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捐款     
幼儿园要去儿童福利院慰问演出并让小朋友自愿捐款。有的小朋友准备捐5元,有的小朋友准备捐10元。强强的妈妈对老师说:“强强说捐的钱越多就越有爱心,所以他捐的钱要最多。”结果准备了50元钱。老师能收这50元钱吗?如果你是老师,你会如何处理这件事呢?  相似文献   

2.
老师经常对同学们讲:你们要日行一善啊。什么是日行一善呢?就是每天做一件好事。贝蒂最喜欢为海登嬷嬷慈善会收集善款。什么是善款呢?就是用来帮助别人的钱。捐善款的都是些很可爱的人,有时是一对快乐的恋人,他们在捐了钱以后会"笃"的一下,互相接个吻;有时  相似文献   

3.
爱心     
上五年级时,王老师让我们捐款帮助一个得了白血病的姐姐,她比我们高一年级。听了这个消息,大家纷纷议论起来。我说“:说白了,也就是拿钱,具体干什么,还没人知道呢!”苗帅说“:能不能不捐?我还要去买鞋呢!”我们这两排的同学都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第二天,该捐款了,我拿着1元钱交给了王老师,当老师看到我捐1元钱时,先是吃了一惊,然后用不相信的眼光看了看我。当时,班里的同学都不约而同地看着我,而我却微微一笑。我们那十几个人都捐了1元,我们庆幸自己没有进入这个套钱的“圈套”。一会儿,轮到了王丹宁。“王丹宁,100元!”老师向她投去了赞许…  相似文献   

4.
我想起这样一件事。当我到艾森豪威尔处进行访问时,他有一回对我说:“我想问您,赫鲁晓夫先生。现在我有时会产生这样一些困难。军人们来找我,说:‘采取这种措施。我们需要几十亿美元’。而我看着他们说:‘没有钱’。在这种情况下您能回答什么呢?我的一些将军对我施加压力说:‘总统先生,如果您不给我们钱,我们没有这种武器,那我们要预告您,苏联已经在研究这个问题或者一般地说,它来得及作到这一点(他们说什么的都有),因此我们的武装力量要向苏联的武装力量做出让步’”。我问他:“您后来怎样回答的呢?”“给他  相似文献   

5.
采访赌徒     
本刊小记者曾小慧报道赌博是犯法的事情,但我发现赌博的人日益增多,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星期六,为了满足好奇心,我钻到一些赌博的人群里,开始进行采访。首先采访的是一位年轻阿姨:“阿姨,今天运气不错吧?”阿姨说:“赢了三百五,输了二百四。”“你的孩子会不会因为你赌博而学习成绩下降?他会不会也想跟着你一起赌呢?”“赌就赌呗,反正他也不是学习的料,还不如帮我多赢一些钱呢。”她回答。我看到周围其他人也注意到了我,就向他们发问:“你们这样赌博有什么好处呢?”他们回答:“说不出什么好处,就是赌习惯了,想不赌都没办法。”“怎么,赌博…  相似文献   

6.
那天,刘博文同学在下第一节时匆匆找到我说:“老师,我的钱丢了!”我连忙问:“多少钱?什么时间丢的?”他有些不确定地说:“可能是中午大扫除的时候丢的,110元钱。”我心想,这时丢的钱一定难找。我分别找来当时一起大扫除的学生了解情况,想从他们那儿找到一点线索,然而失败了。我又向刘博文询问:“这么多钱,你打算干什么用呢?”“是妈妈出差,留给我几天的饭钱。”望着孩子着急的目光,我连忙说:“博文,老师先给你拿110元钱,无论找到  相似文献   

7.
我的压岁钱     
大年夜,妈妈掏出两张崭新的一元钱,给我和哥哥当压岁钱。妈妈说:“今年赚得少,只能少给点,等以后有钱了再补好吗?”我忙说:“妈,我们怎么会嫌少呢?”“对啊,有的人还没有呢!”哥哥说。  相似文献   

