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苏联作家、报刊政论家和新闻工作者高尔基,他的一生是和新闻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他从1892年在《高加索日报》上发表处女作,同年到《萨马拉日报》当编辑起,长期为报刊撰稿,进行了大量的编辑采访活动,极尽全力浇灌新闻之花,对新闻的理论和实践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为布尔什维克报刊撰写的许多小说、特写、通讯、和政论杂文,永垂无产阶级新闻史册。在高尔基逝世50周年之际,回顾一下他一生的战斗历程,学习和研究他的新闻理论和实践经验,对于我国新闻工作者来说,是会获得教益的。“终身为报纸而工作”高尔基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1868年3月28日,生于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戈罗德一个细木工匠家庭,当过童工,打过短工,只念过二年小学,靠自学成才。  相似文献   

2.
三、对作者个性的态度高尔基作为一位文学编辑的卓越品质之一,是他对作者个性,对作者固有的创作风格非常关心爱护的态度。高尔基是位伟大的艺术家,但他在编辑工作中,从不强迫作家摹仿自己的写作风格和创作手法。他对所编辑的作品从内心充满热情,对作者的艺术形式特点力求理解得更准确、更全面的愿望,可作为他在编辑和评价文艺作品手稿时的特征。高尔基最尊重作家,他认为编辑工作主要是与作者共同配合的工作,而不是代替作者的工作。在编辑加工作品的手稿过程中,高尔基除力求使作品尽量达到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富于艺术表现力以外,还对作家所具有的独立创作精神表示由衷  相似文献   

3.
安·斯各特·伯格用“天才的编辑”来做史克里勃纳书店著名编辑帕金斯传记的书名,含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说帕金斯本人是一位天才的、优秀的编辑;另一层是说帕金斯是众多的天才作家的编辑,他的一生,是为天才们而工作的一生。应该说,这两层含义,对于麦克斯威尔·帕金斯来说,都是当之无愧的。 史克里勃纳书店是美国出版界历史悠久、业绩  相似文献   

4.
有的同志担心,在报刊上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会给敌人提供子弹。这是一种不必要的顾虑。我们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缺点错误,改进工作,有利于党,有利于人民。要想完全不被敌人利用是不可能的。但是,这对我们来说,是得的多,失的少。斯大林在给阿·马·高尔基的信中说:“没有自我批评,那末,机关的停滞和腐朽,官僚主义的滋长,工人阶级创造性主动性的被损害,就会不可避免。当然,自我批评会给敌人以材料。在这一点上你是完全  相似文献   

5.
二、对待稿件的态度在文学史上,很难找出哪一位作家能象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高尔基那样,拿出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审读文艺作品的手稿,特别是在苏维埃时代。他读过上千篇有天赋的和平庸的,初学写作的或已跨入文学大门的作者的手稿。有的人说他白白浪费那么多时间去阅读“文学毛头”的手稿。作为对这种讥讽意见的回答,高尔基说这是他真正的工作,无论是普希金,还是托尔斯泰,都是从“文学毛头”过来的。 1928年,高尔基在给《西伯利亚火花》杂志编辑部的信中写道:“……在我的道路上遇到许多极有  相似文献   

6.
高尔基不但是卓越的文学家,而且是第一流的新闻记者。十月革命前,他担任过《萨马拉日报》、《下新城小报》、《敖德萨新闻》的记者,参加过列宁创办的《火星报》、《斗争报》的编辑工作。十月革命后,高尔基在发展苏维埃新闻事业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主办、参加和指导了十三种报刊,把报刊工作看作是自己切身的事业。他的新闻活动最旺盛的时期,是在苏联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他自己就说过,他是个“老报人”。卢那察尔斯基称他为“伟大的工人通讯员”。高尔基非常尊敬报纸的编辑和记者,因为他知道“办报工作不知要付出多大心血!”他说,办报工作是“为真理和正义事业服务的真正危险的行业”,“我要终生为报纸而工作”。高尔基丰富的新闻理论和实践,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极其珍贵的遗产。这里发表的他同报纸编辑同志的谈话,可以看出他对新闻工作者寄予多么大的期望,对他们的教诲是多么诚恳,对他们的要求又是多么严格。这篇讲话没有收入《高尔基全集》俄文版,这篇译文在我国是第一次发表。  相似文献   

