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马占刚 《文教资料》2012,(11):149-150
目前以儿童问题行为的功能性评估为基础的干预已被广泛运用于特殊儿童问题行为的干预中,并已取得较好的干预效果。本文对智力障碍儿童问题行为常见的功能、问题行为功能性评估的一般流程做详细的介绍,并在此评估基础上制定智力障碍儿童问题行为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2.
对被称为"特殊儿童之王"的自闭症儿童进行教育干预,是一项极为艰巨的工作。国外与我国的教育工作者都在努力摸索行之有效的教育干预模式。招远市特殊教育学校这几年针对学校的自闭症儿童在教育模式上也进行了一下尝试。通过诊断发现自闭症儿童存在一些共性的行为特征,通过有针对性的"行为疗法"进行干预,自闭症儿童的异常行为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研究个体沙盘游戏对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效果。采用混合实验设计,使用Rutter儿童行为量表教师版对35名学前儿童进行前测,然后将其分成实验组与控制组,对实验组进行为期八周的沙盘游戏干预,分别在干预四周(短程)、八周(长程)后对所有被试者进行后测,以检测沙盘游戏对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效果。测试结果表明,短程沙盘游戏干预措施不足以显著改善学前儿童的行为问题,而经过长程干预之后,实验组学前儿童的问题行为得到显著改善。儿童类型的主效应不再显著,问题儿童测试总分与正常儿童测试总分无差异,F(1,31)=2.278,p>0.05。但实验组别的主效应显著,实验组总分显著低于控制组,F(1,31)=5.816,p<0.05。因此可以得出结论,长程沙盘游戏干预措施对学前儿童行为问题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Conners父母问卷对441例4~5岁学龄前儿童的行为等问题进行调查后,抽取部分儿童进行干预,并调查干预后的效果.结果:学龄前儿童行为异常检出率为11.56%,其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干预后儿童行为问题得分显著低于干预前.结论:应采取适当的心理和社会干预措施,以提高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了解特殊儿童的情绪和行为,以及监护人的应对措施与效果很有意义。本研究调查了1777位特殊儿童监护人,发现:(1)特殊儿童的情绪以正性情绪为主,负性情绪较少,不同的年龄、年级、障碍类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2)特殊儿童的行为表现整体较好,但仍有43.61%出现了异常行为,行为和正负性情绪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3)监护人能够快速有效对特殊儿童的情绪和异常行为进行干预,不同的措施取得的效果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6.
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不仅影响教师的教学,而且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本研究采用正向行为支持法对一名智障儿童在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行为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减少课堂中智障儿童的问题行为现象的发生,验证该方法对干预智障儿童的问题行为的有效性。研究者对智障儿童的课堂问题行为进行功能评估,分析其行为产生的功能。通过采用单一被试实验设计中的ABA实验设计,制定有针对性的正向行为支持计划,并进行行为干预。研究结果表示,采用正向行为支持法处理智障儿童问题行为是有效果的。  相似文献   

7.
功能性行为评估是以鉴定儿童问题行为与其所在环境之间的关系为主的行为评估方法之一。20世纪90年代之后,国际上越来越多的行为评估和干预研究都开始探讨功能性行为评估在问题儿童行为干预中的优势和应用,而在我国尚缺少相关研究。在回顾以往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该文介绍了功能性行为评估的概念、假设、基本实施过程和常用测评工具,并对功能性行为评估与传统行为评估的区别和问题行为的功能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校园欺凌会对特殊儿童的身体发展、心理健康以及在普通学校中的有效融合产生多方面的消极影响。本文对2003-2021年国外关于特殊儿童校园欺凌干预的实证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梳理,研究发现:国外关于特殊儿童校园欺凌的干预研究在研究对象上以高年级的孤独症男生为主;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双组对照和跨被试多基线实验设计;在干预方法和干预内容上主要以行为导向和认知导向两类干预方式减少特殊儿童受欺凌的频率,降低特殊儿童由遭受欺凌所引发的焦虑和恐惧情绪;在干预效果方面,各种干预方法,特别是同伴干预,能够有效减少特殊儿童所遭受的欺凌行为,并增加他们与普通同伴的积极关系。未来应该提高对特殊儿童校园欺凌的关注度,重视同伴支持,创造良好校园环境,促进特殊儿童社会融合。  相似文献   

9.
言行一致训练是通过强化言语行为与非言语行为的一致性来改变非言语行为的干预方式,基本程序为:确定目标行为、视情况设置干预环境和提供材料、引导儿童报告目标行为、观察儿童行为、根据儿童行为进行反馈。教学过程中实际应用时,应根据儿童言语特点采用恰当的辅助方式、将言行一致训练与其他行为改变策略相结合、拓宽言行一致训练的泛化范围。  相似文献   