8.
一个学生去请教他的老师:“什么叫做诡辩?”老师想了一会儿,说:“有两个人到我这里做客,一个很爱干净,一个很脏。我请他们洗澡,你想他们谁会洗澡呢?”  相似文献   

9.
几个学生向我汇报:“老师,今天小冰带来一只皮夹,本来里面有110元钱,他用掉了5元买吃的,现在还有105元,他还说要在放学时请客呢!”我一下愣住了,凭直觉,我就觉得这钱来路不对!小冰是一个外地打工者的孩子,妈妈离家出走了,父亲一人在工地,他就像一只可怜的小鸟寄住在姑妈家里,条件挺艰难的,有谁会给他钱呢?我把小冰找来了,他倒也爽快:“老师……我,我的钱是爸爸给的!我去他工地了……”“是吗?你爸可真大方!他给你这么多钱干什么呢?告诉我电话号码,让我来打个电话问问吧!”我不紧不慢地说。“我,我忘记号码了!”小冰一脸的着急。“哦,不急,号…  相似文献   

10.
舅舅这几年搞个体经营,赚了好多钱。这不,我去外婆家时,他们正在讨论如何理财呢。外公笑呵呵地说:“当然是把钱存到银行里去,存起来既支援国家建设,又能拿利息,岂不是两全其美吗?”外婆接过话茬:“对呀,这钱存起来用处大着呢,你儿子长大了也不用愁了。”舅舅说:“不行不行。等我儿子长大了,这钱早贬值了。”舅妈想了想说:“不如多进点新货,扩大经营。”舅舅却说:“进货也用不了这么多钱。”听着他们的争论,我忍不住插嘴说:“舅舅,你不如拿这钱炒股票吧。”“什么,你让我投机倒把?”舅舅冲着我叫起来。  相似文献   

11.
什么叫诡辨     
有个学生请教他的哲学老师:“老师,究竟什么叫诡辩呢?”老师想了想,说:“有两个人到我这里来做客,一个爱干净,一个很脏。我请他们洗澡,你想这两个人谁会洗呢?”“当然是那个脏人。”学生脱口而出。老师摇摇头说:“不对,是干净人,因为他养成了洗澡的习惯;脏人却认为没什么好洗的  相似文献   

12.
富翁和渔夫     
一个富翁见到一个渔夫在海边垂钓,就关切地说:“你这样怎能赚到大钱?如果我是你,就会想办法买一艘渔船,这样会捕到更多鱼,赚更多钱。”“然后呢?”“然后我会把赚到的钱再去投资。”“然后呢?”渔夫继续问。“比如开工厂。然后我再去投资,赚更多的钱,我就可以成为更大的富翁。”“你有那么多钱以后干什么?”“然后我可以到夏威夷海滩度假,享受悠闲的生活啦!”“那么,你看我现在不正在享受这样的生活吗?”选自《执著的手》富翁和渔夫  相似文献   

13.
童真童趣     
妈妈对孩子说:“去看看你房间的灯关了没有。”不一会儿,孩子抱怨道:“妈妈,房间里太黑了,我看不见!”费劲一位小朋友站在写生的画家背后看了很长时间,突然问道“:叔叔,你是不是很穷?这样多费劲啊,干嘛不买台照相机呢?”不要紧孩子满头大汗地跑回家“:妈妈,这钱给您。”妈妈疑惑地问:“难道你寄信没贴邮票?”“不要紧的,我趁邮局的人不注意,偷偷把信投进邮筒里了。”跟着跑在观看田径比赛时,孩子问:“爸爸,这些人为什么拼命地跑呢?”爸爸说:“他们在赛跑,第一名有奖。”“第一名有奖,那其余没有奖的为什么也跟着跑呢?”老鼠生病了孩子指着地…  相似文献   

14.
我的爸爸是个“坏”爸爸,他就喜欢和我作对,也常常给我惊喜。记得我上二年级时,老师让给贫困地区的小朋友捐书。我把捐书的事告诉了爸爸。他问我:“你准备捐多少?”“我才不捐呢,那些都是我最喜欢的。”我自言自语地说。爸爸神不知鬼不觉的把两  相似文献   