7.
《给阿·马·高尔基》,是列宁一九一九年七月三十一日写给高尔基的。诚挚的话语,尖锐的批评,洋溢着革命导师对作家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殷切的希望;深刻的分析,精辟的论述,闪烁着马列主义文艺思想的光辉。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个老报人,我知道,在我们创造新历史的伟大时代,在苏维埃国家里,办报是需要付出多少心血的."——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在1930年写给报刊的几句话.作为文学家的高尔基众所周知,可作为"老报人"的高尔基我们却知之不多.其实,他的新闻生活几乎与文学生活同时开始而终其一生.他在发表了第一批小说后即被推荐到一家日报任编辑、记者,此后就"终生为报纸工作",始终肩挑着文学与新闻两付担子,曾先后主办、指导和编辑了十几种报刊,教导、帮助、培养了成千上万  相似文献   

9.
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的进步作家。他在自己的小说里,曾对美国政府的腐败,以及资本家和政客的无耻,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无情的抨击。1870年,当马克·吐温的长篇小说《镀金时代》发表以后,他在为此而举行的一次酒会上,对于美国国会中的某些议员的拙劣表演,怒不可遏地骂道:“美国国会中的有些议员是狗婊子养的。”随后,记者把这句话公诸报端,华盛顿的一些议员对此大为不满,纷纷要求马克·吐温道歉或予以澄清,否则,就将依据法律对马  相似文献   

10.
僧祐(445—518) 鲁迅先生晚年想写一部中国文学史,六朝一章标题拟作“酒·药·女·佛”,这四个字准确而生动地揭示了当日的思想文化现象。前两字,他在一九二七年《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演讲中有所阐述;后两字,其一指盛行于南齐及梁陈的言情而不净的宫体诗,另一指崇尚佛教和佛教翻译作品的流行。这个时代的历史特征,在编辑工作的发展中也逐一反映  相似文献   

11.
案头上的那本《编者与作者之间——萨克斯·康明斯的编辑艺术》(三联书店出版)还散发着油墨的清香。这是多萝西·康明斯为了纪念她的丈夫而撰写的一本回忆录。虽然回忆录仅以萨克斯·康明斯的编辑生涯为重点,但它已足以使我们对一个勤奋于事业的实干家如闻其声了。 1 萨克斯·康明斯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他曾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医,毕业前因家庭经济窘迫转而改修牙科。在大学时代他以极高的兴致结识了文化、艺术、新闻界的  相似文献   

12.
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1918年6月6日,在当时的首都彼得格勒钟楼大街正式成立了一家私人出版社——人面鸟出版社。它的创始人是苏联图书出版大师萨穆伊尔·米罗诺维奇·阿良斯基。人面鸟出版社的诞生在当时被认为是苏联文化界的一件大事。人面鸟出版社的组织者萨·米·阿良斯基当时并不富有,他创办人面鸟出版社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出于对著名诗人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布洛克的热爱和敬慕。他愿意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以布洛克为首的象征主义派诗人和作家们出版他们的作品。萨·米·阿良斯基是出版社的唯一工作人员.组稿,编辑,校对,发行,他都自己干。他还亲自请美术家为“人面鸟”的出版物画插图,作装帧设计。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把鲁迅称为“中国的高尔基”的,不乏其人。鲁迅与高尔基,这两颗同于一九三六年陨落的文坛巨星,确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个相似之处,不仅表现在文学创作上,也同样反映在编辑工作方面。一鲁迅与高尔基都有丰富的编辑工作经历。鲁迅曾参加过十八种报刊的编辑工作;高尔基编辑的报刊少一些,但也有十三种。在数十年的编辑生涯中,他们都始终把编辑工作当成为真理和正义服务的职业,通过自己编辑的报刊和撰写的文章,一面  相似文献   

14.
高尔基是无产阶级的文学巨匠,也是著名的新闻工作者.他从事编辑记者工作四十余年,主办、指导、编辑过十三种报刊,接触过大量的工农通讯员、初学写作者和青年作家.他对这支数量可观的作者队伍非常重视,把它看成"国家未来的一支巨大的力量",认为作者中间有"很多才华出众、勇气过人的有用之材".他满腔热情地对待这一大批作者,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的成长.他在这方面的理论与实践,也是无产阶级新闻和文学事业的一笔宝贵财富,至今仍对我们的编辑记者具有莫大的教育和指导意义.高尔基不知疲倦地帮助作者,"如果他发现的不过是天才的火星,那他就努力使其变成熊熊燃烧的大火,决不吝惜自己的精力".在1908年以后的二十几年中,他一直没有间断过对于初学写作者的指导工作.他写了数以千计的信,连最天真的询问也要回答,不管它来  相似文献   

