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王顺 《历史档案》2023,(1):123-132
<正>明代浙江按察使是“首省”浙江的司法长官与监察长官,迄今对这一群体任职人数统计尚有参差。记载明代浙江按察使人员名单的资料主要有(康熙)《浙江通志》卷22《职官》(以下简称《职官表》),以及张德信《明代职官年表》第四册《提刑按察使年表》(以下简称《年表》)。前者收录158人,((1))后者则载143人。本文即以《年表》与《职官表》互勘,试重新审订明代浙江按察使这一重要职官群体,冀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佐。  相似文献   

2.
最近听一位学者讲了这样一件事情: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马采先生与他人合著一部《世界哲学史年表》,交给一家出版社出版。由于有关人员不懂“年表”体例,擅自修改原稿,在未征求著者意见的情况下贸然付印,以致在年号问题上造成了一系列无可挽回的差错;该书原稿中还有色诺芬尼(古希腊哲学家)和色诺芬(古希腊历史学家)两个人名,被误改为色诺芬尼一人,也造成了常识性的错误。为此,老教授寝食不安,亲自撰写了一篇勘误性质的文字,打算发表。  相似文献   

3.
《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编)收集大量光绪、宣统两朝有关川滇边务的奏折和往来电文。编者为每条档案史料拟出了标题。该书收录了岑春煊关于统筹西北全局的一封奏折,编者拟名为“两广总督岑春煊统筹西北全局酌拟变通办法折”,所落日期为光绪三十三年四月初二日。然查《清代职官年表》之“部院大臣年表”,岑春煊当年三月廿日由四川总督改授邮传部尚书,四月十七日才再改两广总督。此折时间落款四月初二,拟名中称“两广总督岑春煊”则不确。应以“邮传部尚书岑春煊统筹西北全局酌拟变通办法折”作为标题为宜。关于《清末川滇…  相似文献   

4.
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以下简称<年表>),内容宏博,体例严谨,为清史研究者所广泛征引,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需要订补之处,因此近年来不少学者属文,致力于此,颇有建树,如:哈恩忠<<清代职官年表>勘误一则>[1],考订了吉林将军恒秀的革职时间.任恒俊<钱编<清代职官年表>咸同督抚年表校勘>[2]亦着力于勘补更正<年表>在时间记载上的错误.笔者认为,除了主要勘补是类错误或疏漏外,尚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工具书的发展史上,历史年表是源远流长的。从《史记》开始,就有了年表(世表月表等)。《汉书》继承这一体例。《后汉书》、《三国志》没有年表,受到读者的批评。对于“正史”中没有年表者,后人为之补撰。对于“正史”中有年表而内容不免错、漏者,后人为之校正、考订。千百年来,蔚为大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中华书局接连重印了《清季重要职官年表》、《清季新设职官年表》和《清代各地将军都统大臣等年表》三本工具书。我因工作关系,经常需要翻检这几本年表,对出版社注意到读者的需要,重印供应,很是感谢。书籍不断重印,是出版社的荣誉,证明他们的工作通过时间的考验,已为客观实践所肯定。但对这三本重印书,我又有点小小的意见,就是在重印的时候,没有作必要的加工,使第一次印本中的缺憾,原封保留在这次的重印本中。以《清季重要职官年表》为例:  相似文献   

7.
年表。图录类 (一)年表 (1)历表、纪年表中国历史纪年表万国鼎编万斯年等补仃1981年中华书局再版中国历史纪年表方诗铭编1980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中国历史年表河南省博物馆《中国历史年表》编样组编198。 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历代年号考李崇智编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中国历史大系表山西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组编1975 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历史年代简表文物出版社编样1973年文物出版社出版中国历史简表辽宁大学历史系《中国历史简表》编写组编 1975年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历史纪年荣孟源编1958年三联书店出版中国近代史历表荣…  相似文献   

8.
卷十五《六国年表》魏文侯十七年(前408):"击(宋)[守]中山。""击"标人名线,"守"校改为"宋"。而集解云:"徐广曰:一云击宋中山。"既曰"一云",则知表中语非"击宋中山"。又卷四三《赵世家》云:"烈侯元年(前408),魏文侯伐中山,使太子击守之。"  相似文献   

9.
[乾隆]会昌县志三十四卷首一卷(清)戴体仁修吴湘皋等篡清乾隆十五年刻本按:卷数当无“首一卷”。是志有台湾成文影印本行世,其版心、目录、内容均无卷首之标识。纂者当录为:吴湘皋纂。是志纂修姓氏列吴湘皋为“纂修”,戴体仁《序》云:“修纂则原任江宁溧水知县吴湘皋。”版本项当录为:清乾隆十六年刻本。是志戴体仁等所作序均为乾隆十六年,记事亦止于乾隆十六年(见卷十七职官第10页)。[道光]会昌县志三十二卷(清)蒋启扬纂修清道光六年刻本按:卷数当另录有:首一卷附一卷。是志纂修人名页之版心有“卷首”字样,凡例也题有卷首;卷三十二之后附…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70年代以来,大陆和台湾均有其年表、年谱或传略问世,对人们研究其生平与业绩,提供许多翔实的材料,但也毋庸讳言,其中某些史实的记述,尚有可讨论之处。笔者仅就管见所及,就几个问题提出商榷,供专家们参考。一陶行知有无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专修科主任? 《陶行知全集》所附录之《陶行知年表》(以下简称“年表”)和《陶行知年谱稿》(以下简称“年谱”)都载:1918年,陶行知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务会议上,提出将“教授法”改为“教学法”,经激烈辩论后未获采纳,因而愤不接受教育专修科主任名义。至于后来情况,由于两书一字未  相似文献   

