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车王府藏曲本是指清末民初从北京蒙古车王府流散出来的大批戏曲曲艺文本,可谓俗文学渊薮。这批曲本自1925年孔德学校率先购入后便引起学界关注,至今已在整理、编目、出版及论述论著等方面颇有建树。但期间因多次购藏、复抄,版本繁多,在购藏史实、曲本真伪、发掘新曲本等方面都留下一定开拓空间。本文即以研究车王府藏曲本相关文献为基础,依据新近发现之资料,对车王府藏曲本研究作前瞻性探讨,主要包括刊刻本小说戏曲的发掘、弹词研究及俗抄本真伪考证及曲本全貌、系统研究等。  相似文献   

2.
清代子弟书,兴于乾隆年间,衷于清末民初。是流行于北京及东北的一种鼓词。现存作品400余种,内容丰富,唱词典雅,句式灵活,韵律优美,是满汉民族的曲艺遗产。 清代北京蒙古车王府曾收藏大量小说、戏曲、曲艺的抄本与刻本,民国后散出,1925年北平孔德学校购得戏曲、曲艺1444种,经顾颉刚先生分类编目,1927年在《孔德月刊》上发表,引起了各界的重视。后来,傅借华先生又在《中法汉学研究所图书馆馆刊》上发表了《子弟书总目》(解放后出版了单行本),其中有车王府曲本近300种。这批子弟书,主要收藏在首都图书馆与北京大学图书馆。周恩来总理生前曾指示将车王府曲本整理出版,国内外学者多年来就盼望车王府曲本问世。最近北京市民族古籍整理规划小组辑校的《清车王府藏子弟书》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分为上、下两卷,精装本。共收入子弟书297种(比《子弟书总目》所列车王府曲本多18种),其中,存目1种(《灯草和尚》)、原始资料编目时误收的连珠快书6种(《草  相似文献   

3.
车王府藏曲本是清代蒙古王车登巴咱尔及其子孙收集的俗文学手抄本及刊刻本,其大部分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另有一些藏本散见于中山大学图书馆、日本京都大学双红堂文库等地.经过初期和深入整理阶段,目前车王府藏曲本研究已具备编纂其曲本总目的条件,应从整理曲本全集、编写曲本解题、编纂综合目录等几方面入手,进一步研究车王府藏曲本之版本、存藏状况及全貌.  相似文献   

4.
首都图书馆     
首都图书馆是北京市属大型公共图书馆,是北京市重要的知识信息枢纽和精神文明建设基地.2012年9月28日,首都图书馆新馆对外开放接待读者.新馆与一期相围合,俯瞰之下其布局形成一枚汉字"图"的印章,烙印于北京公共文化版图之中.两栋建筑以连廊相接,交相辉映,喻义着历史的传承与服务的延伸. 首都图书馆现藏各类文献逾650万册(件),古今中外文献并汇,学科门类齐全,文献载体多样,尤以古籍善本、北京地方文献、音像资料最富特色.其中,古籍近50万册(件),善本6 000余部,闻名海内外的珍藏《车王府曲本》集各种戏曲、曲艺抄本1 600余种,是研究中国俗文学、民情、民俗的文学宝库;地方文献5万余种,16万余册(件),收藏了存世北京地方志的全部品种,是研究级的文献资源系统;老唱片2万余张,包括戏曲、曲艺、歌曲等,其中京剧、相声及流行歌曲中不乏珍贵品种,收录了四大名旦唯一合唱的老唱片《四五花洞》.  相似文献   

5.
在报名参加第六届“中国图书奖”评奖的480余种图书中.文史类著作和古籍整理新书约占参评书的10%左右。种数和去年相伯仲,而册数却远远超过了上一届。这说明,1991年出版的文史著作和古籍整理新书,大型的丛书和多卷本专著增多了。例如北京出版社出版的《清蒙古车王府藏曲本》,全书线装315函,  相似文献   

