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当代的精神追求,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家风的作用,通过家风建设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加强对以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的探索,通过家风建设、宣传等方式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实现家风与当代精神的耦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从文化和民族精神对民族发展的历史作用入手,阐述了建设先进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大现实意义,概述了中华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提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3.
5000年中华文明史孕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近代以来又融入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革命精神.具有了新时代的特征。我们要在创造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弘扬民族精神.要在发展先进理论的过程中塑造民族精神。要充分利用历史文化和文艺媒体作载体,使民族精神与先进文化在双向互动中发挥其巨大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4.
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运用传统文化资源,武装精神世界,就是利用高尚的人生价值观来提高国民素质,走出精神的废墟,实现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5.
纵观世界,许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也是传统文化保持和发扬做得很好的国家。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我们先辈所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历经时代变迁,人间沧桑,始终活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弘扬民族文化,将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奋斗精神,有助于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民族复兴中,“精神小康”建设同样重要。文化建设比经济建设更沉重。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文化上的全球主义趋势已成为新的文化挑战。要警惕文化上“全球主义”对民族国家文化的浸蚀。民族精神是建立在民族优秀文化基础之上的。弘扬民族精神的前提是弘扬民族国家的传统优秀文化,同时吸纳世界上的一切先进文化内涵。陕西文学创作对民族国家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承载作用,其优良传统应该进一步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7.
民族精神的同一性问题--麦克林教授访谈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与麦克林教授本人就民族精神的定义、民族同一性与人格同一性和地方身份认同、民族精神与宗教、民族精神与文化传统、民族精神与全球化,以及精神在当代社会的地位等诸多问提进行了探讨后,认为民族精神是渗透在民族文化传统中的、动态的、与现实相互贯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在科技和经济发展全球化的同时,世界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格局,中国文化在全球 化的时代中应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推进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同时,更要注重弘扬传统的民族精神和文化 精髓,保持和发展中国文化的民族独特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优秀的、各具特色的民族体育文化.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创造,它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民族传统体育和我国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紧密相关,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精神,对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20,(5):162-164
在闽南童话中游戏,结构游戏中体验,快乐体验中创造,这是一种动态的自主游戏发展过程。我们以结构游戏为手段,融入闽南童话故事内容,通过游戏让幼儿了解闽南地区的特色文化,了解闽南童话的文化特征,进而了解自己身边的生活世界,传承与弘扬经典的闽南童话故事,在潜移默化中幼儿感知家乡文化的特色,萌发爱家乡的情感。培养想象力、创造力。从小对构建儿童的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民族文化精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民族聚集力起着熏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海 《西北师大学报》2003,40(5):119-122
民族精神是支撑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民族文化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抽象、升华而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支撑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独立与发展,使中华民族居于世界大国之林。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成为56个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使中国成为一个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伟大国家。  相似文献   

1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我们要实现现代化,不仅要积累强大的物质财富,而且要丰富和培育优秀的民族精神,要深刻认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深远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继承传统,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凝聚和激励民族生命力的精神力量。从静态看,民族精神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狭义的民族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积极、进步、充满进取意识的、优秀的方面,有时又被称作文化精神;从动态看,民族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往往与时代精神黏合在一起。对于一个民族来说,重视自己的民族精神并以优秀文化传统来培育自己的人民,就是强化自己赖以生存的团结、生存、发展的精神力量。把时代精神熔铸在民族精神之中,对于当代中国有着特别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和精髓,是凝聚人心、确保中华民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始终保持国家统一、繁荣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大力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我们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重要任务,也是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变化、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前提。爱国,就要坚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就要坚持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统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就要树立牢固的忧患意识,为国分忧;就要保卫祖国领土、主权完整,为国雪耻;就要反对霸权主义,大力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就要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就要坚决抵制和批判各种消解爱国主义精神的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15.
抗战前后,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得到加强。从民族自保的角度,思想界相当一些人士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认为一个民族要延续,作为其象征的文化传统应当得以保存,并由此得出了返本开新的结论。然而,他们同样面临着自清末以来中华民族精神转型的一个悖论:即如果改变中国传统中的实用理性因素,那么新的民族精神必定是一个非传统甚至反传统的东西;如果不改变其中的实用理性因素,那么所谓民族精神的转型便是换汤不换药。正因为此,直至抗战结束,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转型并未成功。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至深至厚,因为在梳理传统爱国主义文学作品时我们可以看到:从普通百姓到儒家知识分子到社会精英,他们都能将国家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将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评析日本的民族精神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民族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独特的精农主义文化传统,以及顽强的生存能力和强烈的自信心、使命感.从自然、历史、社会条件和文化形态的角度探讨日本民族精神的表现、成因,并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这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形成的,是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和意志品格的集中体现和综合反映。高校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阵地,应在大学生中大力宣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民族精神,将中华民族精神发扬光大,努力将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9.
作为抗战时期的一所特殊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它存在的九年间创造了当时高等教育界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主要得益于其深刻的大学精神:刚毅坚卓,爱国奉献;民主自由,自主独立;教授治校,民主独立。现代高校应悉心借鉴、学习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优秀的办学传统和大学精神,实现“去低俗化、去行政化、去市场化”的改革。现代大学生也要明白“为什么上大学”和“上大学干什么”这两个深刻的命题,关注时政、设立目标、学会感恩,不断追求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20.
试论龙舟竞渡文化的精神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舟竞渡习俗作为中华民族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其影响之大,分布之广,持续之久,凝聚力之强,在中国民俗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对龙舟竞渡习俗有着共同的神灵信仰、审美情趣和民族文化认同。它所反映出的团结协作精神、拼搏争先精神正是当今中华民族所应该弘扬与培育的一种民族精神。我们认为深入开掘龙舟竞渡习俗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唤醒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提升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对于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