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训诂、人情、史实三方面对"兄弟不知, 其笑矣"是<氓>中弃妇被弃后兄弟嘲笑其不幸的传统解释进行辨误,认为这是弃妇归家途中的虚拟,应解释为"兄弟"不知道是被弃,还像往常一样喜笑着迎接她.诗选取车至顿丘、车过淇水两个场景,以景物为媒,车归为经,思绪为纬,体现了古典叙事诗的感事性质.诗通过一个遇人不淑的悲剧,反映了男权社会对妇女的压迫,也凝聚着广大劳动妇女摆脱奴隶地位、争取平等人格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训诂、人情、史实三方面对“兄弟不知 ,口至其笑矣”是《氓》中弃妇被弃后兄弟嘲笑其不幸的传统解释进行辨误 ,认为这是弃妇归家途中的虚拟 ,应解释为“兄弟”不知道是被弃 ,还像往常一样喜笑着迎接她。诗选取车至顿丘、车过淇水两个场景 ,以景物为媒 ,车归为经 ,思绪为纬 ,体现了古典叙事诗的感事性质。诗通过一个遇人不淑的悲剧 ,反映了男权社会对妇女的压迫 ,也凝聚着广大劳动妇女摆脱奴隶地位、争取平等人格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3.
"弃妇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作品中的一类,通过女性作家创作的"弃妇诗"可以窥见她们的思想情感.通过将<诗经>中的四首弃妇诗与后代的同类作品比较,可以发现先秦时代的妇女虽然社会地位低下,但与后代的女性相比仍然拥有较强的个人主体意识和个性.  相似文献   

4.
《柳州师专学报》2016,(3):33-37
"弃妇诗"是《诗经》中的一类重要题材,它着重反映了当时妇女在感情上所受的压迫和苦难。可以说,《诗经》中的"弃妇诗"是后代此类作品的滥觞。文章从《诗经》中的弃妇诗出发,着重探讨此类诗歌叙事主题模式的形成、弃妇形象的发展演变以及性别角色的转换,试图对弃妇诗的嬗变历程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5.
《诗经》、汉乐府之“弃妇诗”新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诗经》和汉乐府“弃妇诗”中弃妇被弃原因的解释,历来的“男人喜新厌旧”说不符合作品实际。以宗法社会“无子出妻”的风俗制度为视角,妇人被弃实因*不育。《氓》、《谷风》等诗中弃妇自诉无亏妇德,有功夫家,但却只字不提曾为夫家生儿育女,这证明她没有生育能力,正是被弃原因。《中谷有》、《上山采蘑芜》等诗中的“”、“靡芜”是专治妇人不育症的妇科药物,诗以这种药物起兴,乃是暗示妇人因*妇科病不愈而被弃。《苡》一诗虽非弃妇诗,但诗中女子集体采苡时的欢乐,是对*苡能“令人有子”的迷信,反证了中国古代妇女的命运全系于生育。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众说纷纭的“诗怪”李金发的怪诗《弃妇》作了较细致、系统的分析,探讨诗的主题和艺术表现特点。笔者不同意传统看法,认为弃妇是有典型意义的形象,象征在诗歌创作中不是最主要的艺术手法而仅是修辞方式之一,不宜视《弃妇》为李金发象征诗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7.
顾馨誉 《文教资料》2020,(6):30-31,21
陆机、陆云兄弟是太康文学的代表作家,两人在文学创作上以诗、赋为主,讲究华丽的辞藻,在文学理论上有共通之处.陆机诗文内容表达更丰富,更注重创作的形式美;陆云讲究"清省"自然,独树一帜.这些不同之处和两人的性格差异、兄弟身份有关.  相似文献   

8.
余华小说对命运,尤其是悲剧命运的探讨和叙述很精彩,从他两部最重要的作品《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中可以体味得到。同样是时命运的探讨,之前作品体现出的叙事风格到了《兄弟》之中却体现出重要的转换,从冷漠的写实主义转换成黑色幽默的运用,在平实的写实中熟练运用反讽技巧,以及整部作品体现出的寓言化特征,都使《兄弟》与余华此前的作品大异其趣。  相似文献   

9.
试论古典诗歌中的弃妇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许多文艺大家都这样说 ,爱情是文学的永恒主题。在人们精研爱情作品的时候 ,我们不妨来关注一下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弃妇诗。弃妇诗砸碎了爱情浪漫而美丽的花环 ,揭开了婚姻的狡诈与虚伪 ,也撕开了爱情温情脉脉的面纱后的贪婪与私欲。弃妇诗以其内容的简洁明了揭示了现实生活的残酷和复杂。从《诗经·谷风》到《孔雀东南飞》 ,我们看到了婚姻从最初的单纯的爱情吟唱到后来多种生活颤音的交织 ,婚姻 ,硬是被人强行塞进了许多不协调的东西。一《诗经》中被历来注释家注作弃妇诗的作品也不过七八篇 ,虽然数量占全部《诗经》作品不到四十分之一 ,…  相似文献   

