是唯一的一份全国性英文日报,主要以在华的外国读者为主要对象,包括长驻中国的外国人和临时来华的外宾和旅游者。自1981年6月1日创刊以来,它以报道内容充实、客观,语言地道,直率精当而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被  相似文献   

12.
《中学文科》2004,(7):23-28,45-46
第Ⅰ卷(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6分) 世界报业协会在2003年度总结报告中说,在全球报业表现低迷的形势下,中国报纸发行量却增长了8.5%。从1997年到2002年5年累计增长30.3%。根据世界报业协会2003年6月13日发表的全球日报发行量排行榜,中国有3份报纸进入前20名:《参考消息》以日发行量270万份排在第9名,《人民日报》以日发行量186万份排在第18名,《羊城晚报》以日发行量150万份排在第20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报纸消费国,日销量达8200万份。仅次于中国的是日本,日销量是7080万份。按照日销量8200万份、13亿人口计算,中国平均每千人…  相似文献   

13.
报纸是最普通的大众传播媒介,它具有出版周期短、发行量大、时效性强等特点。正因为如此,报纸(特别是新闻性日报)比较容易出现各种语文差错。这些差错又会很快在社会上造成难以挽回的各种负面影响。因此,全面杜绝报纸稿件的语文差错是各家报纸面临的迫切任务。固然,从加强记者编辑的语文素养入手提高其语文素养很必要,但是对报刊中已经出现的语文差错进行系统分析,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结合多年来编辑报纸版面的工作体会,对报纸中的语文错误试加分析。  相似文献   

14.
卖报小记     
2003年暑假,我和妹妹加入了卖报的行列。我们费了好大劲才找到了批发报纸的地方,一进门,只见不大的屋里堆满了报纸,有《晨报》、《新疆日报》、《环球时报》等等,我和妹妹惊讶之余,赶快批上报纸,开始了我们的卖报“生涯”。  相似文献   

15.
一、8 0分(一 )阅读下文 ,完成第 1— 6题。 ( 1 6分 )世界报业协会在2 0 0 3年度总结报告中说 ,在全球报业表现低迷的形势下 ,中国报纸发行量却增长了8 5 % ,从 1 997年到2 0 0 2年 5年累计增长3 0 3 %。根据世界报业协会 2 0 0 3年 6月 1 3日发表的全球日报发行量排行榜 ,中国有 3份报纸进入前 2 0名 :《参考消息》以日发行量 2 70万份排在第 9名 ,《人民日报》以日发行量 1 86万份排在第 1 8名 ,《羊城晚报》以日发行量 1 5 0万份排在第 2 0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报纸消费国 ,日销量达82 0 0万份。仅次于中国的是日本 ,日销量是 70 8…  相似文献   

16.
抗战期间,安徽大部分地区沦陷;以大别山立煌县(今金寨县)为核心的皖西和以徽州屯溪为中心的皖南成为安徽两大抗战后方。安徽历史最长的皖报亦随省府迁入大别山。皖报总社在立煌县石稻场,分社在屯溪下黎阳。抗战期间安徽报纸最繁荣的出版地是屯溪,中央日报(安徽报)、皖报(屯溪报)、前线日报、中国日报、中国民报、复兴日报等均汇集该地;名家亦至,如曹聚仁先生就曾受聘主编前线日报副刊。下面从报告文学、散文、短篇小说、诗词歌赋、小品随笔杂文、评论及按语六方面对当时安徽出版的报纸所载抗战文学作品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7.
《释梦》(lnterpretation of Dreams)是西格蒙特·弗洛伊德的早期重要著作之一,也是他自称最喜爱的两本著作之一。(另一本为《性字三论》)弗洛伊德从1897年秋开始动笔,于1899年10月上旬完成全稿,1900年出版。这部伟大的著作出版后的命运不佳。第一版发行仅600本,多年才售完,而且很少有人评述。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知道田晓菲是在1985年春天。好像是一份报纸介绍这位少年诗人刻苦读书的事,其中说她八岁开始读《红楼梦》等名著。那时笔者正写一篇题为《阅读·思考·表达》(此文发表在1985年6月湖南教育出版的《少年作文辅导》上)的文章,便马上引用了她的材料。第二次看到她的名字是在《散文》上,文章是寄自美国某市的。不曾  相似文献   

19.
新闻系新闻实习印刷厂一年来,在党总支和系行政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系师生的努力经营,已具相当规模。现设:铸字、中文排字、外文排字、印刷、照像制版、外文铸排(因技术条件限制、生产暂停)等六个车间。根据现有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力量,基本上可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1958年8月到12月,完成了排印230万字的生产任务(不包括外文部分)。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出版六份报纸。此外还承担些临时性的印刷任务。现在全厂同志  相似文献   

20.
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是近代来华的外国人在中国大陆创办出版的第一份中国报纸,并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雄踞上海及国内中文报纸之首。本文着重探讨了该报第4位主笔林乐知工作期间对它的版式及内容的革新,肯定了该报在传播科学知识,推进社会进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