6.
台湾傅斯年图书馆所藏《太平钱》《奇福记》两种四色抄本曲本,为清代内府之物,曾经"北京人文科学研究所"递藏。从各层信息判断,两剧原来抄就于雍正朝(或更前),再以四色抄写于乾隆朝,应为两朝内府演出之本。这其中,《奇福记》乃据李渔《奈何天》剧改编而来,剧词仍保留原有的男女情色表演,则其应属帝王私密性演出所用剧本,演出之地当在宫廷或行宫的室内小型戏台。两曲本内存有大量详细的演出指导文字,包括服饰、道具、台步等,可为清代内廷戏曲演出研究提供较为详实可靠的文献依据。两剧在篇幅、情节、文字方面,与其所依据的明清旧传奇基本保持一致。另外,二剧均在出目之下标明唱腔,显示出雍正朝内府演戏仍以昆、弋两腔为主的特色,而弋腔已略盛一筹。这些信息为探讨清代内府演戏、清初戏曲发展史,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继唐诗、宋词、元曲、明传奇之后,清代子弟书是又一个韵文创作的高峰。当代学者关德栋、启功都有上述看法。 现存清代子弟书约有四百余种, 1993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清车王府钞藏曲本子弟书集》; 1994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了(清车王府藏子弟书》。前者为中山  相似文献   

8.
子弟书是清朝中晚期流行的一种曲艺形式,是一种说唱艺术.曾盛行于北京、沈阳等地,由八旗子弟创制、创作、演出和欣赏并逐渐流行.其文词清丽,音乐雅致,备受欢迎. 关于子弟书的乐曲今已失传,其曲文文本经爱好者的搜罗、编集,大多得以完好留存.其形式以七言句式为主,可添加衬字,最长一句达19字,篇幅短小,形式灵活自由.自清代至民国年间,内廷王府如清宫昇平署、蒙古车王府;私家庋藏如北京三畏氏,天津无名氏、萧文澄,对此收集、整理甚多.  相似文献   

9.
仝婉澄 《出版科学》2016,24(4):119-121
2013年8月出版的《清车王府藏戏曲全编》,为近年来规模最大的通俗曲本整理总集,是中山大学几代学人辛勤劳动的结晶。在整理出版过程中,在版本问题、校记问题、字形符号处理、曲白场次划分、曲本分类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俗文学文献的整理出版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正主持人语:在中国大陆,清末民初的"外江戏"(广东汉剧)剧本已经十分稀见,而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图书馆等处,还存留着为数可观的早期"外江戏"剧本(抄本)。搜集和研究这批剧本,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加坡藏‘外江戏’剧本的搜集与研究"立项的初衷。然而彻底研究这批剧本必然涉及以下问题:清代几种"外江戏"之间的关系,广东汉剧与闽西汉剧的关系,"外江戏"的源头和流传路线,"外江戏"对广东地方戏如粤剧的影响等等。本期刊出的几篇论文,企  相似文献   

11.
欧阳予倩(1889-1962)是我国杰出的戏剧表演艺术家、剧作家、导演,也是位戏剧教育家、戏剧理论家、电影艺术家.他一生当过六年业余演员,十六年职业演员;创作过二十多个话剧剧本,三十个戏曲剧本和一个舞剧剧本;导演过话剧、歌剧、京剧和地方戏曲七十余个,编导过九部影片,前后主办过十三年戏剧学校,出版著作十余种.欧阳予倩为建设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戏剧艺术,艰苦奋斗了一生,为中国艺术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明人周锡珪《唐碑帖跋》自成书以来,未曾刊刻,当时传世者仅有罕见的几种抄本, 《四库全书》归入存目.今存抄本仅上海图书馆和南京图书馆所藏两部.本文对这两个抄本进行考察,认为上海图书馆藏抄本实抄自南京图书馆藏本,且其抄写质量不如南图本.对此书的书学价值进行研究,认为此书对唐代书学的研究尤其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3.
京剧艺术     
刘鹏 《北京档案》2009,(1):51-52
听京剧是老北京人的一大爱好。京剧之所以能够形成,并且得以兴旺发展,是因为继承了宋、元、明等朝代戏曲的传统和积累的大批剧本。清朝乾隆年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徽剧、昆曲、梆子等长时间交互影响,形成一种新剧种——京剧。  相似文献   

