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导学生观察自然 ,观察实验 ,从中获得知识 ,找出规律 ,得出结论 ,是提高自然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近年来 ,我在自然教学中十分重视观察环节。主要做法如下 :1 引导学生由课内到课外 ,系统观察事物  针对某些教材需要经过较长时间观察才能掌握知识的特点。在自然教学中 ,我往往把教学过程分为课上指导和课前观察、实验两部分 ,重点放在观察上 ,让学生在观察过程中逐步掌握有关知识。我在教《动物和环境》一课 ,为了让学生通过观察 ,了解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环境 ,首先让学生饲养蚯蚓。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长方形纸盒 ,用墨汁把盒子面涂成黑色 …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们学校周围的实际情况,采用“考察、探究”的教学实施办法,教第二册《自然水域中的水是不纯净的》这一课,对各种不同的水域考察、取样、检验,使学生获得了丰富的认识,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前,我踏勘了离校不远、水不深的河流、小溪、池塘、水井,还借助阴雨天收集雨水的水样。通过踏勘,取得了水域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发现了指导学生考察时应注意的问题。指导学生考察时,提出了明确的考察任务:  相似文献   

3.
显微镜这种仪器,在小学自然教材中只作过两次观察实验。它们分别在第二册第五课《自然水域中的水是不纯净的》一课中,观察水中的微生物;第四册十五课《植物怎样喝水》一课中观察叶的气孔。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第四册十七课《植物怎样繁殖(一)》中,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花粉效果不明显,于是,我用显微镜观察花粉,把花粉打落在玻璃片上,在12.5×  相似文献   

4.
引导学生观察自然,观察实验,从中获得知识,找出规律,得出结论,是提高自然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我在自然教学中十分重视观察环节。主要做法如下: 一、引导学生由课内到课外,系统观察事物。 针对某些教材需要经过较长时间观察才能掌握知识的特点,在自然教学中,我往往把教学过程分为课上指导和课后观察、实验  相似文献   

5.
我在自然教学中,在指导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和培养各种能力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以课内外的观察、实验活动为内容,从观察、实验中提取素材,写科学小论文。并把写科学小论文列为学生自然课成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占30%),每学期还进行两次科学小论文评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由于把写科学小论文列为学生自然成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而科学小论文必须以课内外的观察、实验活动为内容。因此,写科学小论文能促使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进行观察、实验、思考;能激发学生自觉地参加课外的观察、实验、饲养、栽培等实践活动,从而为写好科学小论文积累更多、更好的素材。  相似文献   

6.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提高实验技能是中学生物教学任务之一。如何提高实验效果 ,真正达到实验目的 ,则是实验课的重要任务 ,提高实验效果的关键是教师要认真备好课 ,指导学生实验操作 ,要细心具体观察小麦根尖结构的实验 ,我是这样做的 :1 上课前的准备工作1 .1 要求学生预习实验指导。1 .2 师生课前同时开始准备。把小麦种子用温水浸一昼夜 ,播在培养皿内湿润的吸水纸上 ,把玻璃皿放在温暖的地方 ,让种子萌发。以后 ,每天打开玻璃皿检查水的干湿和种子的萌发情况 ,等到幼根长到 2— 3cm长的时候 ,剪下长约 2 cm…  相似文献   

7.
许多学校购有与自然新教材配套的录像带。这些录像带以其内容丰富,适于课堂教学而受到自然教师的好评。但据了解,有些教师在自然教学中,不准备观察和实验的材料,不是通过指导学生感知观察、动手实验来获得问题的解决,而是直接播放录像来完成教学任务。我认为,观察和实  相似文献   

8.
《反冲》一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来认识反冲现象。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我在实验材料的设计及方法上作了改进,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教材上“喷水反冲”实验,是利用水喷出后的反作用力推动塑料瓶旋转,但在课前的准备实验中发现反冲效果不明显(如图A)。我作了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9.
低年级儿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动好问,喜欢接触自然并有一定的感性经验。小学自然实验课的开设,为他们提供了生动的实践舞台。在指导低年级儿童进行观察实验时,我根据他们的年龄、心理特征,注意激发其兴趣,使之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主要做法是:一、充分准备有结构性的材料观察实验课能否完成教学任务,与所准备的观察实验材料有直接关系。因此,我与学生共同动手准备大量的有结构的材料,即能通过学生动手、动脑达到观察实验目的的材料,以保证实验课的顺利进行。例如,在教《叶画》一课时,我让学生课前采…  相似文献   