15.
人们几乎在每本书上都会发现“责任编辑”这几个字,他是对一本书的命运负有全部责任的人。塔·波·伏尤科娃担任责任编辑的书共有85本。《八十五次喜与忧》便是伏尤科娃对自己唯一喜爱的,并使自己的生活得到幸福的职业所作的思考和自述。这是一个为他人作嫁衣的编辑工作者的工作经验总结。《八十五次喜与忧——一个编辑的思  相似文献   

16.
庸常的日子如流水一样驶过,在诗意匮乏的时代里,一个人在面对日常生活时会有怎样的感悟?我在葡萄牙的作家费尔南多·佩索阿的思想随笔集《惶然录》中寻找到了答案。 费尔南多·佩索阿(1888-1935)生前经历简单,默默无闻,只出版过一本书,死后始有诗名,而他的散文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成为西方文学界一个重大的发现,受到普遍的重视,成了人们热烈谈论的经典。他由此被批评家誉为 “欧洲现代主义的核心人物。”《惶然录》是他的一部拟日记体散文集,在埋没了半个世纪之后于1982年首次以葡文版面世,1991年才…  相似文献   

17.
飞鸿二笺     
亚民、子平同志: 你们好! 没有想到你们会在《中国编辑》杂志上联合署名发表题为《孩子·牌子·台子》的文章。我仔细拜读了大作,很高兴你们作为杂志主编和执行主编的郑重其事的表态。我深切地感觉到了你们对杂志的一片真诚。我为杂志的读者和作者庆幸。 我不仅赞成你们的观点,而且欣赏你们的文采。我的这封信是对你们的文章的共鸣和延伸。正如你们的文章实际上已经提到的,杂志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编辑这个中心,或者说离不开编辑、编辑学、编辑活动这个中心。比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纽约时报》头版发表文章,揭露了一篇假报道。这篇报道的内容是走访地处柬埔寨群山中的高棉罗支要塞,刊登在去年九月二十日出版的《纽约时报杂志》上,作者是时报的一位自由撰稿人,名叫克里斯托弗·琼斯。时报的揭发文章,是在对现居西班牙的琼斯进行了一个月之久的调查之后,由时报驻马德里分社社长詹姆斯·马卡姆执笔撰写的。下面是这一事件的始末——去年夏天,时报收到一份寄自罗加诺的访问束埔寨的专稿,署名克里斯托弗·琼斯。琼斯在亚洲时曾为一些报刊撰过稿,这些报刊对他评价甚佳,认为他是位可以信赖的通讯员。编辑和调查员们对琼斯的来稿也进行过研究,并多次打电话与作者交谈,没有发现破绽。于是文章被采用了。一场风波竟由此而起。一月十三日,亚历山大·科克伯恩在《农村之声》上撰文,指出琼斯文章末尾一个盲人吉他演奏者在月光下歌唱一段,与安德烈·马尔罗(著名作家,法国龚古尔奖金获得者——译者注)的小说《忠诚之路》里的一段描写如出一辙。  相似文献   

19.
弗拉基米尔·傲里奇·列宁一生的活动与最先进的、人民的共产主义的报刊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前,列宁在布尔什维克党主要机关刊物旧"火星报"、"前进"、"无产者"、"新生活"、"真理报"担任编辑.他不仅是天才的编辑,而且是卓越的评论家.在自己的新闻活动中,他给世界报刊工作提出了新的原则性的东西,大大提高了无产阶级报刊的社会意义,他是新闻工作者为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盆服务的卓越的榜样.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列宁认为,经常在报刊上对有关社会、政治生活的最现  相似文献   

20.
《出版人的故事》一书,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书的诞生》与《天才的编辑》。第一部分《书的诞生》,原是美国史克里勃纳书店成立一百周年纪念的特辑,编写者是罗吉·贝林格姆。他出身于编辑世家,曾任史克里勃纳的编辑十年,以后醉心写作,成为一个自由撰稿人。此书写史克里勃纳书店百年来的惨淡经营,特别着重与作家打交道所遇到的一系列故事。作家在书店扶持下的成长与殒落,与书店的兴衰密切相关;所以这本书不但是史克里勃纳书店的店史,而且是本美国文坛作家动态的参考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