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尤利西斯>是对传统现实主义反拨的现代主义小说,在其文本中在场的展现中有许多不在场的描写,正是这种在场和不在场为阐释者缔造起一个巨大的阐释空间.同时在文本构架上用古今对照的结构,这种结构围绕的是一个空缺的中心,使得阐释在古与今之间徘徊,从而产生无限的意义生成可能性,使得文本的阐释具有了一种开放性.  相似文献   

2.
文本意义的阐释中存在着三个误区,它们都不符合对话精神。其一是不足的解释,它追寻作者、文本的原意,把作者视为阐释活动的唯一主角,而忽视了文本语言符号和阐释者也是阐释活动的平等参与者。其二是过度的解释,它以文本的言说为核心,却没有以一个对话的平等参与者的身份去聆听文本的言说,反而以错误的语言观扭曲了文本的意义言说,走到了文本的意义范围之外。其三是漠视文本的阐释,阐释者根本不去听取文本的言说,而只管一个人自说自道。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文本阐释是发生在读者(教师)与文本(含作者)之间的一种理解与对话活动,这种理解与对话使文本意义获得了解放与生成。由于缺乏实践所需的文本阐释理论,教师在文本阐释时存在种种弊端。本文中"中学语文文本阐释"主要探讨的是中学语文教师作为阅读主体,对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文本进行的阅读、理解、解释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4.
浅析我国教育本质研究边缘化的必然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主客体基础上对在场的探析使人们从有限性和个别性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是人类思想史上对有限性的第一次巨大的超越.然而现当代人文主义思潮的哲学家们,主张哲学应超越这种在场的有限性,体悟到隐蔽在其后的与之相关联的不在场东西的根源性,体悟到在场与不在场东西的一体性,这是对有限性的第二次超越.它使人们的注意力从抽象的王国回归到具体的生活,把理论和人生都变得富有情调和诗意.然而我们一直所进行的教育本质研究,就其实质而言仍然停留在人类思想发展的第一阶段.随着对形而上学的概念哲学的反思,以及我们的理论自觉,我们必将把教育本质研究放逐在我们教育理论研究的边缘.  相似文献   

5.
继阿尔都塞开创了从文本-意识形态的离心结构去研究文艺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新模式之后,马歇雷进一步突出文学性因素,揭示出文本中意识形态"在场-不在场"的深层辩证结构.伊格尔顿则运用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克服了他们的唯心主义倾向,深入阐释了文本-意识形态的复杂性,从而建构起了"文本的科学".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文本阐释在近年来是一个热门话题,但面对中西方多种解读方式的冲击下,文本阐释究竟应该何去何从?是固守自己的本质还是在中西方理论的指导下开辟新的道路?本文将对文本阐释在多元解读中寻求本真,文本阐释存在哪些问题,以及怎样坚守文本阐释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7.
在习作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教师需要强化一种"在场"的习作课程意识。将"在场习作"课程与"在场习作"指导相结合,以结构与存在为经纬度,以数字化教学形态为三维模式,使得学生在动态中通过不断地自我体验、自我生成和自我完善达到个性表达的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8.
当代翻译中的文化研究理论赋予了跨文化交流中的名物传译新的视域,这就是翻译过程中的历史文化语境的转换所形成的历史阐释,作者认为,集中体现于名物传译中的文本与话语的翻译转化中,含有原文语境的新阐释,这种阐释是建立在物质形态上的历史解读,传统的文学翻译研究中忽视这种阐释的价值的错误是建立在自我中心的文化价值观之上的,从跨文化语境解读文本是当代翻译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文学文本的阐释纷繁多样,这种多样性产生于阐释者与文本对话的视角与方法的不同,在本质上,是由文本的复杂性和世界的丰富性所决定的。这种状况显示出人性的多极性以及人类精神出路的多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文本解读需要文化在场.用文化的眼光来观照文本,把文本作为特定文化符号和密码去解析和破译,往往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文本的思想内涵和情感意蕴.文本解读的文化在场主要包括文化传统在场、文化背景在场、文化精神在场和文化心理在场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离开不文本阐释。当下语文教育界非常强调个性化阅读、多元化阅读,在无形中出现了过度阐释文本的现象。语文教师教学时要反对给文本打上特定的时代标签,应该尊重文本的文化语境,重视课堂的多元民主。只有这样,语文教师才能坚守住文本阐释的方向,使文本回归本身。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中,文本是借以实现育人目标的载体,因此,语文教学中所有的文本阐释行为都必须旗帜鲜明地指向学生的发展,这是语文教学中的文本阐释与文学理论研究的文本阐释之根本区别所在。如何阐释出一个具体文本的教学价值所在,把握作者、编者、学生和教者这四个维度是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遮蔽与澄明——关于教学场域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目前的教学场域观固囿于“在场形而上学”的框架之内,所以人们仅仅专注于教学过程中在场的知性,而置不在场的德性于不顾。要从根本上摆脱教学活动中的现代性危机,就必须超越在场的知性,达于一种在场与不在场、知性与德性相通相融的崇高境界。超越在场就是超越同一、超越有限、超越思维、超越语言、超越功利。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文学文本可以划分为记事性文本和象喻性文本两种不同的类型,这种文本类型的差异导致了阐释方式的差异,记事性文本由于其直接的指事陈情,在理解上很容易把握,象喻性文本由于比兴等的运用、主观的差异性,更容易导致阐释上的差异,所以既有客观对象上的文本,也有因主观因素而引起的主观性文本,这种因比兴或象喻的运用以及因具有主观性的人引起的文本差异导致了阐释方式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客观存在,需要我们在阐释文本对象时要保持一种宽容性,最后达到一种得意忘言的非主观性的阐释。  相似文献   

