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海滢 《江苏教育》2012,(25):33-35
民间数学,是指由一个国家、民族、地区集居的民众创造、共享、传承的文化,它是普通民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它是一种广泛存在但不同于学校数学的数学知识形态,其内涵极其丰富,包括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普通百姓在生活中创造和使用的数学以及社会实践中相对专业的数学知识。民间数学不同于学校数学,但又有许多相似之处。首先,它们都来自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其次,它们都有着  相似文献   

2.
哈尼族民间馈赠礼俗,在其民俗文化和社会文化研究中具有其典型意义,它包涵着密集的民俗信息和社会信息,是一种有形的文化传统的传承,是物质文化和行为传承文化相结合的结晶,更多地体现其民俗行为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中国自古就有"入国问禁,入乡随俗"的民间传统,民俗是最贴近身心和生活、并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是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集居的民众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民俗文化具有增强民族的认同、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客家民间歌谣是客家人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创作出来的优秀文化传统,在传统社会,它的传播主要以口头形式进行,受时空限制较大。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媒介在现代文化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借助电子媒介对客家民间歌谣进行多方位、多视角的传承和发展,可以使其传承内容更加丰富,感觉更加直观,依据更加可靠,传承的效率和质量都将产生新的飞跃。借助电子媒介进行客家民间歌谣的传播,应尊重客家民间歌谣浓郁的地方特色及本土文化价值,重视客家民间歌谣的精神内涵和品味,确保客家民间歌谣在数字化保护的同时保留民间歌谣的原真性。  相似文献   

5.
传承是一个动态的教育过程。本地区人民在传承其特有的民间科技过程中,只有在个体满足方面实现科学技术对日常生产生活的辅助作用、在社会满足方面吸收文化交融的成果并与时代的发展共同进步、在环境满足方面因地制宜及合理开发,才能实现传与承的结合,才有可能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用创新的意识激活民间科技的生命力。要真正实现对民间科技的保护和传承,必须努力培养民族成员对民族文化的崇敬和归属意识。  相似文献   

6.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人民(主要是劳动人民)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规范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语言及心理等,并由此模塑着人们的文化人格。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民俗氛围之中,如同鱼生活在水中一样。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因而,它不可避免地烙印着民俗的痕迹。把握文章中的民俗事象,对实现教学目的,特别是加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有着积极的作  相似文献   

7.
《苗族理辞》是以民族古歌形式表达的民间规约,是苗族地域文化发展的产物和表征。《苗族理辞》以史诗的庄严风格、宏大规模等艺术特性呈现了苗族民间规约的文化内涵。《苗族理辞》在苗族社会生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既是苗族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又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控制功能,人们根据"古理古法"维持一个有序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基础。传统家风家训、村规民约作为一笔重要的财富,对于维系社会秩序,实现社会整合,发挥着重要的功能。需要重视民间地方文献中包含的宗教、民间信仰、社会生活等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祖先与民间神灵祭拜融合,形成家族传承,进而将民间信仰的神圣维度与民众日常生活世界的世俗维度进行关联,并弥散在个体与家庭、邻里、社区、国家、天下百姓的系统关系结构中,实现社会规范和文化教化,维系和再生产了传统社会秩序,安顿了地方民众的精神心灵秩序。  相似文献   

9.
民间美术在标志设计中的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涵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素质,反映着质朴的审美观念,它从基础性文化特征、设计思想、丰富寓意、纯真风格等诸多方面,丰富了标志设计的艺术语言和思想内涵。本文从标志设计传承民间美术的必要性。民间美术的“形”、“意”、“势”在标志设计中的传承,民间美术在标志应用中的作用及发展方向等方面,阐述了民间美术在标志设计中的传承。  相似文献   

10.
哈萨克阿依特斯是一种智慧和语言的竞技,这种竞技是哈萨克民间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单纯的艺术表演。阿依特斯是和哈萨克民间传统、哈萨克民俗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哈萨克民间普遍的语言心理和传统的民俗生活共同构筑了阿依特斯的传承空间。只有保护阿依特斯赖以传承的空间,保护阿依特斯具体的哈萨克语境,保护阿依特斯的民俗文化土壤,在民间传承当中,阿依特斯才能得到真正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民俗是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具有世代相习的传承性事象。本文概述了民国初年绥远地区汉族的民俗事象及其变革。民国初年绥远地区汉族的民俗具有如下特点:其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极度贫乏.其二,民俗事象呈现出在传承中的发展及发展的不平衡性。其三,鲜明的移民社会特征.辛亥革命对绥远地区民俗的影响是缓慢的、渐近的,这是辛亥革命局限性的反映,同时,民俗自身的发展规律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衡阳民间音乐以它独有的特色,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伴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而传承和不断发展着,并强烈而深刻地反映着人们的心声.民间音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传统文化与社会教化功能更为我们研究历史文化、社会变迁、人文思想及道德规范等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参考资料.尤其是在推进“四化两型”社会建设中,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民间音乐艺术更是可以发挥出其独有的宣传、教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化的含义很广,它是人和环境互动而产生的精神、物质成果的总和。这个总和中可以包括生活方式、价值观、知识、技术成果以及一切经过人的改造和理解而别具人文特色的物质对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作为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渗透英语文化知识对高中英语教学起着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外语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上任何民族的语言都承载着本民族的心理意识和思维习惯,记载着本民族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延续不断的思想意识表现。民族语言既能反映本民族的发展历史,又能规范本民族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知方式和对现象的解释方法。本文从外语教育的视角,论述外语教育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展示外语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一、进行文化教育的目的1.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  相似文献   

16.
彝族是支系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在灿烂的民族文化中,彝族歌谣颇具特色,彝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作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民间歌谣是一种语言,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语言与文化之间具有天然的一致性,从歌谣语言的各个层面可以窥见各种文化特质。本文选取了云南禄劝、武定境内广为流传的彝族纳苏支系的民间歌谣为语言文化的研究对象,试从彝族民间歌谣的形式、语言特质等方面来探析彝族歌谣的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17.
民间神信仰是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聊斋志异》从民俗的角度对城隍神、伏魔大帝、花神、文运神等民间神信仰进行了描写,反映了作者进步的思想观念。民间神信仰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传承文化,始终在变迁中适应着人们的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8.
重点从布朗族的历史源流、语言与文学、所有制形态与社会发展、民间音乐艺术、婚姻家庭、民间信仰、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等方面梳理了近10年来布朗族研究的新动向。在总结研究呈现新特点的基础上,理性思考了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旨在为学界提供一个"人口较少民族"较为全面的学术动态。  相似文献   

19.
民间歌谣存在于土家族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是土家族宝贵民族文化的代表。土家族民间歌谣的研究,是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民间歌谣搜集整理工作而展开的,学者就土家族民间歌谣从音乐、文艺学、民俗文化、社会功能、传承与保护等多角度进行了讨论。以往的研究成果以文学为中心的研究方式占据主要地位,未来的研究应更多关注民间歌谣在当下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关于它对民众生活文化和地方社会带来的价值探讨。  相似文献   

20.
民族文化传承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民间美术教育则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讨论民间美术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民间美术在学校艺术教育中的构想,总结出民间美术教育在艺术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一方面丰富了课堂艺术教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另外还是对甘肃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