11.
《宋诗鉴赏辞典》全书以“论宋诗(代序)”为纲领,以二百五十三位诗人及其作品一千二百五十三首的鉴赏为主要内容,配有“诗人小传”、“诗人年表”、“宋诗书目”、“名句索引”等附录,洋洋一百八十九万言,纲举目张,点面结合,可说是一部知识丰富,赏析精详,具  相似文献   

12.
《日本书目志》与《西学书目表》成书先后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康有为编撰的《日本书目志》成书年代,各家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日本书目志》成书先于梁启超编撰的《西学书目表》。例如姚名达在《中国目录学史年表》中写着:“先绪二十一年(1895),康有为撰《日本书目志》,分门十五。光绪二十二年,(1896)梁启超撰《西书提要》及《西学书目表》”。姚先生还在《中国目录学史》“分类篇·新分类法创造之尝试”一节中说:“次年(指光绪二十一年)康有为撰《日本书目志》,遂首创新分类法,分(1)生理,(2)理学,(3)宗教,(4)图史,(5)政  相似文献   

13.
怎样查找年、月、日查找年、月、日和星期的问题主要是利用年表、历表. 1.什么是年表、历表? 年表是一种用以查考不同历法年代对照和编年史事的工具书.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单纯纪年的,亦叫纪元年表,一般是以表格形式把用不同纪年方法记载的年代对照列举,专门用来查考不同纪年之间的对照,如《中国历史纪年表》(方诗铭);二是既纪年  相似文献   

14.
清末陆心源(1834——1894)辑撰的《宋史翼》一书,为近代学者所推重,中华书局1991年12月有影印本出版。该书补辑了《宋史》列传的不足和阙漏颇多,为治宋代史者必读之书。但其中亦多疏误。今笔者针对该书的缺失,分类举例加以校正,聊供读者参考,并就正于方家。 (一) 失误。指人名、地名、职官名及史实、时间方面的错误,例见:  相似文献   

15.
曾礕光,字枢桓,一字枢元,号毓秀,谥号文诚,四川洪雅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官至贵州巡抚,光绪元年(1875年)卒于官,《清史稿》有传,惟传主仅列卒年,而无月日.另据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则将卒年列为光绪元年九月十四日(1875年10月12日).今考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有关档案,上述曾礕光卒年为是,但月日为非.  相似文献   

16.
《一代画圣黄慎研究》这部84万言巨著,是丘幼宣潜心研究20年撰成的,此书于2002年9月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同年11月在扬州举行的“扬州八怪艺术国际研讨会”上受到好评。 这部巨著有四大特色:一是“全”。全书结构宏大,包括(1)年谱,(2)评传,(3)考辨论文(18篇),(4)绘画过眼录(486幅),(5)书画目录表(1205  相似文献   

17.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一部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三百余万字,是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及其助手刘恕、刘攽、范祖禹等人用了十九年时间“研精极虑,穷竭所有”(《进资治通鉴表》)磨砺而成。《资治通鉴》(以下简称《通鉴》)  相似文献   

18.
由安俊、吴元丰、赵志强合著的《锡伯族简史》一书,已由新疆人民出版社用锡伯文(即在满文基础上稍加改变而成的文字)出版发行。 全书约二十余万字,共分九章二十七节,分别叙述了锡伯族的族源与族称,科尔沁蒙古管辖时期和科尔沁“献出”锡伯族的历史情况,迁移盛京、北京、伊犁、黑龙江和吉林的历史过程,锡伯族的经济生活、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锡伯族对祖国的历史贡献等内容。书末附有《清朝皇帝年表》、《伊犁将军年  相似文献   

19.
我国最早的地方志人名索引产生于何时?朱士嘉先生在其《宋元方志传记索引序》的注⑤中认为:“《吴县志列传人名索引》(1939年)是第一部方志人名索引。”这一说法为以后许多论著所引述或认可,如  相似文献   

20.
朱利 《档案管理》2003,(5):46-46
1不同姓氏的卡片排序先按人名专题卡片中人名姓氏音序排列卡片的顺序。具体是按照姓氏汉语拼音左边第一个字母在《汉语拼音方案·字母表》上的先后顺序排列,字母在前则姓氏也排在前。如果第一个字母相同,就比较第二个字母的前后顺序;第二个字母也相同就比较第三个字母,依次类推。如果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全同,则依据汉语拼音四声“阴平(-)、阳平(/)上升(v)、去声(、)”的顺序排列,直至姓氏排列完成。如“安(ān)”姓排在“毕(bì)”姓的前面,“诸(zhū)”姓排列在“竺(zhù)”姓前面。2同姓氏内人名的卡片排序即同一个姓氏内人名卡片的排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