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小试验,在凤头麦鸡面前放了三个小盘,其中一盘放一条小虫,一盘放两条小虫,还有一盘放三条小虫。结果,凤头麦鸡有时先吃两条的,有时先吃三条的。这个试验说明:凤头麦鸡知道“2”比“1”多,可是它只能数到“2”。人们还发现,当乌鸦看见拿枪的猎人后,它们就会躲在  相似文献   

2.
猫和蜘蛛:猫和蜘蛛是几何专家。在寒冷的冬天,猫睡觉时总是要把身体抱成一个球体。这样,身体暴露在冷空气中的表面积最小,因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小。蜘蛛结的“八卦”网,既复杂又非常美丽,这种八角形的几何图案,即使木工师傅用直尺和圆规也很难画出如蜘蛛网那样的均匀。鸡:有人曾在凤头麦鸡跟前放了三个小盘,其中一盘放一条小虫,一盘放两条,另一盘放三条。结果,它有时先吃两条的,有时先吃三条的。实践说明凤头麦鸡知道“2”比“1”多。蜜蜂:蜂房呈六角形,角度都很精确,钝角是109°28’,锐角是70°32’。这样的巢不…  相似文献   

3.
鸡有人在丹头凤鸡跟前放了三只小盘,分别在这三只盘子里放一条小虫、两条小虫和三条小虫。结果它有时先吃两条的,有时先吃三条的。这说明,丹头凤鸡知道2比1多,但它只能数到2。  相似文献   

4.
在神奇的动物世界,有许多聪明的“数学天才”,它们有的会“数数”,有的会“计算”,有的甚至可称得上是“几何专家”,着实令人称奇。鸡有人曾在丹头凤鸡面前放了三只小盘,第一个盘子里放一条小虫,第二个盘子里放两条,第三个盘子里放三条。结果,它有时先吃两条的,有时先吃一条的,研究者据此推断,丹头凤鸡知道比多,但它只能数到。乌鸦在森林中,如果乌鸦看见拿着枪的猎人,就会躲到树顶上去,不会冒冒失失地飞下来。有一次,有4个科学家打扮成猎人的模样,当着乌鸦的面躲进草棚子里,走掉了一个猎人后,乌鸦没有飞下来。走掉了两个猎人后,乌鸦还是没有…  相似文献   

5.
在一节“有余数的除法”的数学课上,一个学生操作活动的课堂教学片段如下:投影7只梨、三个盘子。师:把7只梨平均放在三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几只?用小棒当梨,用圆形纸片当盘子,动手摆一下,看看每个盘子里放几只?生:拿出小棒(梨)和圆形纸片(盘子),准备分梨活动。师:注意,一个一个地往盘子里摆。生:按老师说的方法动手活动……结果,学生按老师说的方法分到最后,每人每个盘子里都放了两个,手里剩了一个没法分……不难看出,学生的这种操作结果达到了这位教师教学设计的意图。但是,我认为这个活动的结果并不让我们满意,活动本身所蕴涵的更广的教…  相似文献   

6.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5这5个数,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认识一个新的数,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知道.   师:请同学们看老师的演示(把三个盘子摆在全体学生都能看清楚的讲桌上,按照学生的方位从左到右,第一个盘子里放两只杯子,第二个盘子里放一只杯子,第三个盘子里不放杯子),哪位小朋友愿意说说每个盘子里放了几只杯子?……  相似文献   

7.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5这5个数,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认识一个新的数,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知道.   师:请同学们看老师的演示(把三个盘子摆在全体学生都能看清楚的讲桌上,按照学生的方位从左到右,第一个盘子里放两只杯子,第二个盘子里放一只杯子,第三个盘子里不放杯子),哪位小朋友愿意说说每个盘子里放了几只杯子?……  相似文献   

8.
送大苹果     
两个盘子,多只气球。参加游戏的人,站在起点线上,用单手托住盘子,盘子里放一只气球。听到比赛的号令后,一边跑向终点,一边说:“大苹果来啦!”如果气球飘出了盘子,就  相似文献   

9.
一、实验材 料土豆两个 盘子两个 白糖 清水各少许 , , 、 。二、实验过 程⒈把一 个土豆煮 熟取出 将两 端削平 一 端挖洞 放入 白 , , ,糖。⒉将 生 土豆 两 端 削 平 并 在顶 部 挖 一 个 洞 放 一 小 勺 白 , ,糖。⒊将土豆分别立在两个盘子 里 盘子里加水 , 。⒋数 小 时后 发 现 生 土 豆 洞里 充 满 水 熟 土 豆 洞 里 仍 盛 , ,着白糖颗粒呢 !⒌尝尝两个盘里的水 一点甜味都没有 , ! 三、实验结论 ⒈ 植 物 体 内 有 一 种 筛 …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第四册第39页。 核学过程:(新课引人部分) 老师:猴妈妈要考考小猴.要4只小猴分桃子。(边讲边出示小猴) 老大讲:我要把10只桃子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 老二讲:我要把10只桃子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 老三讲:我要把10只桃子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 老四讲:我要把10只挑子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 一会儿老大、老二已经分好了,谁能猜出老大每个盘子放几只桃子?老二每个盘子里放几只挑子?你怎么知道的?(板书)10令2=5(只) 10 5一2(只) 猴妈妈看了老大、老二分的这么快夸奖他俩,这可急坏了老三和老四,急得直搔痒,谁能帮帮老三老四?…  相似文献   

