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西方历史比较研究,特别是现代化进程研究是历史学领域的一个热点。为何西方能发展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东方则发展缓慢、停滞,原因何在?从西方对东方的残酷掠夺中我们得到这样的启示,即东西方社会发展问题除了各自的内因外,一具重要的外因就是四百余年来西方对东方残酷的殖民掠夺,使东方的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西方、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东方则被掠夺得贫穷落后,失去了应有的物质基础,而今还处于建立新世界的艰苦探索之中。  相似文献   

2.
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中提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扩张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东方从属于西方”这个概念。一、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概念理解东方是指亚洲国家,西方则指西欧的资本主义国家。东方从属于西方是指工业革命后,东  相似文献   

3.
爱德华.萨义德的《东方学》是后殖民主义研究的一部巨作。自《东方学》出版至今有诸多解读,笔者拟从萨义德对"东方学"理解,他本人对东方主义的看法和价值判断以及西方视野下的东方这三个层面,并结合葛兰西的马克思主义和福柯的话语理论来对《东方学》做深一步的解读。在思考西方人眼中"东方"的同时也进行东方自身的反省。  相似文献   

4.
中西文化之衍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从欧洲浪漫派文学的兴起看西方文学东方化;另一方面,从中国近代文学变革看东方文学西方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探讨东方与西方的艺术在表现方法上的根本差异:东方为延迟模仿,西方为写生模仿.作者认为,在原始时代,东方与西方的艺术有着相同的原点;造成东方与西方的艺术分道扬镳的原因在于东方与西方的不同文化基因.本文从东方与西方不同的社会结构、哲学认识论进程以及由此影响下的审美观念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最后指出,延迟模仿与写生模仿不能截然分开,这两种模仿方式在东方与西方的艺术中常常彼此渗透、相互交叉.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讨论西方美术对近代中国,尤其是现代美术的影响的同时,西方也在探讨东方艺术,尤其是中国的艺术对西方影响。有的西方学者称这种影响是,“东方文艺复兴”。“东方文艺复兴”最初由奎内特在1841年提出。他认为,如果说意大利文艺复兴标志着中世纪的结束,那么,东方文艺复兴则标志着新古典主义时期的终结。在17世纪,与柏拉图的理想主义相呼应,在东方文艺复兴中,东方的泛神论已经超越了古希腊和欧洲的文艺复兴。  相似文献   

7.
对近代开端以后东方资本主义发展晚于西方这一历史现象进行了理论思考,并从经济结构、政权力量、生产技术、思想意识等几个方面入手,论述了东方国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始终处于萌芽状态、社会发展速度缓慢的原因。有助于人们正确理解世界近、现代历史和东、西方关系,为东方国家加速自身的现代化进程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德彪西是西方音乐历史发展中不得不提的一位人物,在他的作品中融合了多种元素,其中以东方元素和印象主义最具代表。德彪西在创作中借鉴了文学、绘画的创作风格,将多种元素融合在自己的音乐中,展现出了独具特色的音乐面貌。本文以东方元素在西方情境下的展现为出发点,来探寻德彪西钢琴音乐创作中的体现。首先对东方元素出现在德彪西的音乐情境中对缘起进行了探索,清晰的看到了东方元素的来源。然后对音乐形态和音乐内容的表现进行分析,来探寻东方元素在作品中的具体表现。最后通过对东方元素和印象主义结合的品尝,来感受德彪西钢琴音乐的艺术色彩。  相似文献   

9.
在历史的特定时期来看,最少在20世纪来临之前,"西方"这一历史观点是有其地理范围的,就是西欧与中北欧。抛开特定的历史时空,想从地理和文化上去区分的话,东西方都只能是一个概念",东方"与"西方"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线。  相似文献   

10.
日本是唯一一个成功回应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的东方国家。二战后的短短几十年,日本从一个战败国成为世界经济巨人,更是令世人对其刮目相看。本文着重从日本民族和民族精神对一问题作一肤浅的论述。日本在其推进本民族进代化转型的过程中,提出了“东方道德,西方技艺”的口号,把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与西方工业文明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独具民族特色的近代化道路,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11.
人从哪里来? 很长一段时间,在东方和西方,都处在这样的环境下:人类是神的儿女。于是在欧洲处于黑暗、文化停滞不前的情况下,东方也处于长期的封建统治之下,被封建文化的枷锁束缚着。  相似文献   

12.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存在与发展都有其历史合理性,新世纪文化的发展不能简单地向东方寻求疗救,还是应该探寻由各种因素整合的具有新的历史合理性的文化模式来疗救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13.
东方美学和艺术是不同于西方美学和艺术的另一种美学体系和艺术形态。长期以来,我们以西方美学原理来阐释中国书法,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而以东方美学来观照中国书法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本文将中国书法置于东方美学的语境中,试图从中国书法的审美取向、书法的语言、书法创作、书法接受、书论的言说方式等入手,具体分析东方审美观和东方美学的象征性、强烈的主体性和情感性、直觉体验性、诗性的理论言说等特点在中国书法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戏剧《蝴蝶君》中伽里玛对东方女性的优越感及其带有东方主义的偏见的解读,以此为例进一步分析了西方对东方长期以来的傲慢及根深蒂固的偏见,揭示了东西方之间在对话中不对等的关系,旨在阐明东西方平等对话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西方科学发展的逻辑起点是古希腊数学。古希腊数学也是以研究数开始的,但由于古希腊文明的特质,推动古希腊数学从数的研究转到几何的研究,并由此建立了欧几里得几何公理系统,为其他数学问题和科学问题提供了模型和方法。但西方的代数是落后的。西方数学吸收了东方数学的代数成果并与几何结合起来,产生了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和莱布尼兹在解析几何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微积分,牛顿在微积分的基础上建立起了近代经典力学大厦。  相似文献   

16.
东方神秘文化在西方兴起在中国古代文明史辉煌的殿堂里,传统医学占据着不可忽视的位置。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是祖先留给子孙后代的珍贵遗产。然而在西方医学的狂飚中,传统医学被刮到了被人遗忘的角落。前些年,濒临后继无人的中医在有识之士的呐喊声中着实振兴了一...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源远流长的造型艺术发展中,绘画形成了以中国画为代表的东方绘画和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两大体系,两者各有自己的基本特征和历史传统,从而形成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与审美特点。  相似文献   

18.
爱德华.萨义德((Edward.W.Said,1935-2003)是当代享有世界声誉的文学和文化批评家,是西方的一座学术重镇。他被认为是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的开创者。他的代表作有《东方主义》、影响颇大。萨义德的理论思想有着强烈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批判色彩,其批判的锋芒直指西方的文化霸权和强权政治,其理论基石就是"东方主义"。本文试从东方主义的含义、意义以及局限性等方面来探析其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9.
《东方杂志》是商务印书馆创办最早、刊行最久的杂志之一。该刊自创刊之日起,一直致力于对西方世界的译介与传播,其对西方科技、社会、文学的介绍成绩显著。《东方杂志》积极地将当时的西方世界呈现在国人面前,增进了国人对西方各个领域的认知,具有“启导国民”的启蒙意义,对于清末民国时期的中国向现代社会方向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100年前泰戈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西方人有机会发现东方。20世纪后期以来,先后有十几位东方作家获奖,体现了西方人对东方的主动发现和对东方文化的不断接受。东方诺贝尔文学现象具有文化方面的象征意义,获奖的东方作家大多具有民族自信与文化自觉,在创作和演讲中突出自己的民族身份和东方文化元素。同时,东方诺贝尔文学现象是东方文化百年发展历程的缩影,也是东方文化复兴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