10.
自伤性行为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问题行为,它会给个体带来直接的身体伤害。在自闭症儿童中,有自伤性行为的个体不在少数。本文以一名自闭症儿童为例,运用了访谈法、观察法,填写行为动机量表,详细分析了自伤性行为的功能及目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干预措施,进行实施。并依据注意力转移策略设计了替代行为,减少其自伤行为发生的频率。该儿童的行为变化验证了干预及替代行为的可行性。研究结果为改善自闭症儿童的自伤行为提供了一种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问题行为严重影响着孤独症儿童的生活品质。随着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强调以正向的观点看待并干预儿童的问题行为,正向行为支持已逐渐被国内外学者广泛认可并运用。试图探讨运用正向行为支持来改善孤独症儿童的问题行为。  相似文献   

12.
儿童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家庭干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阐述了儿童行为问题的界定及国内外发展心理学家关于儿童行为问题产生原因的研究成果 ,针对上述研究成果提出了家庭早期干预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向行为支持法干预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法,对一名孤独症儿童表现出的两种带有刻板和自伤性质的问题行为进行了干预,旨在验证该方法对干预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的有效性,并对干预的过程进行实践探讨。治疗小组基于前期行为分析的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干预计划,运用了前提控制、消退、区分强化等行为矫正策略,进行为期约三个月的干预。总的研究过程包括行为功能分析和干预实施等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通过问卷和观察等形式收集数据,最终通过数据对比得出结论,认为:对孤独症儿童的行为问题,应注重外部因素也就是从环境因素中寻找其原因;采用正向行为支持法的策略来分析和处理孤独症儿童行为问题是有效的;在孤独症儿童干预中应关注其身心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训练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为考察特殊儿童假装游戏的教学干预效果,探究影响干预效果的相关因素,对18项单一被试研究进行了元分析,采用提高率差异和非重叠对占比考察干预的整体效果以及假装游戏类型、被试特征、干预方案对干预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教学干预能够在中等程度上提高特殊儿童的假装游戏水平,干预对替代行为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对功能性假装、连续假装行为和语言假装的促进作用;4岁及以上年龄组的干预效果显著优于4岁以下组;每次干预时长、干预次数和累计干预强度会对干预效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边缘儿童往往表现为心理焦虑,行为偏差、交往不畅、游离群体等心理症状或行为问题。他们是有特殊需要的一类儿童,但其在正常教育机构中的特殊需要并未得到满足,生存现状不容乐观,这需要教师和家长针对边缘儿童问题给予及时关注和心理干预。本文通过个案观察法和访谈法分析边缘儿童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心智化教育减缓边缘儿童边缘化倾向;通过沙盘游戏减轻边缘儿童焦虑情绪和交往不畅;通过涂鸦游戏减少边缘儿童行为问题,以期为家长和教师提供教育借鉴。  相似文献   

16.
攻击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是指以直接或间接方式故意伤害他人的心理、身体、物品、权益等,引起他人痛苦、厌恶等反应的行为。儿童骂人、打人、故意损坏他人物品等,都属于攻击行为。大多数的智障儿童都存在不少不良心理行为,如轻率、焦躁、多动症、强迫症、神经过敏、任性、攻击行为等,其中攻击性问题行为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不良行为,比例高达71.6%。如不及早采取措施,就可能转化为品德不良,甚至使儿童在长大后走上犯罪的道路。通过对三名个案的观察研究,从冷处理、情绪转移、适当惩罚、情感体验、情绪宣泄、集体力量、成功体验、家校合作八个方面,阐述对智障儿童攻击行为进行行为干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特殊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中都会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就包括情绪行为问题。当特殊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出现时,遵守矫治特殊儿童问题行为的原则,注意特殊儿童的情绪变化,了解特殊儿童情绪行为的心理特性,正确认识特殊儿童的情绪行为,分析特殊儿童情绪行为产生的过程,采取有效的对策帮助特殊儿童解决、克服一些情绪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的特殊儿童是一个弱势群体,虽然存在智能不足、肢体障碍、性格异常、行为异常或其他显著障碍,但他们同样需要享受教育的公平。在实践研究中我们发现,通过吸纳和运用感觉统合训练、沙盘游戏疗法、蒙台梭利操作法、美术治疗等干预方法,对幼儿园的特殊儿童实施早期干预,可以有效解决儿童成长中的问题,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波  Kang Young  Sim 《教育导刊》2011,(12):52-55
目前,西方关于自闭症儿童早期集中行为干预(EIBI)的研究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早期集中行为干预是自闭症儿童积极有效的干预范式,能有效提升自闭症儿童的认知水平、语言能力以及适应性功能。文章回顾了自闭症儿童早期集中行为干预的涵义、缘起与发展,阐述了其实践运用和效果研究,并对未来的实践与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羞怯是一种常见的心理体验,但过度羞怯会给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带来负性影响。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羞怯儿童在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对羞怯儿童进行心理干预也显得尤为迫切。文章在对羞怯及相关问题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阐述了羞怯干预的几种基本心理行为技术,并结合相关研究对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