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郑金洪  郑俊娅 《寻根》2014,(6):137-139
胡姓溯源胡姓源出有三:一是出自妫氏:《元和姓纂》等史籍记载:虞舜妫氏后裔33世孙胡公满,封于陈(在今河南淮阳)建立陈国,胡公满子二,长申公以父满公谥号姓胡,次日公以国号姓陈,胡陈同祖同宗。二是出自姬、归姓。《通志·氏族略》载:周朝有一支姬姓人建立胡国(在今河南郾城),又有一支归姓建胡国(在今安徽阜阳),春秋末期,这两个胡国先后被楚国所灭,其国君的子孙及国人都以胡为姓,世代相沿。  相似文献   

2.
周肖谦 《寻根》2015,(2):135-140
家世吾族先世为河南汝南人,周代舍公之后裔,以后辗转迁移于安徽婺源,历代世系,均可考证。元末,贞四公又由婺源迁居河南省商城县南乡之牛氏畈(现属安徽金寨县),是为商城一世祖。务农为业,家道小康。六世祖洋公、泽公(号古石)兄弟二人,泽公孝友天生,以童稚之年,代兄被人诬陷  相似文献   

3.
李静 《寻根》2022,(6):121-124
<正>张树声祖系溯源《合肥张靖达公墓志铭》曰:“公讳树声,字振轩,其先世祖有讳鳌公者,明时自江西饶州府迁居庐州,遂世为合肥人,七传至公之曾祖,讳世科,国学生,生公之祖讳杰,杰生公之父,府学生,讳荫谷,三代皆以公贵。”是谓合肥张氏始迁祖为张鳌,明末自江西饶州(今江西省鄱阳县)迁徙至安徽合肥南乡。  相似文献   

4.
正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共祖,从《史记》以来为历代帝王所追溯,其追溯的方式即世系的附会。其追溯的本源起自先秦,从原始口传文献开始,到西周奠世系所产生的制度文献,再到战国以来的整合文献,黄帝从一族、一姓之祖变成诸族、诸姓的共祖,就在于这几个阶段内世系文献的渐次附会。一、黄帝与原始世系文献原始世系文献主要是指保存于《山海经》中的世系材料。有关黄帝一系及其特点如下所示:其一,血缘的交叉与世系的单线传承。早期部分部族之间虽然存在血缘上的联  相似文献   

5.
馬祖道一及其門下所創建的“洪州宗”是中唐大曆、貞元、元和間最重要的南宗禪門派,馬祖一系的禪思想是慧能、神會之後最重要的南宗禪思想,馬祖禪在中唐取代荷澤禪成為南宗禪的主流,是禪思想史上的大變局,至此,中國禪才徹底擺脫了印度禪的籠罩,奠定了中國禪“自然適意”的基調,可是,歷來研究者對此都没有足够的認識。本文上篇《中唐南宗禪史實考辯》以大量资料對馬祖、石頭兩系的關係、馬祖門下衆弟子的禪史意義與地位、马祖禪與荷澤禪在中唐的矛盾等問题進行了考證,指出石頭一系在中唐前期並未開宗立派而是與馬祖一系共屬一派,後世燈錄所謂“兩系五家”之說多系宗派門户自尋祖系的偽造,馬祖門下以智藏、懷暉、惟寬最為重要,後世燈錄以百丈懷海為首只是由於他們弟子後世大盛而造的自尊門户之说,中唐前期北宗、牛頭、荷澤、洪州雖四支鼎立,但南宗正脈只有荷澤、洪州兩家,而荷澤、洪州兩家則在互相排斥中一衰一盛,終由洪州一系充當了曹溪正宗。本文下篇《從即心即佛到非心非佛》則从禪思想史角度考察了慧能、神會以來南宗禪思想的變遷,指出“即心即佛”這一簡約化的命题是南宗禪共有的思想命题,它關涉到禪宗佛性論、修習途徑、終極境界各方面,但是由於慧能、神會時代《楞伽》思想與《般若》思想的(扌羼)雜,“即心即佛”的内在理路存在着重大闕失,直到馬祖道一及其門下,才以般若之“空”與老莊之“無”為基礎克服了它的缺陷,而“即心即佛”的命题也隨之讓位於“非心非佛”,禪思想史因而發生了巨大變化,這一變化在中唐乃至整個文化史上都有重要的影響。  相似文献   

6.
加小双 《寻根》2014,(1):19-25
“寻根问祖”网站概述 1.Ancestry.com概况“寻根问祖”网站即通过整合和挖掘家谱档案来帮助公众发现其家族历史,向公众提供“寻根问祖”服务的网站,公众可以通过这类网站来完善家族历史,构建“家族树”(familytree),并通过社交媒体把家族历史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7.
王甫松 《寻根》2022,(1):76-81
北宋睢阳王氏,即以礼部侍郎、"睢阳五老"之一王涣,翰林学士、学者王洙,参知政事、目录学家王尧臣,藏书家王钦臣等为代表,长期活跃在北宋政治、文化等多领域的世家大族,因居住在砀山、虞城、宋城等地(古称睢阳),而自称睢阳王氏.但在这样一个文化世家的家族记载中,对于其始迁祖只有官职没有名讳,本文即对睢阳王氏始迁祖名讳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8.
李氏宗祠     
福建上杭李氏大宗祠又称“惇叙堂”,庞大壮观,气势非凡,在闽、粤、赣极为罕见,是李氏后裔为纪念其始祖李火德公而建的宗祠。迄今火德公后裔已分布福建、广东、台湾,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和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9.
《寻根》2017,(2)
正思道公——邹氏钱塘支始祖思道公是钱塘支始祖。清光绪甲午(1894年)科乡试(江南)考生邹凤标的朱卷有详尽的家世记载,追及始祖和先世,从台北成文出版社1992年版《清代朱卷集成》卷一九四"邹凤标"条可查到:始祖实,字诚明,先世本由山东邹县人,自七世祖讳思道,唐开元为杭州刺史,遂家焉,是为钱塘支。  相似文献   

