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佤族文化符号群依存于佤族社会特定的文化生态系统之中,是具有个性特征的佤族传统文化的集中象征。以木鼓为中心的文化符号群是佤族传统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标识,是佤族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浓缩,是佤族文化最具典型的代表。佤族文化符号群既包含精神文化象征符号群,也包含物质文化象征符号群,这两个层面的文化符号群大多以木鼓为中心。木鼓中心符号群的存在形态有着不同的类型,同时,其结构是动态的,因之,其象征意义和功能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并且这些特征既有共时性之相对稳定性,也有历时性之嬗变。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解读,可管窥佤族社会文化变迁之一斑。  相似文献   

2.
木鼓文化是佤族的标志性文化。沿用学界常用的文化"三分法",佤族木鼓文化之物质层面、制度层面以及精神层面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均以有人涉足。总体而言,时间段集中于民国之后至解放初期,研究者主要集中于民族学和历史学学科。这些研究成果可为佤族木鼓文化开展更深层次的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但从研究现状来看,佤族木鼓文化研究过程中研究视角仍有待拓宽、研究范式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对于佤族木鼓的原始用途,目前学者持有警器说、法器说、乐器说、崇拜之物说等几种各异的观点。综合目前佤族木鼓研究成果、鼓文化研究成果以及佤族社会历史发展纪实,再根据事物发展普遍规律,佤族木鼓上述用途应是一种历时性而非共时性存在。在所有用途中,战争之用的警器应是其最原始的用途。  相似文献   

4.
20世纪末21世纪初复兴传承的佤族木鼓文化较之其原貌而言发生了重构变迁,它是一个外因内应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而言,复兴佤族木鼓文化之时,由于物逝、人变、求失之外因,佤族木鼓文化无法原型重现只能重构:在重构过程中,由于其现代传承要通过大众传播完成,只能通过符号转换转型为大众文化。然而,大众、大众文化具有的某些特点及重构时的社会背景干扰了该内应过程,最终导致了重构的佤族木鼓文化发生了形、制、意由外至内的变迁。  相似文献   

5.
《左传》中的"衅鼓"作为一种古礼,有杀戮、衅仪、血衅等意义,这值得讨论。首先,采用统计法对《左传》中20次"衅"字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初步结论:衅鼓是指用牲血或战俘(仇敌)之血献祭新铸成的钟、鼓等礼乐器或是战鼓、军旗等军器的仪式;其次,采用比较法对比了《左传》的衅鼓与云南阿佤山核心区佤族木鼓旧俗,旨在通过后者反观前者的面貌。最后,形成本文结论:二者有关联也有不同。佤族木鼓旧俗的时代特征要早于《左传》的衅鼓特征。依佤族木鼓旧俗反观《左传》的衅鼓,用人血衅鼓当为真实存在。  相似文献   

6.
木鼓崇拜是历史上佤文化的重要内容,在佤族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木鼓起源神话、木鼓形制、木鼓祭祀女神、拉木鼓仪式中猎女人头等均与女性有关。整个木鼓崇拜中女性无处不在。通过对木鼓文化的人类学分析,揭示木鼓文化背后的社会性别象征,探讨佤族社会的女性观念,进而反观社会性别研究中对女性身体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舒婷 《教育教学论坛》2014,(33):133-134
佤族人民世代与音乐有着不解的情缘,良好语言氛围和独特的地理环境支撑着佤族音乐的有序传承。佤族音乐元素折射出佤族人民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英雄崇拜,向佤族人民传递着佤族社会的世代社会规范,透露出佤族人民对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向往,饱含着佤族先民们的教育智慧。  相似文献   

8.
作为云南较早的土著民族之一的佤族,没有文字,刻木纪事,那么,千百年来佤族的历史和文化靠什么来延续和传承.通过佤族典型的文化特质司岗里神话和木鼓文化,来探讨佤族文化传承的方式,那就是深植于民间,存在于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歌谣.正是歌声,为我们提供了一把打开无文字民族文化信息这种神秘文化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9.
敲起木鼓唱新歌——佤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波 《神州学人》2001,(10):42-42
佤族人口约有36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西部的沧源、西盟、耿马、双江、镇康、永德、澜沧、孟连等县。其中沧源和西盟是佤族的主要聚居区,人口占佤族的一半以上。由于这些地区大多处在澜沧江以西、怒江以东的怒山山脉南段一带,崇山峻岭连绵起伏,森林密布,云雾缭绕,平坝极少,故习惯称为“阿佤山区”。 阿佤山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宜于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佤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农作物以旱稻为主,其它还有水稻、玉米、养麦、小米、豆类、马铃薯、棉花、甘蔗、茶叶、烤烟等。山间森林茂密,翠竹掩映,出产黄果、芭…  相似文献   

10.
"江三木罗"是今日佤族歌曲中的一个重要韵脚,表达一种欢快喜悦的情绪,但其含义与其产生之时相比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其产生之时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透过佤族人民对"江三木罗"的传唱可以体验到佤族人民追求公平、平等、公正的那种民族性格。从对"江三木罗"含义的演变入手,探讨佤族人民追求公平、正义的精神理念。  相似文献   

11.
佤族传统社会生活中宗教祭祀活动十分频繁,宗教活动主持人"魔巴"对佤族社会生活特别是精神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社会职能和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2.
佤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及外来文化对佤族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因此,构建新的文化体系,让各种新的文化元素与佤族传统文化之间相互协调、融合,使佤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始终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系统中,形成稳定和良性循环的态势,是佤族固守民族文化阵地、传承民族文化精髓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3.
云南临沧地区境内的沧源岩画作为我国南方岩画的典型代表,是沧源一带佤族先民远古时期社会生存生活状态的意识反映,对研究和探讨佤族先民的物质状况和精神意识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本文试从“社会群体意识”、“控制律意识”和“审美意识”三个方面探讨了佤族先民在岩画形成时期具有的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和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总结得出了长脚苗木鼓舞所具有的特点,其中主要包含娱乐性和观赏性、趣味性与艺术性、锻炼性和教育性、趣味性与艺术性。进而分析发现长角苗木鼓舞能够在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改善亚健康状态,提升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推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黄佤一生需经过三个婚礼仪式才能完成婚姻的缔结,整个缔结仪式跨度时间长,仪式繁琐,但这种缔结习俗传承至今。究其原因乃是因为其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黄佤婚姻缔结仪式是其传统文化的原传介质,族群认同的重要标志,调控社会道德规范的重要媒介。  相似文献   

16.
农业是佤族地区一项古老的也是最重要的生产活动。农户(家庭)是佤族社会基本组成单元。在农业人口占比超过80%的佤山西盟,农户生产行为的效率高低直接制约着西盟佤族地区经济的增长。应当通过主体牵引、技术牵引、制度牵引、文化牵引对佤族农户生产行为进行优化,使佤族农户尽早实现共同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7.
每个社会都有一种抵御风险、度过灾难的方式。佤族社会在大型宗教活动中剽牛是一种财富再分配和社会支持的方式,并不是人们所认为的是对财富的浪费。从佤族所处的生态环境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指出,剽牛适应了当时佤族的生产生活水平,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佤族历史上没有自己的文字和学校教育,青少年的教育只能在家庭及村寨内,以言传身教的形式进行。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佤族的教育已经从传统的教育方式转型到现代意义的学校教育,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