10.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同时也是人类文化中永不衰谢的艺术主题.诗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而最早能体现爱情的文学载体<诗经>,其记载爱情的作品篇目众多,笔者认为大体上主要有爱情诗、婚姻诗、弃妇诗等几类.诗中描写的爱情,无半点礼教和贞洁观念的束缚.它生动的描写给了我们当代年轻人一种深深的震撼:真爱是伟大淳朴的同时也是人的本性.  相似文献   

11.
勒南兄弟     
肖蔷薇 《中学生百科》2011,(4):F0002-F0002
法国画家勒南三兄弟安多尼、路易斯和马修出生于1595年到1610年之间,都擅长于描绘农民生活以及小型肖像。由于他们都只在画上标上勒南这个名字,所以后人很难将他们的作品区分开。  相似文献   

12.
王少军 《教育艺术》2008,(11):78-78
郭氏兄弟因他们的“铁板浮雕”摘取了民间艺术界顶尖桂冠,媒体的大量报道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他们的作品和经历。尽管如此,我还是想在这里向读者介绍我所认识的郭氏兄弟。因为在我看来,不了解郭氏兄弟其人,只谈他们的作品一定会流于肤浅,那样的结果不过是把他们和他们的作品归类于工艺美术创新作者和品种的档案之中,甚至一定会有商海贵人来点拨商机。  相似文献   

13.
《谷风》是一首弃妇诗,诗以虚实结合的手法刻画了一个善良温柔而又软弱的弃妇形象,同时通过对气氛的渲染,比喻、比兴的运用表现出与其他弃妇诗不同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4.
兄弟岩     
印度有一对“兄弟岩”,位于印度北部一条小河的两岸。传说古时有对兄弟因为他们的父母双亡而悲痛至极,双双投河自尽,变成这一对“兄弟岩”。1965年5月17日,对这里地形地貌十分熟悉的牧丰人昆得斯和迪亮突然发现其中一块岩石居然悄悄向北移动了大约10米。一个月后,他们又经过这里,惊奇地发现向北移动了的那座岩石又移回到了原地。附近村庄的老人说,在最近20年的时间里, 这对“兄弟岩”已经移动5次了,而且每次移动都是小的那块向北移,移动后不久,它又会自动地移回原地。兄弟岩  相似文献   

15.
《谷风》是一首弃妇诗,诗以虚实结合的手法刻画了一个善良温柔而又软弱的弃妇形象,同时通过对气氛的渲染,比喻、比兴的运用表现出与其他弃妇诗不同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6.
《诗经》中的"弃妇诗"同《诗经》中其它题材的诗歌一样,用现实的笔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而以描写妇女悲惨命运为主题的"弃妇诗",在表现社会现实方面则更为深刻.本文选择《诗经》中有代表性的方面,从内容分析着手,旨在探讨"弃妇诗"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状况;它所表现的封建婚姻制度的复杂性和不合理性;"弃妇诗"感人的悲剧力量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论《诗经》中的弃妇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弃妇诗早在汉代前就已提出,但是弃妇诗的产生是有一定的社会条件的。在(诗经》中,作者塑造了形态各异的弃妇形象。弃妇诗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诸方面现实,而其艺术特色也较高,尤其是诗的感伤、哀怨基调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8.
加油!兄弟联     
2007年华语乐坛第一枚重磅炸弹,堪称国内第一实力偶像团体“兄弟联GoGoClub”正式成军并加盟百代唱片!兄弟联由优雅俊美的陈泽宇、活泼率真的毛方圆、忧郁深情的巫迪文和沉稳劲酷的钟凯4位团员组成,当初他们都是参加国内选秀节目“加油!好男儿”的选手,随着半年的角逐和历练,这4位帅哥一路脱颖而出,在热销专辑《好男儿,站出来》中表现出不俗的唱功,加之无人能及的188cm身高和俊朗相貌,以及之前在比赛中建立起来的兄弟情谊,百代唱片公司立即被他们所吸引,在找到最好的音乐资源后,又立足亚洲、放眼世界舞台,第一时间为他们筹划组合计划,还专门请来曾经为台湾组合飞轮海、S.H.E的歌曲填词的新锐作词人陈信延为兄弟联操刀创作新歌,新专辑《漫长的约会》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9.
女性经济地位低下是弃妇现象存在的物质层面。弃妇诗是针对弃妇现象的文学创作,由男性作家的弃妇诗形成的弃妇意象则表达了一种性化了的附庸意识,它潜在的隐喻了古代男性知识分子对皇权的人身依附。  相似文献   

20.
林格伦的《狮心兄弟》具有鲜明的"诗意"特征。这些特征主要体现于作品中独特的叙述视角、细腻的心理展示、梦幻色彩的人物和环境设置、富于想象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本真纯美的感情迸发以及意味深长的生命哲理几方面。"诗意"给儿童文学作品增添了文学美感,同时又对促进儿童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