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一选择题 1.将厚度为0.1毫米的一张纸对折,再对折,这样对折4次后,这张纸厚( )毫米. A.0.4 B.0.8 C.1.6 D.0.32  相似文献   

2.
问与答     
《科学课》2004,(3)
问:为什么一般情况下你无法把一张纸对折超过7次?答:在纸的宽度不及其厚度的2倍时,从物理角度就无法再将它对折。你可以用一张报纸试一试。每次对折后纸的厚度就增加一倍,而宽度则减少一半。对折了7次之后,厚度是原来的128倍,而宽度则是原来的1/128,这样就超过了可对折的极限。但假如你的纸足够大足够薄的话,那么它就可以无限地对折。加州一位老师曾让他的学生尝试将一张纸对折12次。一个名叫布丽特妮的学生创造了一个方程式,能计算出一张特定厚度的纸要对折特定次数最少所需的大小。她算出她需要一张1000米长、0.07毫米厚的纸,即描图纸的厚…  相似文献   

3.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奇妙的数学题 ,看似简单 ,实际上是意想不到的问题。现列举几例以启发同学们的思维。1、折纸问题例 1 一张数学试卷纸厚约为 0 .0 9毫米 ,如果把它对折2 8次 ,那么此时的厚度有多少米 ?它与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比较 ,谁高 ?一般人可能从想象上回答 :“大约有数米或数十米 ,并且肯定珠穆朗玛峰的海拔要高。”然而这个回答却错了 ,我们不妨来算一算就知道了 :一张纸对折一次有 2张纸厚 ,即 2× 0 .0 9毫米 ;对折 2次有 4张纸厚 ,即 2 2 × 0 .0 9毫米 ;对折 3次有 8张纸厚 ,即 2 3 × 0 .0 9毫米 ;对折 4次有 1 6…  相似文献   

4.
折纸     
1.数学课上,李老师给每名同学发了一张厚度为0.01毫米的长方形纸。 2.李老师让同学们把这张纸对折,再对折、再对折……一共对折30次,然后测量折成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刘福利 《河北教育》2003,(10):41-41
一、数学的奇妙在生活中,我们偶尔会遇到一些事情,想像它的结果应该是什么样,但经过计算、推理,却发现它的结果是非常奇妙的。比如一张纸厚0.1毫米,假如把它对折30次,它的厚度会是多少呢?乍一想,觉得只对折有限的30次,可能不会太厚吧!让我们实际来算一下,一张纸对折1次,有2张  相似文献   

6.
给你一张足够大的纸,你所要做的是对折,不停地对折。我的问题是,当你把这张纸对折了51次,所达到的厚度是多少?一台冰箱那么厚或者两层楼那么厚,这大概是你所能想到的最大值了吧?事实上,通过计算机的模拟,这个厚度接近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7.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数学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本人做了以下探讨:一、巧妙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就是要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产生学习的欲望.比如在讲“利用对数进行计算”这节课时,可提出如下问题:“一张纸的厚度若为0.083毫米,对折3次,其厚度是0.083×23=0.66毫米,还不到1毫米,若对折30次,其厚度是多少呢?”(学生纷纷议论)教师告诉同学们,其厚度比10座珠穆朗玛峰迭起来还要高.(学生惊讶)如何计算呢?这正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利用对数进行计算”.这时同学们的情绪高涨,活跃生动的教学氛围已经形成,再适时引入…  相似文献   

8.
给你一张足够大的纸,你所要做的是重复这样的动作:对折,不停她对折。我的问题就是,当你把这张纸对折了51次的时候,所达到的厚度是多少?冰箱那么厚或者两层楼那么厚,这大概是你所能想到的最大值了吧?通过计算机的模拟,这个厚度接近于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9.
《招生考试通讯》2010,(12):41-41
给你一张足够大的纸,你所要做的是重复这样的动作,对折,不停地对折。当你把这张纸对折51次的时候,所达到的厚度有多少?  相似文献   