15.
什么叫诡辩     
有个学生请教他的哲学老师:“老师,究竟什么叫诡辩呢?”老师想了想,说:“有两个人到我这里来做客,一个爱干净,一个很脏。我请他们洗澡,你想这两个人谁会洗呢?”“当然是那个脏人。”学生脱口而出。老师摇摇头说:“不对,是干净人,因为他养成了洗澡的习惯;脏人却认为没什么好洗的。再想想看,是谁洗澡了呢?”学生改口说:“干净人。”“不对,是脏人,因为他需要洗澡。”老师反驳道。然后他再问:“如此看来,又是谁洗澡了呢?”“脏人!”学生只好又改回开始的答案。【米子评点:当我们被诡辩弄得无所适从的时候,为什么只会被动地跟着他人的思维去想问…  相似文献   

16.
语丝     
哲学家来到集市上。屠夫问:“你会杀猪吗?”哲学家回答:“不会。”铁匠问:“你会打铁吗?”哲学家答:“不会。”商人问:“你会经商吗?”哲学家说:“不会。”他们又问:“那你会什么?”“我会思想。”众人大笑:“思想值多少钱一斤?”哲学家说:“我不能做你们所能做的事,但能思考你们所不能思考的问题。”说完他便开始思考,众则无语。  相似文献   

17.
捐款人是谁     
《高中生》2008,(16)
某校抗洪抢险献爱心捐助小组收到一大笔没有署名的捐款,经过多方查找,最终确定是赵某、钱某、孙某和李某中的某个人捐的。经询问,赵某说:"不是我捐的。"钱某说:"是李某捐的。"孙某说:"是钱某捐的。"李某说:"我肯定没有捐。"最后经过详细调查证实,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  相似文献   

18.
徐弥坚:今天,我和外婆去逛街,迎面走来了两个推着自行车的青年。其中一个问道:“请问新华路怎样去?”外婆摇摇头,然后拉着我快步地离开。我不解地问:“外婆,你明明知道,为啥不回答他呢?”外婆严肃地说:“你以后遇到问路的人不要理睬他,摇摇头就走开。现在科技很发达,他们身上有迷魂药之类的东西,你跟他说上一句话,就会被他指挥。我们隔壁的那个阿姨就是这样糊里糊涂地带那些问路人回家,然后拿存折到银行取钱,把取出来的钱全部给那些问路人。等她清醒以后,那些问路人早已逃跑了。哼,他们刚才谁也不问,就问我们,肯定是以为老人家的钱容易骗。…  相似文献   

19.
一天,我问班上学生郭同明为何不交练字本来,他象受了委屈似地说:“前天,我妈卖了柴交给我两角线买练习本子,我不慎把钱掉了。”听了他的话,我趁机教育他要懂得妈妈的钱是劳动得来的,要珍惜劳动果实,认真读书,做毛主席的好学生。随即,我又问他:“要是有人捡到了,把两角钱交还你,你会怎样呢?”他惊喜地说:“我一定  相似文献   

20.
两份爱心     
早上,太阳公公笑眯眯地把阳光洒向大地。我拿着10元钱高高兴兴地上学去了。可能你会问:拿钱干啥?捐款呗!我来到教室里,只见讲台前围满了同学。“我捐10元。”“我捐20元。”……同学们纷纷为董孝娜同学捐款。只见张建明把手里的一把钱交给老师,老师数了数说:“75元5角。”同学们听了,个个嘴巴张得大大的,眼睛睁得圆圆的。建明家仅靠父亲一人的工资维持生活,并不富裕,竟捐这么多!原来,自从学校大队部发出为身患尿毒症的董孝娜同学捐款的倡议后,建明就利用休息时间去拾废品。双休日,垃圾桶前准会出现他的身影。一天中午,他妈妈下班回来,看见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