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发展观的转变看“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发展观的转变看“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华东师范大学戚业国目前,以实施素质教育、克服“应试教育”弊端为目标的教育改革正在全国各地展开。教育行为的转变要以教育思想的根本转变为前提,因此,弄清“应试教育”的思想根源是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  相似文献   

2.
论点摘编     
对“对口升学”后中等职校何去何从,职教理论界有三种认识和看法:一是“应试教育论”,二是“着重就业论”,三是“同时兼顾论”。持“应试教育论”者认为,实行“对口招生”后,中等职校应该像普通高中那样,实行“应试教育”。其结论是把中职教育当高中教育办,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不应再是没有升学压力的教育,而应是以升学为最终驱动力的富有竞争性的“应试教育”。持“着重就业论”者的观点恰恰相反。认为“应试教育”在中职教育中根本行不通。中职教育应该真正瞄准市场,坚定不移地在培养实用型人才上下功夫,在“着重就业”上下功夫。持“同时兼…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显然,那种为了应付考试,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应试教育,已远远不能适应这一教育指导思想,显露出它越来越多的弊端。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势在必行,以“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是教育...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迎接21世纪挑战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论。 一 何谓“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对单纯以应考为目的而产生的诸多弊端的教育现象的概括表述。这种教育现象的主要特点是认为教育价值的终极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5.
一、抓好中小学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一)“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根本区别是:第一,“应试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挑选人,而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发展人。第二,“应试教育”重书本知识,以考试分数评定质量高低,而素质教育重能力培养,强调使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质量。第三,“应试教育”忽视学生主体作用,它是在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它是在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第四,“应试教育”注重人的共性,忽视人的个性发展,而素质教育兼顾共性和个性,更注意促进人的个性发展。第五,“应试教育”为适应升…  相似文献   

6.
等级评分制同百分制一样,是教学成绩评价的方法和手段。但是,在基础教育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以等级评分制取代百分制为核心内容的等级评分制度改革,其意义和影响远远超出了评分制作为一个记分方法的作用和价值。首先,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等级评分制是基础教育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突破口。在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无论是教育界的人士,还是其他各界人士,都了解应试教育的弊端,也明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必要性、紧迫性和现实意义。但是,由于在社会上和教育内部还存在着应试教育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势在必行应试教育是一种追求少数人或单方面素质优秀为目的的教育。它是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特征 ,以应付升学考试为惟一任务的一种办学倾向。近十几年来 ,“应试教育”思想一直是阻碍我国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一种社会思潮。把培养少数“尖子”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 ,忽视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发展 ,使学校教育偏离了社会主义学校的培养目标 ,偏离了基础教育的出发点。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目标的“应试教育”是一种淘汰式的选拔教育 ,它以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来选拔少数“尖子” ;它不顾及儿童的身心健康而…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的若干外部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素质教育的若干外部关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孙孔懿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在正式文件中,“应试教育”一般都带有引号,这表明“应试教育”是一个专门概念,有其特定的内涵。它指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通过考试而升入高一级学校为目的的教育教...  相似文献   

9.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存在着对举对立的联系,找准二者之间的这种联系,才能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估体系、教育环境和教育者素质要求六个方面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
提到“素质教育”,自然想到“应试教育”,两者似乎水火不相容。笔者认为,这是一个认识误区。“素质教育”的对立面不是“应试教育”,而是“反素质教育”。首先,从教育的范围上看“,应试教育”发生在教育部门(学校)“,反素质教育”除了发生在教育部门(学校)外,还发生在整个社会。其次,“应试教育”根据其目的和方法的不同(下述),有肯定的一面,也有否定的一面。“反素质教育”是彻底否定。再次,“应试教育”是“实质教育”——“传统教育”——“科学主义”发展的产物,而“素质教育”是“形式教育”——“进步教育”——“人本主义”发展的产…  相似文献   