10.
在引入对数概念时,我举了这样的例子:把一张厚度为0.2mm的足够大的白纸对折,问对折多少次后,纸的厚度能达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8米? 有的学生说:我看什么时候也折不成那么高!是这样吗?我引导学生分析列式:  相似文献   

11.
生命的高度     
如果给你一张足够大的纸,你所要做的只是重复这样简单的动作:对折,不停地对折。那么,当你把这张纸对折51次之后,所达到的高度是多少呢?一台冰箱或两层楼那么高,这大概是你能想到的最大高度吧!其实,通过计算机模拟,一张足够大的纸对折51次的高度接近于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2.
从一个问题开始——给你一张足够大的纸,你所要做的是重复这样的动作:对折,不停地对折。我的问题就是,当你把这张纸对折了51次的时候,所达到的厚度有多少?一个冰箱那么厚或者两层楼那么厚,甚至珠穆朗玛的高度,这大概是你所能想到的最大值了吧?通过计算机的模拟,这个厚度接近于地球到太阳之间的  相似文献   

13.
上期问题答案普通书籍用纸,一张纸的厚度通常不到0.1毫米。这么薄的纸,其厚度确实无法用尺子直接度量。不能直接度量的东西,我们可以想办法间接度量嘛。一张纸的厚度虽然不到0.1毫米,但是几百张纸的厚度加在一起就有几十毫米了,不就可以用尺子直接度量了吗?随便找一本厚一点的书,肯定会有好几百页,你就可以用尺子量一量这几百张纸有多厚了。当然,要知道一张纸有多厚,测量之后还要做一个小数的除法。例如,一本489页的书,厚度是22毫米。按每两页一张纸计,也就是245(近似值)张纸共厚22毫米,所以,每张纸的厚度…  相似文献   

14.
折叠生命     
吴楠 《大中专文苑》2004,(11):22-23
从一个问题开始-- 给你一张足够大的纸,你所要做的是重复这样的动作:对折,不停地对折.我的问题是,当你把这张纸对折了51次的时候,所达到的厚度是多少?  相似文献   

15.
生命的高度     
如果给你一张足够大的纸,假使可以不停地对折,那么,当你把这张纸对折51次之后,所能达到的高度是多少呢?一台冰箱或者两层楼那么高,这大  相似文献   

16.
四、五、解决问题。用三张同样大的长方形纸,第一张对折;第二张横折后再竖折;第三张对折三次。这样折出的每一份大小各是原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数学第五册期末总复习@谢海虹  相似文献   

17.
教学片断出示题目。判断题: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它的41,有3种折法。()师:同学们,你在做这道题时是怎么想的?生1:我认为这道题是正确的。我用一张正方形纸折了折,确实只有3种折法。师:请把你的折法展示给大家看看。(生1用正方形纸演示)第一种折法:①对折②再对折③打开图第二种折法:①对折②再对折③打开图第三种折法:①对角折②再对角折③打开图生1:我试着折了好多遍,再也折不出第四种了。师:他折得精确熟练,讲得清楚明白。还有谁想说一说?生2:我认为这道题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在生1的三种折法之外,我还有一种折法。(用正方形纸演示。)①对…  相似文献   

18.
一张稿纸厚只有0.08毫米.把它对折,如果一直对折了50次.这叠纸的厚度有多少米?  相似文献   

19.
1.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达成有效的教学平台例如在讲解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时,笔者采取实例设疑导入法.先提出一个通俗而有趣的新问题摘要:用一张报纸(厚0.1毫米)对折30次,想一想,这叠纸大概有多厚?假如对折100次呢?在学生做出了种种估计后,教师提出其厚度远远超过珠  相似文献   

20.
普通书籍的用纸,一张纸的厚度通常还不到0.1毫米。这么薄的纸,其厚度根本无法用尺子直接度量。你知道有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