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养生先养心     
潘朝曦 《老年教育》2011,(10):55-55
中华养生学说中有一句名言,叫做“善养生者养心,不善养生者养形”;又说“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所谓“内”,也是指心,那么何以养心呢?  相似文献   

2.
养生学又称养生之道,是研究增强体质、防御疾病、延长寿命的科学。养生学是我国古代医学的宝贵成就之一,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吕氏春秋》中有多处谈到养生健身的理论,反复强调人事自然,注重养生的思想,以求得人生、政治、社会的和谐发展。书中的养生理论积极健康、科学实用。本文拟从养生健身的角度,分析和探讨《吕氏春秋》的养生理论以及书中所包含的生命智慧。  相似文献   

3.
我国传统养生学理论极为重视“静”的养生、健身价值。然而,受西方竞技体育思想影响,我国长期以来,以竞技体育作为健身运动的方式,强调更高、更快、更强的运动理念。时至今日,这种运动理念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前健康体育和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的要求。本文以我国传统养生学中“静养观”、“动静平衡理论”为基本出发点,从现代医学理论和研究角度,阐述了健身运动中“静”与“动”的辨正关系,以及“动静平衡”对人体健康的积极意义,揭示盲目强调运动负荷的竞技运动对人体健康的负面作用。对当前的运动健身活动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苏东坡把养生视为人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不仅深受中国古代宗教及其养生学的熏陶,而且厚自养炼,做了卓有成效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了他独特的养生理论新体系。可以归纳为两大部分:一、内丹术,包括交游、劳作、气功、斋居等养生术;二、外丹术,包括食丹、节食、药疗等养生术。他创造了独有的唯物辩证、科学全面的养生观,熔强健身体、调剂心理、坚定精神信仰于一炉的综合养生新模式。他在黄州的养生实践成就,于今人养生健体更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淮南子》将养生看作是人生价值的实现,其中有许多与音乐相关的养生学观点,尤其是通过对音乐的有与无、内与外及其与人的关系的论述,揭示了音乐与养性、养神及养德的关系。本文通过对《淮南子》中有关音乐的存在本质、音乐与人之关系及其相关内容的梳理,探究其中的音乐养生学思维及音乐养生思想的当下意义。  相似文献   

6.
陶弘景是南朝齐、梁时的医药学家,他有什么样的养生方法呢?陶弘景是南朝齐、梁时的医药学家,幼年家贫,勤奋好学。他于“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精研,便有养生之志”,后来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养生学家。他撰写了一部《养性延命录》,书中辑录了“上自神农以来,下及魏晋之际”的养生妙方,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养生学专著。  相似文献   

7.
孔子与中国古代养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同时,他在养生方面也创立了具有鲜明儒家特色的养生保健体系,从道德养生、心理养生、音乐养生、体育养生、饮食养生、起居劳逸养生、读书养生、旅游养生等方面全面地阐释了中国古代的养生化。孔子养生理论的核心是致“中和”;孔子养生理论的特色是“身心并修”;孔子养生理论的精髓是“仁寿”。孔子养生的理论与实践是对中国古代养生化的重大贡献,也是对人类健康事业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孔子的体育保健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宏灿 《丽水学院学报》2005,27(3):101-102,114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活动家。他创立了具有鲜明儒家特色的体育养生保健理论,其特色是“身心并修”,其核心是“中和”。孔子体育养生保健理论与实践是对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周易》包含了丰富的养生思想和生命智慧,是研究我国古代尤其是先秦时期的哲学,史学、民俗学以及养生学等的重要文献之一。文章从养生学角度着眼,探讨《周易》养生哲学的三个重要理论基础,并且从日常生活饮食等相关内容入手,具体分析《周易》养生学的几大特点及其包含的深层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周易>包含了丰富的养生思想和生命智慧,是研究我国古代尤其是先秦时期的哲学、史学、民俗学以及养生学等的重要文献之一.文章从养生学角度着眼,探讨<周易>养生哲学的三个重要理论基础,并且从日常生活饮食等相关内容入手,具体分析<周易>养生学的几大特点及其包含的深层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养生理论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中国传统养生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养生学以古代中国传统生命哲学思想为基础,是具有浓郁东方色彩及独特效果的健身延年理论和方法。中医养生学萌芽于商周时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随着人们对发病学原理的认识,而逐渐深化,又由于中国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的不断影响,而使中医养生理论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思想理论主要反映在《黄帝内经》之中,它成书于先秦时期,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养生思想。其中的四时养生,重在预防的理论见解依然为现代人所重视。  相似文献   

