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朱煜 《贵州档案》2003,(4):34-34
繁昌保卫战 新四军第三支队在策应第一、二支队挺进苏南后,在皖南前线开始对敌作战。新四军军部和东南分局进驻皖南山区泾县云岭后,军部和第三支队协同皖南特委,开辟了皖南抗日根据地。 1939年11月8日至12月22日,新四军第三支队在谭振林等领导下在繁昌进行五次保卫战。繁昌位于芜湖至铜陵一段长江的突出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日军为了保障长江通道,占领了沿江一线的据点。而新四军把繁昌作为联系江北与皖南的跳板,是皖南军部的屏障。第一次,1939年11月8日,  相似文献   

2.
江剑萍 《档案与建设》2012,(9):28-29,24
一、太湖支队初建,奋起抗日斗争1939年叶飞率新四军第6团以"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名义由茅山地区东进,建立了苏常太、澄锡虞连成一片的苏南东路抗日根据地。1940年夏秋锡南地方抗日游击队顾复兴、石渊如等部先后接受"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司令部"(简称"新江抗")改编,成为"新江抗"第4支队,顾复兴被任命为第4支队副支队长。"新江抗"司令谭震林吸收顾复兴、石渊如为中共特别党员。1940年11月上旬,谭震林提出要通过太湖把被分割的游击区联接起来,决定在锡南建立新四军办事处、新四军太  相似文献   

3.
<正>【将军档案】郑国仲(1913年7月9日—1992年1月11日),湖北红安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一军第三团排长、红四军第十师三十团连长、师政治部交通队队长、红四军第十师二十九团营长、第二十八团团长。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四次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营长、副团长、团长。1943年任太行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纵队第三支队支队长,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三纵队九旅旅长、副司令。1948年任中原野战军第三纵队副司令员。1949年任第二野战军十一军副军长。参加了上党、邯郸、鲁西南、挺进大别山、淮海、渡江、西南等战役。  相似文献   

4.
赵东云 《湖北档案》2023,(10):15-17
<正>国共合作背景下诞生的新四军,下辖四个支队。其中,第四支队最早东进抗日,也是四个支队中人数最多、装备最好、战绩最出色、发展最快的一支劲旅。东进抗日,首战蒋家河口1938年2月,新四军第四支队由原战斗在大别山、桐柏山的红二十八军及红军游击队改编而成,下辖7团、8团、9团和手枪团,兵员达3100余人,是新四军人数最多、装备最为精良的一个支队。  相似文献   

5.
封士清,1922年12月出生于灌云县岑池区孙庄.1938年10月,参加八路军陇海支队第三团二营(驻灌南县上马台),先后任一连二排代理排长、八路军东进第五纵队三支队副排长,1940年入党.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三师九旅二十六团副排长、排长,苏皖区滨海大队排长、副指导员,华中独立十旅二十九团连指导员,华东野战军十二纵三十五旅二团连指导员、营副教导员.  相似文献   

6.
刘定 《湖北档案》2013,(9):34-35
新四军中有这样一支部队由于长期远离军部、孤悬敌后,很少被人们关注,这就是新四军第五师。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于当年的10月将在江南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  相似文献   

7.
正开国上将贺炳炎(1913-1960)和开国中将廖汉生(1911-2006),1929年相识于贺龙领导的革命队伍中,他们数次搭档,并肩作战,尤其在解放战争中在同一纵队任军、政一把手,率部驰骋西北战场,立下了赫赫战功,带出了号称"天下第一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军。参加延安保卫战1946年11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晋绥军区统一编成野战军,下辖第1、2、3纵队。1纵司令员张宗逊,政治委员廖汉生。1纵下辖358旅,旅长黄新廷,政委余秋  相似文献   

8.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1944年底,粟裕同志遵照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关于发展苏浙皖地区的总方针和部署"指示,率师南下.于1946年1月6日与十六旅在我县仰峰齐会合.1月13日,奉中央军委电令,宣布成立新四军苏浙军区,由粟裕任司令,谭震林任政委,统一指挥苏南与浙东部队.  相似文献   

9.
周利人,曾就读于中央大学和河南大学,在河南大学加入中共地下党,抗战全面爆发后参加八路军、新四军,先后担任新四军四支队民运股长、中共天长中心县委书记、天长县委书记兼新四军五支队独四团政委、高邮县委书记兼游击纵队政委、盐城县委书记兼盐阜军区八团政委、长兴县委书记;参加解放军海军的创建,任青岛海军基地主任兼解放军海军后勤部政委.本文讲述周利人从海军来到地方,依靠人民群众和知识分子,发展新中国农业科技的经历.  相似文献   

10.
彤学  兰澜 《湖北档案》2003,(9):39-42
八年抗战中,江汉平原有一支特别的部队——王劲哉部。他以沔阳为中心,占地为王,拥兵自重,既抗击日本侵略者,又抵制国民党军队,同时还与新四军搞磨擦,人称抗战中一怪。 以沔阳为中心 建立王劲哉王国 王劲哉原为杨虎城下属第49旅旅长。西安事变后,49旅改为新编第35师,王劲哉任师长,因徐州会战  相似文献   