10.
<正>对于周代以礼治国的主要思想内涵,《诗经·大雅·卷阿》道破其中奥秘:"有孝有德。"即周礼是从祖孝先王,发展出礼制亲亲尊尊的等级建构,天子、诸侯、大夫等各个阶层等级分明;又从敬天有德保民,为这种等级建构提供了一种正当性的根据,所谓"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左传》僖公五年)。这样的理论构建,其目的正是为当时的西周统治服务。然而,周人"有孝有德"礼治思想指导下的政治实践,到春秋时期却面临着两重困境:第一,  相似文献   

11.
李零 《中国文化》2014,(1):57-79
中国经典,天文祖《尧典》,地理宗《禹贡》,《易传》道阴阳,《洪范》序五行,对中国思想影响至深。它们除《易传》附於《易经》,皆在《尚书》中,《禹贡》居其一。中国古代天下观,最初的表述就是《禹贡》九州。  相似文献   

12.
裴恒涛 《寻根》2015,(1):21-26
元邈墓志是唐代归葬东都洛阳邙山的一方墓志,反映了鲜卑入居内地较早的元邈家族文化认同的心路历程,本文结合相关研究成果,从元邈墓志内容的分析入手,探讨唐代鲜卑后裔元邈家族的文化认同之路。墓志录文唐故扬州高邮县河南元君(邈)墓志铭并序曰:君讳邈,后魏兴圣皇帝之嫡裔。代习轩冕,家传礼乐。曾祖曾,皇洺州曲县令。祖铦,河南府王屋县令。父宗简,皇京兆少尹。擢进士第,文称居其最,诗句精丽,传  相似文献   

13.
姚志远 《寻根》2021,(2):130-132
一 据《绩溪仙石周氏宗谱》(以下简称《宗谱》)记载,绩溪周氏的始祖为唐歙州刺史周垚,其先世由庐江迁于饶州鄱阳.唐僖宗中和年间,周垚为躲避战乱迁居绩溪虎头山,是为一世祖,遂名始迁地曰周坑.周垚生三子,曰固、国、囦,周固迁小路口,周国仍居周坑,周囦迁东北乡之竹里,始分三支.  相似文献   

14.
"跳哑巴神"(彝语热闷巴)是南涧县公廊镇盖瓦洒村的彝族人的一种独特的面具舞蹈.是以驱鬼疫、祈吉祥为特征的请神敬祖活动;是古朴粗犷、驱灾去邪、娱人娱神的民俗事象,具有浓郁的原始特点和民族特色,是一种异常古老的祭祀舞蹈,引起了有关专家学者的注意,是南涧民间艺术中的又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5.
西王母与西膜王家v道教神仙中缺不了西王母,因为她是女仙之祖,"九灵太妙龟山金母"。她所住的昆仑山是神仙的始源地,又是"黄帝"所居。山原神仙出自昆仑,海上神山亦被昆仑之名。在编述此题时深感识见浅薄,资料未能精纯。仅勉辑诸目于次:一、西王母之邦乃部族国名...  相似文献   

16.
江南明清建築中門窗格子藝術,有着獨樹一幟的内涵,顯示了中國藝術精神。 人類築巢而居,旣需安全,又要采光,這是門窗格子初始要求。河姆渡文化杆欄式建築已有了柵欄應用,宋《營造法式》對門窗格子有詳細的规定形式。江南古建築能證明是明代以前的原迹木質門窗格子尚未發現,明清建築留下的很多門窗格子是  相似文献   

17.
河洛文化与河洛文化圈朱绍侯谈到河洛文化,必然要涉及河洛区域的问题。经过最近几年的研究,学术界对河洛区域的范围,几乎取得了一致的共识。即指以洛阳为中心,西至潼关、华阴,东至荣阳、郑州,南至汝颖,北跨黄河而至晋南、济源一带地区。作为河洛区域,上述意见无疑...  相似文献   

18.
陈元 《寻根》2023,(2):119-124
<正>一近日,笔者见到岳麓书社2008年出版的《楚南苗志·湘西土司辑略》一书中摘录的南宋朝奉大夫彭忠念的一段谱述,其言:太尉,因欧公怀隙,故不入《五代史》。太尉兄弟居永丰沙溪,于五季之衰,而富贵独盛焉。时欧公之祖,为其门下士,遭彼祖母之丧,家贫不能葬,太尉怜之,  相似文献   

19.
正《荆轲刺秦王》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这段文字就是著名的"荆轲刺秦王"故事中"易水诀别"一节。其中"既祖,取道"的"既祖"一词,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熟知的问题,不一定确知或深知,这里特提出来加以讨论。一、"既祖"之"祖"先说"既祖"之"祖"。  相似文献   

20.
苍山的表情     
艾德勋 《大理文化》2010,(12):44-45
苍山的表情,神异莫测,变幻无穷。己丑年腊月初五,我把家稳妥地安顿在龙山脚下一个小区一栋楼房的三楼,客厅的落地玻璃窗恰好正对着苍山,从此与苍山东西相望,相对而居。我是一个不爱读书却喜欢寄情山水的人,在家时常冲一杯绿茶,偶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