14.
那王府往事     
清朝定鼎中原后皇族宗室多居住于京城,其中重要成员被册封为王爵,其府邸被称为王府,星罗棋布的王府是北京建筑与文化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清代蒙古王公的府第在其游牧领地,京城只是其驻京的寓所。但乾隆朝以来,因清朝下嫁公主而令蒙古额驸在京居住并由后嗣承继,原来赏赐的公主府逐渐演变为蒙古王府。那王府即是北京现保存较好的蒙古王府之一,原主乃是清朝外藩蒙古喀尔喀赛音诺颜部扎萨克亲王那彦图,其修建过程与历代拥有者的经历都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15.
台湾傅斯年图书馆所藏抄本《传奇汇考》,原为陈士可(毅)旧藏之物,于民国十九年间被当时的东方文化事业图书馆购入。此书前四册为清末抄就,后六册为民国初年抄补,共收录剧目提要97种。较之日本所藏两种《传奇汇考》(大阪本、京大本),此本不仅保存了《女红纱》一剧提要,而且还是日本藏本的祖本。根据此本,不但可以得知王国维旧藏十册抄本《传奇汇考》的具体版本信息,而且可以由此证明日本大仓集古馆藏本,乃是董康、王国维的旧藏物,从而理清海内外所藏《传奇汇考》版本之间的源流关系。因此,此本具有很重要的版本价值,为进一步研究《传奇汇考》这部中国古代最早的戏曲提要,提供了一个关键性的版本。  相似文献   

16.
近日,甘肃省西和县档案局(馆)从80岁的老党员王树立手中征集到了3030册珍贵剧本。这些剧本包括中、英、美、法、俄罗斯、朝鲜等国家,跨越不同时期的40几个剧种。这批珍贵剧本的入藏,填补了西和县征集地方戏曲档案的空白,极大地丰富了馆藏内容,拓展了查阅利用档案图书资料  相似文献   

17.
清升平署所保存的大量内府曲本是清代宫廷演剧,乃至中国戏曲史研究的重要史料。但其自1924年开始大量散出后,被众家所得,使得今日之曲本收藏十分分散,收藏全貌尚不清晰。本文以时间为序,按照收藏者逐一介绍该处所藏升平署戏曲文献的源流和今日的收藏状况。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私家抄书,以毛氏汲古阁为最,其数量有六百余种.这些抄本中又以影宋抄本价值最高,约有百余种,为世所珍.南朝鲍照的<鲍氏集>即是.该集之宋本早已散佚,今存毛氏影宋抄本就成为校勘诸家刻本的最佳之本.如明正德五年(1510年)朱应登刻本为现存最早刻本,影响颇大,<四库全书>用作底本,然以影宋抄本校之,讹误累累."毛抄"中类是者极多,故而毛氏抄本亟待整理与研究,以期在还原典籍原貌,尤其是在当代点校本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清雍正间蒙古人罗密曾编有一部《蒙古家谱》, 《蒙古世系谱》是其节抄并加按语的传本,历来编者或称乾隆时蒙古人博明,或称清末宗室盛昱,没有定论.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收有一部南京图书馆藏本,著录为博明稿本.通过对南图藏本、其他传本以及博明、盛昱二人相关资料的研究,认为南图藏本只是现存各传抄本的祖本,而作者无论是博明还是盛昱,都没有足够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尊经阁文库藏校本《白氏文集》是江户初期天海大师在那波道圆本上校注加点的版本,其主要价值首先在于保存了惠萼、宗重、邦光、性全等人的奥书,对研究白集版本流传有所俾补;其次在于天海所校诸本文字与金泽本、《文集抄》《管见抄》等古抄本颇相近,以上版本所不存之诗文,天海校本有不少独特处,可纠正白居易作品传本误文,提供更优之抄本异文;天海还抄录诸本所无之注释,其中一部分可能为白居易自注阙文,另一部分为日本学者所注。日本所藏此类珍贵那波校本尚有十余部,应为我们校勘《白氏文集》及研究白集流传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