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磁性纳米粒子具有特殊的顺磁性和体积效应,近年来.磁性纳米粒子的合成和生物医学应用已引起了研究工作者的广泛兴趣.对近年来磁性纳米粒子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2.
纳米碳管是近几年发现的新兴材料 ,它有着奇异的电学、磁学、力学性质 ,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通过对近几年纳米碳管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应用研究的归纳和分析 ,进一步探讨了纳米碳管在生物医学传感器、生物医学微电子器件以及生物医学人工材料领域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聚合物,丝素蛋白(SF)因其具有极低的免疫原性、可调节的生物降解性和优良的生物相容性而成为了生物医学领域的热门材料。目前,SF在生物工程的应用已经利用了多种技术。大多数文献综述着眼在基于SF的生物材料及其不同的应用形式,如薄膜、水凝胶和支架。当SF用作其他生物医学基底材料上的涂层时也很有利用价值;然而,关于含SF涂层的生物材料的综述较少。因此,本文收集了SF涂层在生物材料表面改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其在生物材料表面修饰的各种制备方法,并介绍了生物材料表面改性的最新进展。此外,本文还讨论了SF涂层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包括骨再生、韧带再生、皮肤和黏膜再生、神经再生及口腔种植体表面修饰。SF涂层有利于诱导细胞黏附和迁移,促进羟基磷灰石沉积和基质矿化,抑制Notch信号通路,是一种很有前景的骨再生策略。同时,SF涂层复合支架是韧带损伤后再生的候选材料。SF涂层可以提高基底材料的机械性能,并使敷料材料在皮肤和黏膜再生过程中具有整体稳定性。此外,SF涂层由于其只有介电特性、机械柔韧性和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能够成为一种加速神经再生的潜在材料。SF涂层也是口腔种植体表面改性...  相似文献   

4.
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就其发展历史、性质与应用、和发展前景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在性质与应用部分里详述了在生物医学、组织细胞移植、医药、临床治疗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5.
纳米碳管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纳米碳管是近几年发现的新兴材料,它有着奇异的电学、磁学、力学性质,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通过对近几年纳米碳管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应用研究的归纳和分析,进一步探讨了纳米碳管在生物医学传感器、生物医学微电子器件以及生物医学人工材料领域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评述了用金属卟啉模拟单加氧酶细胞色素P-450的研究现状及其在有机合成和生物医学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评述了用金属卟啉模拟单加氧酶细胞色素P-450的研究现状及其在有机合成和生物医学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干细胞是在生命的生长和发育中起“主干”作用的原始细胞,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值和多向分化的潜能.近年来干细胞的应用几乎涉及到所有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领域.本文主要概述了目前胚胎干细胞在基础研究及临床上应用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纳米金属氧化物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介绍了纳米金属氧化物的生物医学领域、环境保护领域和电化学催化领域的一些应用,展望了这类新型修饰电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由高折射率纤芯/波导层/金属薄膜包覆层/被检测物层构成的四层结构表面等离子共振光纤生物传感器.对其研究发现:这种传感器能够很好地感应待测物的折射率,与三层薄膜结构光纤SPR传感器相比其衰减峰非常尖锐,这说明其损耗小且分辨力高,适合长距离、高精度、高分辨力场合的测量,对生物医学中的免疫反应实时检测及表面显微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疏水蛋白是由丝状真菌分泌的具有特殊性质的蛋白质,在真菌的生长和繁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最显著的物理特性即能够在亲水-疏水界面通过自组装形成具有两亲性的薄膜使其拥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有关疏水蛋白自组装方面的研究受到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的一些现代方法这些,方法包括生物医学信号的检测、滤波、频谱分析、小波分析、混沌分析和神经网络分析,对这些方法的内容和性质作了具体分析并讨论了它们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医用金属材料目前的研究现状、性能和应用,指出了医用金属材料应用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近年来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的新进展,提出镁及镁合金材料的应用是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In the present work,hierarchical nanostructured titanium dioxide(TiO2) films were fabricated on Ti-25Nb-3Mo-2Sn-3Zr(TLM) alloy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via one-step anodization process in ethylene glycolbased electrolyte containing 0.5wt% NH4F.The nanostructured TiO2 films exhibited three distinct types depending on the anodization time:top irregular nanopores(INP)/beneath regular nanopores(RNP),top INP/middle regular nanotubes(RNT)/bottom RNP and top RNT with underlying RNP.The evolution of the nanostructured TiO2 films with anodization time demonstrated that self-organizing nanopores formed at the very beginning and individual nanotubes originated from underlying nanopore dissolution.Furthermore,a modified two-stage self-organizing mechanism was introduced to illustrate the growth of the nanostructured TiO2 films.Compared with TLM titanium alloy matrix,the TiO2 films with special nano-structure hold better hydrophilicity and higher specific surface area,which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i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5.
运用功能纳米颗粒的药物发送系统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途径,因为它减少了副反应并减轻病痛 Poly(D,L lactide co glycolide)(PLGA)纳米颗粒的尺寸是80nm,它的制备是通过乳化扩散方法,并应用Poloxamer188作为稳定剂 所制备的纳米颗粒具有疏水核作为药物的载体,而其冠状亲水表面可避免形成网状内皮系统(RES) 作为生物医学应用的第一个例子是PLAG纳米颗粒包含雌激素,它对于受到意外伤害而抑制不安情绪具有局限性 研究指出:局部地发送具有雌激素的PLGA纳米颗粒将激烈减少新内膜的形成程度 其次是应用经过修改的PLAG纳米颗粒发送系统专用于骨治疗的药已经实现,它与骨有高度的相似 已经证明:与双磷酸(bisphosphonate)相结合的PLGA纳米颗粒,参入到鼠的静脉内之后,将可累积在鼠骨内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星形脂肪族聚酯的研究情况,重点介绍了星形脂肪族聚酯的结构特点和合成方法,比较了星形和线性脂肪族聚酯在物理性能和降解性能上的不同。结论:星形脂肪族聚酯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在生物医药、农业、环保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7.
纳米科学与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科学的发展拓展了化学的研究领域,利用纳米材料的量子尺寸及表面等效应可以极大地提高光催化反应的活性和光化学电源光电转化的效率,在能源、环保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针对本实验室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来源广泛(含力学、电子、材料、医学、机械等专业)的特点,为完成测控理论和技术学习,构建了测控技术实验教学研究平台,平台既能进行各专业课程的教学实验,又能进行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与研究。文中介绍了平台的组成,平台在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取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Dielectric elastomers (DEs) respond to applied electric voltage with a surprisingly large deformation, showing a promising capability to generate actuation in mimicking natural muscle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mechanics of DEs is of crucial importance in designing DE-based structures and devices. In this review, we survey some recent theoretical and numerical efforts in exploring several aspects of electroactive materials, with emphases on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of electromechanical coupling, constitutive laws, viscoelastic behaviors, electromechanical instability as well as actuation applications. An overview of analytical models is provided based on the representative approach of non-equilibrium thermodynamics, with computational analyses being required in more generalized situations such as irregular shape, complex configuration, and time-dependent deformation. Theoretical efforts have been devoted to enhancing the working limits of DE actuators by avoiding electromechanical instability as well as electric breakdown, and pre-strains are shown to effectively avoid the two failure modes. These studies lay a solid foundation to facilitate the use of DE materials, structures, and devices in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such as biomedical devices, adaptive systems, robotics, energy harvesting, etc.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分析了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与实践,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进与整合,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