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主持人:今年4月,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实施了“高考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通过“面试”的方式自主选拔录取考生。对于习惯了对分数顶礼膜拜的我们,该如何看待这条高考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目前的人才选拔和培养体制过于片面和功利,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面试录取形式,是我国高考录取体制和方式的重大改革,如能坚持和不断改进,将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3.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面试”选拔的近600名预录取的大学生即将向社会公布。 “一石激起千层浪”。当高考分数第一次与高校录取脱节,人们或期待,或质疑。记者近日围绕着高考改革问题采访了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几所高校的负责人。  相似文献   

4.
《职业技术》2006,(9):16-16
2006年,300名上海学生可以不参加高考,而是通过“面试”直接入读复旦大学。此举是复旦大学经教育部批准,率先在全国高校中实现人才多样化选拔、进一步扩大高校自主权、深化素质教育改革进行的全新探索和试点。复旦此次试点虽然以“面试”决定录取,但在录取过程中并不完全脱离“测试”。按照规定。凡符合招生改革要求的报名学生必须通过由复旦大学命题、  相似文献   

5.
卢雁 《上海教育》2007,(1A):17-17
2006年3月3日和3月6日,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先后公布了2006年自主选拔录取改革方案。这是近年来所有高考改革中,最引人关注,也引起最广泛议论的高考改革。[编按]  相似文献   

6.
平地而起 想象一下,你的高考会多么紧张?如果你因为较高的综合素质,使自己多了一次高考以外的机会,去一所万人艳羡的大学,你会多激动?2006年,复旦大学经教育部批准,首次推出了录取形式的改革试验,通过面试可以录取300名考生。这是高校对人才的多样化选拔,也是对考生“天大”的好消息。与以往的自主招生相比,这种面试录取突破了以往的“面试不能成为录取的唯一依据”,真正实现了“学校说了算”。  相似文献   

7.
4月1日、2日,1208名上海高三学生在万众瞩目中先后走进了复旦大学光华楼。他们中有300人通过这所著名大学自主招生的“面试”而被录取,这是我国高考分数第一次与高校录取脱节。据报道,复旦大学为这次被称为“破冰之旅”的招生改革制定了严密的措施,确保“尽量不漏过一个未来人才”。在各省相继公布2006年高考新规的同时,上海,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两所名校实施了今年高考的最重要改革——直接通过面试来录取新生。4月1日、2日,上海有2000余名考生接受了复旦、上海交大的自主招考面试,他们每人接受由5位专家组团的面试,而面试的结果于4月5日公布。如果此次面试通过,就意味着他们直接迈过了复旦或上海交大的录取门槛,虽说两个月后他们还要参加高考,但高考成绩不会影响此次录取结果。而没通过面试的学生,并不影响其通过高考再报考复旦和交大。上海两所名校此次的面试招生改革,之所以引起外界格外关注,其原因就在于它是继我国高考保送生制度之外,首次将高考分数与录取完全脱节,直接以面试来录取新生,强化了名校的招生自主权。通过面试,更易于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而非“一考定终身”。  相似文献   

8.
咨询台广东省某地政府曾宣布:具有该镇户籍并在该镇就读参加高考的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的,每人奖励50万;被复旦大学等录取的,每人奖励5万;获市单  相似文献   

9.
高考远程网上录取工作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兴起的现代招生录取工作方式,这一录取方式因其快速、准确、透明和公正性得以迅速在全国招生录取领域广泛应用,并对传统招生考试工作在录取机制、招生管理以及思想观念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扬弃,尤其是在贯彻“阳光高考”、“阳光招生”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06年3月3日和3月6日,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先后公布了2006年自主选拔录取改革方案。这是近年来所有高考改革中,最引人关注,也引起最广泛议论的高考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