12.
孔子养生之道在中国养生学上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养生之道在中国养生学上的地位李畅友中国的养生学源远流长,正如巴甫洛夫所说:“有了人类,就有医学活动”,与医学一样,养生学是人类为生存,与自然、虫兽、疾病斗争中不断探索、尝试、总结出来的一门预防保健科学。从有文字开始就有关于养生的记载,甲骨文中有个...  相似文献   

13.
"返朴归真"--老子《道德经》的养生学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经》是道家学派最具权威性的典辩之一,蕴含了丰富的养生学思想。文章分别从“长生久视”、“道法自然”、“柔弱处上”三个方面入手,深入探讨和诠释了《道德经》中有关养生学的内容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4.
道家学术是我国古代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道法自然”的旷达玄思,闪烁着我们民族的智慧之光,推进了我国古代文明的孕育成熟。对我国古代哲学、政治、军事、经济、文学艺术、科技发明以及养生理论等各个领域都作出了闪耀史册的历史贡献。本文仅就其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和养生理论所作的富有成效的探索,谈点不成熟的意见,向在座的专家们请教。 1 道家对我国古代科技的杰出贡献 道家同儒家不同。儒家一向对科技持鄙弃态度,将之视为“奇技淫巧”或曰“雕虫小技”,横加贬斥。而道家则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气质,在古代科学技术的殿堂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15.
“内与外”,是与表现事物的表和里、本与末相对应的一般性概念。“内”指心、神、意、气、力,即精、气、神、劲;“外”指手、眼、身、法、步,也藉筋、骨、皮。传统武术养生理论,根据内、外的不同部位、不同的生理作用和功能,逐步形成了武术养练过程中‘‘以内养外”和“以外练内”的特征和规律,确定了武术体用健身理论中“内外合一”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0月6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与创新暨祝贺卫兴华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林岗副校长代表学校对卫兴华先生的学术贡献作了高度评价,称他是杰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宋涛先生全面评价了卫先生的人品、学品、师德和成就,认为卫先生勤奋好学、意志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有深刻理解和发挥,取得了大量的学术成果,为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他对卫先生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祝愿他继续努力,把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学科建设好。同时,他指出:第一,社…  相似文献   

17.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医学典籍,他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成就,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通过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清晰地触摸《黄帝内经》所蕴涵的“天人相应”、“内外兼修”、“从人体生命活动过程出发”的整体养生思想,还可以探究出《黄帝内经》所提倡的“四时养生”、“调摄情志”、“导引按摩”、“吐纳服气”和“调节饮食起居”的养生方法,为探寻我国古代体育养生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央电大“开放教育”(本科)公共外语新教材“开放英语”的使用为构建创新的英语导修导学模式提供了基础平台。本文就开放学员自身特点阐述了构建创新的“开放英语”导修导学模式的心理理论基础.语言理论基础.同时就构建创新的导修导学模式方法作了探讨并提出了可操作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9.
刘安对屈原品评具有二重特点,一方面认为他“忠”、“信”、“洁”、“廉”;另一方面又视之“轻举浮游”。这些看法,与西汉流行的观点有很大的不同,就其原因,除了受屈原作品的影响外,也为刘安与其宾客崇尚的道家思想所决定。他们对屈原的有些评价,反映他们对屈原的政治遭遇和最终走上自殉之路有误解之处。在对屈原的评论上,刘向、王逸接受了刘安的观点,并有所发展。他们对后世关于屈原人格精神的认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浅说儒家养心神培正气的养生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古人生终有死,但健康长寿之心人皆有之,故养生之道历来被人们探求,并总结出了纷繁的养生学说,形成了儒、道、释、医等多个养生学流派。儒家养生学说博大精深,养生智慧丰富多彩,但其内核则是"修心养性,怡情培气"。本文从儒家养生学的形成、儒家养生学的特征、养心神培正气的内涵和方法等几方面,阐述儒家养心神培正气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