11.
误区之一:直观演示缺乏科学性在些教师只注重直观教具的制作,而忽视了对演示方法的研究,操作缺乏科学性,甚至出现错误。如教学等分除法,“把6个桃子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这道例题,教师要进行直观演示,以帮助小学生理解等分除的概念。这个演示看起来很简单,但有的老师演示不规范。一般有下面三种演示方法:第一种,从6个桃子中,每次拿出两个桃子放在一只盘子里,共拿了三次;第二种方法,从6个桃子中,每次拿出一个桃子,依次放在每只盘子  相似文献   

12.
【第088题】有题为:“有12个苹果,要平均分到若干个盘子里,可以怎样分?”多数学生说可以把12个苹果平均分到2个、3个、4个或6个盘子里。有学生说,可以分在1个盘子里。有学生说,分在1个盘子里根本没有分,所以不算。  相似文献   

13.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老猎人在盘子上放了四个大苹果,让三个儿子用最少的箭射掉全部苹果.大儿子比画了一下,说:“我要用三支箭.”二儿子一听,急忙说:“那我只用两支箭就可以.”小儿子先想了一下,说:“我觉得一支就足够了.”  相似文献   

14.
把5个苹果放在如下图所示的3个盘子里,要求每个盘子里至少有1个苹果,一共有有种放法?小朋友看过题目,可能觉得要把所有的放法都找到,做到不遗漏很困难。其实,只要你找准突破口,就会很容易地解答这道题了。那么,这道题的突破口在哪儿呢?对了,就是从其中的一个盘子入手。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老猎人在盘子上放了四个大苹果,让三个儿子用最少的箭射掉全部苹果.大儿子比画了一下,说:“我要用三支箭.”二儿子一听,急忙说:“那我只用两支箭就可以.”小儿子先想了一下,说:“我觉得一支就足够了.” 老猎人听了很高兴,夸奖小儿子聪明,让大儿子和二儿子向小儿子学习,不仅要有技术,还要善于开动脑筋.大儿子与二儿子听了不服气,认为小儿子在说大话.于是小儿子一箭射出,四个苹果全都落地. 亲爱的朋友,你知道那位小儿子是怎样射落苹果的吗? 要射掉苹果,常规的思维方式是从“苹果”入手.小儿子注意到苹果在盘子上,如果射落盘子,当然就可以射掉全部苹果了,因此他从“盘子”入手,只用一箭就射落盘子,从而使四个苹果全都落地.  相似文献   

16.
四年级自然第三册第十九课《什么力量使大气流动成风》一课,要使学生亲自观察到白天夜晚陆地、海洋两地的温度不同,从而造成空气流动形成风,可设计这样的实验: 在投影仪的平面上放两个玻璃盘,分别盛有沙石和清水,代表陆地和海洋。再在两个盘子内各放一支温度表以显示温度,用新闻灯(代表太阳)照射盘子。实验时,打开灯(白天)两支温度表同时在“太阳”的照射下,温度急速上升,但是陆地温度明显高于海洋温度;关掉灯(夜  相似文献   

17.
一只鸡腿     
自从父亲两年前因病去世后,三姑似乎来我家更勤了。这一次,她带来了一只烧鸡。晚饭时,妈妈把鸡盛在盘子里。这只鸡又肥又大,焦黄的皮,肥大的腿,香味很快就在屋子里荡漾开来。“吃起来一定很美味。”我想。我正要把手伸向鸡腿,但又止住了,我想,好东西应让妈妈和奶奶先吃。可妈妈却说:“来,你和你奶奶一人一只鸡腿。”我推让着。奶奶推辞不过,便吃了一只。我说:“妈,这只鸡腿该你吃,我最爱吃鸡翅。”说完便扒下鸡翅吃了起来。妈妈见我态度坚决,也不再说了。但  相似文献   

18.
小猴子画桃     
小猴子很喜欢画画,而且画得也很好,以前他的很多美术作品还得了不少奖呢!这天,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就是画一幅桃子的画。他回到家,拿出冰箱里仅有的三个桃子,摆在盘子里,开始照着画起来。谁不知道小猴是吃桃的能手呢!他刚拿起画笔,看着这些鲜红鲜红的桃子,越看越眼馋。于是他想:干脆我先吃一个,剩下两个不是照样可以画吗!想到这里,他拿起一个,大口大口地吃起来,边吃  相似文献   

19.
一周后,老地方。王强对赛诸葛说:这次咱们怎么个比法?”赛诸葛两眼一瞪:嘿!你这小子,我看你还想抢我的饭碗。这样,我再出道题给你算,如果你算对了,我请你吃一根冰棒。”王强问:如果我算错了呢?”“如果你算错了,你得请我吃两根冰棒!你干不干?”赛诸葛对王强说。“干!”王强说,我们一言为定。”“你好好看着!”只见赛诸葛从包裹里拿出三个盒子,我这里有三个外形完全相同的盒子,每个盒子中都放两个球。其中一个盒子里放的是两个白球、一个盒子里放的是两个黑球、一个盒子里放的是一个白球与一个黑球。盒子外面又都贴有一张标签,标明‘白白’‘…  相似文献   

20.
场景一 :班上有五个“娃娃家” ,两个分别在活动室拐角的城堡里 ,另三个在阳台上 ,五个“娃娃家”的玩具、材料都一样 ,但教师发现孩子每次最先选择的总是城堡中的“娃娃家” ,然后才去选择阳台上的。场景二 :活动室里有三个“娃娃家”。第一家放了一张床及一排封闭的柜子 ;第二家有独立的、仿真的粉红色娃娃家灶台 ,可以同时供两个孩子游戏 ;第三家设在一座塑料仿真小屋里 ,里面有灶台和灶具 ,窗外放了一张桌子、几张凳子。在整个游戏过程中 ,第一、二家几乎无人问津 ,而第三家则热闹非凡 ,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孩子们的游戏行为告诉了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