11.
转变观念明确思想加强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科研管理 ,首先是教育思想的管理。科研管理指导思想 ,是指导学校科研管理的基本出发点和原则 ,它决定学校教育科研管理的价值导向 ,影响学校教育科研目标的达成。目前中小学中“应试教育”的指导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应付考试为目的 ,围绕考试而进行的一种教育。在“应试教育”束缚下 ,学校一切工作都以考试为中心 ,校长的工作重点是提高升学率 ,教师的工作重点是提高应试成绩。在“应试教育”下 ,教师成为灌输知识 ,编制试题 ,评讲试卷的机器 ,既没有科研精力 ,科研积极性也遭到打击 ,教育科研无从谈起。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我们在不断培养和树立新的教育观,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针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是对“应试教育”的根本否定。但不能说素质教育就是对传统教育的根本否定。因为不能说传统教育就完全是“应试教育”.不能简单地在传统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划上等号。  相似文献   

13.
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成为举国上下的一致认识。然而,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现象还比较为普遍的存在着,出现了必修课上看“应试教育”,活动课上看“素质教育”对内搞“应试教育”,对外搞素质教育等等不正常的教育现象。  相似文献   

14.
一、“素质教育一应试教育十特长”在教育实践领域,尽管有相当一部分校长和教师接受了素质教育,但长期的“应试教育”惯性和指导评估体系的固守价值,使素质教育的实践操作出现偏差。“素质教育。应试教育十特长”的模式成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宝。这是一种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认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有一点点差异,差异就是少一些特长,因而以“兴趣小组”、‘音乐体育特长班”等弥补这种差异。这样做的必然结果是加重学生学习负担。这种以特长为点缀的所谓素质教育的背后隐藏着实为更加严重的“应试教育”。二、‘违质教育二普通教…  相似文献   

15.
“面向全体学生”,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一个重要方面。烟台市牟平区大窑中学在校长李培植的带领下,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他们针对实行九年义务制教育后农村初中教育面临的实际问  相似文献   

16.
“招生专员制”为改变当前韩国教育存在的应试教育、课外辅导教育盛行等弊端,扩大学校招生自主权、拓展学生潜能、选拔优秀人才提供了可能性.“招生专员制”的推广实施,对中小学阶段教育教学方向和内容的调整也产生了影响,并推动了新生入学后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模式的改变.“招生专员制”改革的重点为:强化过程环节监控;提升制度公信力;保障专职招生人员的稳定性和专业性;减少或杜绝大学招生录取中各种人为因素的干扰.  相似文献   

17.
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成为举国上下的一致认识。然而,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现象还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出现了必修课上看“应试教育”,活动课上看“素质教育”,对内搞“应试教育”,对外搞素质教育等等不正常的教育现象。江泽民总书记在今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报告中指出:“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  相似文献   

18.
彭军 《平原大学学报》2007,24(2):98-101
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之间的严重失衡现象,导致教育竞争过度并诱发“应试教育”现象,使得教育竞争向更加无序和背离教育目的的方向发展。扭转“应试教育”现象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改革与发展教育事业。用人制度的变革、考试制度的变革等举措能配合抑制“应试教育”现象。  相似文献   

19.
“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近年来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报刊上发表了许多这方面的论文和报告。一般地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作为相互对立的概念来提的,但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基本上是以“素质教育”为主进行立论,探讨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顺带提及“应试教育”。专门论述“应试教育”及其弊端的文章少见。其实,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的转变,首先要实现教育思想的转变。在现阶段,能读大学的只占同龄人的6%左右,  相似文献   

20.
媒体撷英     
《中国考试》2006,(6):61-61
从不作为到作为——基于治理“应试教育”问题的教育行政学视角目前,应试教育不但没有得到根本遏制,而且在许多方面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所谓“群众需要论”、“社会问题论”、“概念等同论”、“改革无用论”、“市场调控论”等,是教育行政部门在治理“应试教育”方面不作为的认识论根源。治理“应试教育”,推进素质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在资源配置、结构调整、评价改革、科研兴教以及教育监管等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