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柳 《教书育人》2002,(6):45-46
近年来,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集体主义教育有被忽视和淡化的情况和倾向,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扭转这一现象,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加强大学生示范群体的建设,并以此推进集体主义教育,不失为我们的一条探索途径。一大学生示范群体是指高等学校大学生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中那些按照学校的培养目标,从自身群体的特点出发,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并在学生中产生较大影响力和感召力的学生群体。大学生示范群体有几个特点:(1)示范性:它在各类学生群体中以自身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在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已发生深刻的变化,大学生中存在思想认识问题,在高校建设示范群体,以形成群体示范效应就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影响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效能。怎样发挥青年大学生示范群体的群体示范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能,并通过示范群体的榜样作用实现教育引导功能是每一位高校学生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示范群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内涵应包括政治坚定、忠于祖国,投身于实践、无私奉献、积极进取、立志成才等方面.同时,大学生示范群体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先进集体,它具有整体性,互补性,辐射性等特点、共青团组织应积极培养大学生示范群体,使其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党员榜样示范机制的构建是高校党建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党员,在高校学生群体中发挥着巨大的榜样示范作用,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何构建有效的大学生党员榜样示范机制,对于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的有效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试论班级群体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云 《教育与职业》2004,(28):65-66
高校始终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创造精神为其使命。大学校园为大学生成长提供了多元文化的空间。在这里,每个个体与群体中不同成员之间产生互动,班级群体对个体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产生影响;班级群体的气氛和风气对群体内成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党、团、班级组织在班级群体中的作用以及优秀学生干部队伍在创建优良班级群体中的核心作用,从而因势利导、充分发挥群体的榜样、示范功能。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等学校团委一直都肩负着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干部的示范群体培养等任务,在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战线上发挥着生力军的作用。本文力图通过对高校共青团的管理工作模式进行探索与思考,使共青团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志愿活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了重要功能:提升了志愿者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发挥了示范功能,推动了大学生群体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论大学生群体心理分析与行为引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大学生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形成过程,分析了大学生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心理特征,提出了大学生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心理和行为引导的途径,以使对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更加科学、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生党员是学生群体中的中坚力量,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学生党员旗帜,在引导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不断探索发挥学生党员旗帜作用的方法和途径,充分发挥其示范和桥梁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评价和引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章阐述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征及产生原因、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作用,提出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管理和引导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