11.
在我党新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拂晓报》,是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将军亲自创办与培育起来的。我有幸在该报工作过几年,虽时隔半个世纪,有些事仍难忘怀……“精神食粮比吃饭要紧” 1938年秋天,新组建的新四军游击支队(皖南事变后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即将向豫皖苏边敌后挺进,日理万机的支队司令员兼政委彭雪枫同志首先想到要创办一份报纸。在他的精心策划下,作为支队机关报的《拂晓报》,在部队出征前夕的9月29日,诞生于河南确山县竹沟镇的一家农舍里。这虽是一张油印小报,而  相似文献   

12.
封士清,1922年12月出生于灌云县岑池区孙庄.1938年10月,参加八路军陇海支队第三团二营(驻灌南县上马台),先后任一连二排代理排长、八路军东进第五纵队三支队副排长,1940年入党.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三师九旅二十六团副排长、排长,苏皖区滨海大队排长、副指导员,华中独立十旅二十九团连指导员,华东野战军十二纵三十五旅二团连指导员、营副教导员.在淮阴徐溜战斗中负伤,后任淮安行政公署公司保卫科长.1950年后任淮阴专区荣军学校大队长.1953年任江苏康复总院(苏州)教导员.1955年任江苏中医学校党委委员、党委办公室主任.1956年任江苏省卫生厅药政处处长.1958年任灌南县新安镇镇长、党委书记.1963年任江苏省东辛农场副场长.1970年回灌云,先后任县卫生局长、县工会副主席.1983年离休,享受副省级待遇.本文系笔者根据祖父封士清口述亲身经历,记录整理而成.  相似文献   

13.
边哲 《湖北档案》2006,(10):30-31
徐海东(1900-1970),湖北省黄陂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战争和黄麻起义.后任红二十五军军长,红二十八军军长,中共鄂豫陕省委委员、代书记,红十五军团军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五师三四四旅旅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相似文献   

14.
南京军区报刊史是随着南京军区部队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追根溯源,南京军区的前身是华东军区,而华东军区又是由新四军大部和山东八路军一部逐步演变而成的,其沿革过程大致可分为:新四军军部兼山东军区,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华东军区。南京军区报刊的发展历史也大致经历了这些阶段。新四军时期的报刊新四军的报刊创刊于1938年下半年,开始都是油印,1939年初才改为铅印。1941年1月前,新四军军部和各支队政治部出版的主要报刊有:《电讯要闻》(军政治部编印,8开油印小报)、《抗敌报》、《抗敌》杂志、《每日电讯》、《战…  相似文献   

15.
魏泽民 《档案》2014,(9):32-35
正蒋云台(1905—1987年),字汉城,今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乡麻子川人,平凉师范肄业后,进入陇东讲武学堂学习。早年在庆阳陈珪璋部带兵,任陈珪璋所部第五旅旅长。1931年7月,潼关行营改编,陈珪璋为新编第13师师长。1932年2月15日,孙蔚如伙同杨子恒在兰州诱杀陈珪璋后,陇东各县遂为陕军控制。蒋云台投奔新编第14师,被任命为该师第二旅旅长。抗战开始后,蒋云台任165师中将副师长,率部开赴晋南抗日前线,1941年5月参加了历时7天的中条山战役,该师官兵以伤亡2000余人的代价重挫日寇,阻止日军南侵,功绩卓著,打出了陇上健儿的威  相似文献   

16.
据史料记载,淮阴城解放有两次。第一次解放是抗战胜利的1945年9月,第二次是1948年12月。参加这次解放淮阴城战斗的是新四军三师十旅第二十八团(原第十一团改编而来)、二十九团、三十团、师特务团和涟东警卫团、淮海军分区新二团、射阳独立团等地方武装。  相似文献   

17.
一、在旅部 1942年夏,我在新四军第一师第三旅政治部负责旅报《先进报》工作。这时正值一次反“清剿”斗争胜利结束,部队住在南通地区的一个村子里休整。一天上午,旅政治部主任卢胜同志的警卫员忽然来到编辑部通知我们说:“有一个大新闻记者来了,卢主任要你们快去接待他。”我和编辑卞庸中同志等随即跟着他来到政治部,只见卢主任正在和那个“大新闻记者”亲切地交谈着,还不住地向他敬茶。他每接过茶杯都仰起脖子  相似文献   

18.
张善亮 《档案时空》2015,(11):15-17
新四军江南支队挺进桃花山华容与湖北石首边界的桃花山,绵延20余千米,群峰耸立,山路蜿蜒曲折,地势十分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国民党中央政府退至四川重庆之后,湘鄂边界地区成为敌我双方拉锯交战的战场。奉李先念为首的鄂豫边区党委和新四军五师首长指示,1943年9月1日,新四军第五师第三军分区在湖北潜江熊口成立江南挺进支队,杨震东任支队长,张泽生任政委,尚志任副政委。  相似文献   

19.
1943年3月下旬的一天,皖东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政委饶漱石热情接待了一位从上海风尘仆仆赶来的年轻人.在以后的10天中,饶漱石将这位年轻人待为上宾,白天相陪参观,晚上促膝长谈,俨若知己;最后又设宴饯行,派人护送返沪.  相似文献   

20.
1990年3月,中共苏州市委批准同意常熟市委、市政府在沿江徐六泾口侵华日军登陆处建造“毋忘国耻”碑。笔者当时供职于常熟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根据常熟市委意见,党史工委组织专人进行考察调研、制定计划,接着于次年进入草拟碑文和设计、选址阶段。9月中旬,我受组织委派,专程赴宁拜访原新四军六师十八旅旅长、原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江渭清,请其题写碑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