15.
翻译的过程是对文本进行理解、阐释的过程,对文本的不同理解必然会产生不同的阐释,出现不同的译文。理解者和理解对象都是历史的存在,而文本是开放性的,其意义永远不可穷尽。因此,文本的意义和理解者一起处于不断运动生成过程中。哲学阐释学中关于文本理解与阐释的理论为翻译研究中多元阐释的有效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阐释是理解、解释,阐释的伦理包括阐释的正当性说明,也包括对阐释中的道德问题和道德现象分析以及道德原则和道德义务确定。波兹曼认为阐释是一种思想的模式,一种学习的方法,一种表达的途径。对人文社会科学而言,阐释主要运用于对文本、作品的解释,阐释学的核心概念是理解,以文本为依据的理解。对被理解对象的领悟并加以补充创造,是阐释学应有的任务,挖掘文本中深蕴的意义,则是阐释主体的阐释目的所在。一部作品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人意味着不同的意义,阐释中存在的问题就是误读和曲解,对于阐释伦理来说,是理解文本和解释文本是否恰当的问题。制定伦理原则用以调和各种冲突或指导各种行为对人类总是必要的,就阐释伦理研究所确立的伦理原则是可接受原则,它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道德辩护。  相似文献   

17.
阐释的规则     
依据阐释的对话性特征,阐释的规则显现为如下四点:(1)文本与阐释者,创作与欣赏,阐释者与阐释者之间的解释学身份是完全平等的。(2)阐释必须在文学的范围内进行。(3)尊重语言的内在规范性是理解、阐释文本的前提。(4)语境是理解文本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包法力夫人》的叙事是以欲望作为表达的,人物的运行法则以欲望的非中心化而随行随止,欲望这面旗帜,构成了小说真正的叙事动力;而子爵和浪漫小说所催生的想象这两个缺席的在场作为文本的叙事干预,在小说中则具有结构的功能,既推动又延缓情节的演进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阐释的困惑     
这如同苏格拉底说“美是难的”一样,阐释也是难的。因为,只要一开始阐释,便无可挽回地陷入阐释的客观性与阐释的主观性的二元对立之中。阐释的客观性要求阐释的准确性与文本意义的原初性,阐释的主观性给予读者自身选择的权利,而且每个人都是以当下的现实体验与传统积淀来展开阐释的。这就是现代阐释学与所有的阅读行为无法回避的困境。本文将把对曾点境界的阐释置入这个困境之中,目的不是要探索一条消除这个困境的道路,而是旨在更为明朗地展现这种困境,与这种困境所促成的阐释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20.
林纾的小说翻译是一种阐释活动 ,他所阐释的文本就是小说的原作。由于翻译这种阐释形式涉及两种语言 ,而每种语言各有其妙 ,不可能完全准确传神地阐释 ,而林纾不懂西文 ,对西文之妙的领略体悟就更加困难 ,再加上林纾所处的时代 ,他的独特经历 ,都使他不可能很好地认识西方社会 ,不可能对西方社会的风俗习惯、衣食住行了如指掌 ,在翻译中只好以他自己熟悉的中国方式来弥补这些不足。所以他所受到影响的文化传统在阐释中的作用就显得尤其强大。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所积累下来的内在的存在和文明 ,具有相当强固的承继力量、持久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