10.
一、掌握教学目的。本单元包括四篇课文。课文内容是按学生的认识规律编排的。先上《水能溶解别的物体》一课,让学生知道水的溶解性,懂得什么叫做溶解,会用实验方法区分水能溶解和不能溶解的物质。接着上《自然水域中的水是不纯净的》通过学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通过对家乡自然水域的实地考察,认识自然界的水是不纯净的,为学习“水的净化”一课打下基础。 2.学会取水样,并用闻、尝和沉淀、蒸发、化验的方法,检查水域中的水。 3.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进行实地考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水的净化》一课是人教版自然教材第六册第八课,属“水”单元。本课是在学习《水》、《溶解》等课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习关于水的净化的知识和技能,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为主。课文分三部分,即知道什么是自然水域;学习水的净化方法及作用;了解家庭、自来水厂水的净化,进行饮水卫生、环保教育。为此,我以明白“自然水域”的含义,知道家乡有哪些自然水域,知道沉淀、过滤、消毒是净化水的方法及这三种方法的作用,会做沉淀、过滤的实验;了解自来水厂水的净化过程,进行饮水卫生、环保教育作为教学目的。其中以水的净化方法和作用,会做沉淀、过滤…  相似文献   

13.
科学考察课是小学自然课型之一,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一种科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通过考察获取科学资料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如《怎样认识物体(三)——土壤》、《自然水域中的水是不纯净的》、《空气的污染和保护》、《卵石是怎样形成的》等,都有自己独特的、区别于其他课型的教学结构:即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获得知识与学会方法相结合。并作为一整体来完成。  相似文献   

14.
<水的净化>一课是人教版自然教材第六册第八课,属"水"单元.本课是在学习<水>、<溶解>等课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习关于水的净化的知识和技能,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为主.课文分三部分,即知道什么是自然水域;学习水的净化方法及作用;了解家庭、自来水厂水的净化,进行饮水卫生、环保教育.为此,我以明白"自然水域"的含义,知道家乡有哪些自然水域,知道沉淀、过滤、消毒是净化水的方法及这三种方法的作用,会做沉淀、过滤的实验;了解自来水厂水的净化过程,进行饮水卫生、环保教育作为教学目的.其中以水的净化方法和作用,会做沉淀、过滤实验为教学重点;以会做沉淀、过滤实验为难点.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教材第六册第9、10两课是指导学生认识水域的污染和保护,向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其中,第9课《考察自然水域》是考察当地的自然水域是否受到污染及污染程度如何。第10课《水域的污染和保护》是继第9课后,进一步指导学生认识水域污染的危害和原因,保护水域的意义和方法。教学这两课必须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当地水域污染的情况。在考察前可与学生讨论水与人类生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自然教学中指导学生实验 ,是改革课堂教学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我在自然教学中是这样指导学生实验的。1 实验准备是指导学生实验的前提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直接影响这个实验的成功与否。由于农村学校实验器材的缺乏 ,有的器材需要动手制作 ,这时就需要教师自己或指导学生动手收集制作 ,充分的做好准备工作。在自然教学中有的实验器材并不是要求很严格 ,多数都可以因陋就简 ,修旧利废 ,经过简单的加工就可以使用 ,例如在《杠杆》这一课的实验中出示的钳子和各种杠杆 ,只需要说明问题达到实验目的就行了 ,…  相似文献   

17.
农村小学许多自然实验仪器配套不够,靠教师制作准备。但是,供学生分组实验的材料需要太多,仅靠教师一人准备也是够吃力的。能否让学生也学会自备实验材料呢? 在教《光的折射》一课的前一天,为了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光的折射现象,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按教材中的实验器材,每人准备一件。在第二天上自然课时,同学们都将自己准备的实验材料放在桌子上,大多数学生准备的是进餐用的一次性塑料杯,另一部分学生准备的是玻璃罐头瓶或半截“可乐”瓶,有了这些实验用的杯子或瓶子,保证了人手一个。我指导学生盛上  相似文献   

18.
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自然课教学的特点。因此,上好自然实验课,对于培养儿童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要想做好实验,就必须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课前的准备工作,除了备好课外,实验材料的准备至关重要。很多实验材料可因陋就简,发动学生去收集。例如,在上《太阳能热水器》这一课时,我在上课前几天,就要求学生找一些废旧鞋盒、纸盒、棉花、黑纸、塑料袋、玻璃等,为实验课作好充分准备,以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习作教学中经常看到:每当教师要求学生动笔习作时,学生有的愁眉苦脸,不知道写啥;有的心中有话,不知怎样表达。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原因之一是教师的作前指导不得力,二是学生的作前准备不充分。一般而言,教师对课上的作前指导能精心安排,但对学生的作前准备不够关注,从而导致学生在习作时感到为难。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习作前的准备。最近,我指导学生写了一次小实验,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20.
我在自然教学中,指导学生从观察、实验中提取素材,写科学小论文,有力地促进了自然教学质量的提高。具体表现在:一、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由于把写科学小论文列为学生自然成绩的重要内容,而科学小论文必须以课内外的观察、实验活动为内容。因此,写科学小论文能促使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进行观察、实验、思考。能激发学生自觉地参加课外的观察、实验、饲养、栽培等实践活动,从而为写好科学小论文积累更多、更好的素材。二、提高了观察、实验等能力。学生为了写好小论文,总是认真细致地进行各种观察、实验活动,以便有更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