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1 毫秒
1.
今年出了个好题目,所有人都这么说。一致的看法是,"绿色生活"没有"品味时尚"难,让人一下子就想到低碳、环保、哥本哈根、奥运、世博,这些都是当下的热点话题,也是焦点话题,使所有人都有话说。但是,好题目不等于好作文,都有话说不等于能说好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读书     
青年会叫我在未离南方赴北方之前在这里谈谈,我很高兴,题目是"为什么要读书"。现在读书运动大会开始,青年会拣定了三个演讲题目。我看第二个题目"怎样读书"很有兴味,第三个题目"读什么书"更有兴味,第一个题目无法讲,"为什么要读书",连小孩子都知道,讲起来很难为情,而且也讲不好。所以我今天  相似文献   

3.
题目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文章比作人,那么题目就是文章的"脸蛋儿"。人们看报纸杂志都有这么一个习惯:先浏览一下,题目新颖生动,那就先看;题目一般,就后看;题目陈旧,似曾相识,就可能不看。由此可见,题目是争夺读者的关键。一个题目,最多不过十几个字,但它却是作者认识能力和写作水平的综合反映。根据  相似文献   

4.
徐丽萍 《甘肃教育》2014,(14):122-122
正1.设置自由开放的题目,使每个学生都能较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写作入门的关键。面对题目有话可说,即为入门。但目前,许多初中生看到题目,大都先冥思苦想,再生编乱造,然后三言两语交差。之所以如此,正如叶圣陶所说:"学生无话可说,毛病大都在于题目出得不好。"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思想,经历、心理活动等都不尽相同,如  相似文献   

5.
当"好奇心"展示在考生面前的时候,相信所有的考生都松了一口气:好简单的题目。社会评论中,也有人认为这是个低幼化的题目,甚至有人让小学生和本科生、研究生PK,结论是,本科生、研究生都不如小学生。然而,  相似文献   

6.
在我酝酿题目时,脑子里一下子就跳出了"半道上"这个题目。这之后,我又想了几个题目,觉得都不如它。碰巧我18岁的儿子放假回家,我又慎重地征求他的意见,他在几个题目中不假思索地选择了这个。问他为什么,他说:"看到这个题目有点感觉。"实话实说,这个题目其实并不是我现在想出来的。好多年前,我曾用它写过一篇小说,直到现在我还对这个题目意犹未尽,但我不想在此诠释这个题目的"深意"。它对你来说,也许是一个画面,也许是一种思考,也许……你的感觉越独特越好。  相似文献   

7.
我们都知道,题目是文章的窗口,抓住题目读懂题目,是阅读一篇文章的前提。所以,我在教学中比较重视引导学生先读题。所谓"读题",就是教师在进行课文内容教学之前,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8.
[中考凝眸] 综观各地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都把"扣题"摆在最前头.偏离题意的作文,大致分为如下三种情况: 一是因误解而离题.对题目的含义理解不准;对题目的感情色彩把握不当;将题目中的局部当作整体,只扣其中的一部分,都是偏题离题.  相似文献   

9.
守恒法是我们在解答化学习题中的常用方法,使用守恒法解化学题目的重点是要善于发现题目中所包含的"恒等关系".很多题目都需要我们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才可以发现隐藏在题目中的"恒等关系".一、高中化学习题中的守恒法1.守恒法的含义.在这个多姿多彩的自然界中,处处都存在物质的守恒定律.化学学科里守恒法重点是根据发生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守恒与元素的类别没有产生什么变化来解答化学题目的一类方法.  相似文献   

10.
裁判亮分     
"一个巴掌拍不响"这一俗语的意蕴很丰富,正因为如此,要写好这个题目是较有难度的。三个小作者虽然对题目的理解和思维都不相同,然而写得都很出彩。左振同  相似文献   

11.
我们平时在写"状物"的文章时,应突出"物"的形态、功效、特征,让文章与题目更贴切。这有两篇文章,同样都是写西瓜,请你看一看,哪一篇与题目更贴切?  相似文献   

12.
<正>从2018年高考作文题来看,现在的题目都切合考纲中"一点四面"的要求,大多都体现国家意志,展现宏大的主题,乍一看这一类题目并不难动笔,因为都是学生的自身与生活;但是想写好就不容易,因为题目太大了、内涵太丰富了,所以泛泛而谈,只谈个人感受、只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出现的高考新材料作文要求自拟题目,而且评分标准一般都规定:没有题目减2分,题目不恰当减1分。但我们在高考作文阅卷中常常发现,学生拟题不当的现象屡见不鲜。古人曾把拟题比作"点睛",意思是说龙虽画好,但是要让龙鲜活而腾飞,必须有一双"明眸善睐"的眼睛。  相似文献   

14.
正"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精彩的内心世界。"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一篇文章的精神内核,它牵系文脉,关涉文理,囊括文思,蕴含文旨,是引领我们走进文章的使者,是我们欣赏文章的窗口。遗憾的是,不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题目都还是一个"躲在深闺人未识"的佳人,潜藏于黑暗和泥土中未被发掘的宝藏。如果我们能够巧借题目,充分挖掘题目的审题构思、立意行文功能并  相似文献   

15.
"扣题"是中考话题作文的第一要务。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同学或者对题目的含义理解不准,或者对题目的感情色彩把握不当,或者将题目中的局部当作整体,只扣其中一部分,这些做法都是偏题离题。写作中如何做到审准题目,切合题意呢?一、扣住话题拟新题1.适当扩展法。话题作文需要学生自己拟题,如果将独词式话题,在它的前面或后面添词增补,扩展成短语并以此作为写作题目,就能将题目限定在命题者设定的范围内。如以"体验"为话题,可拟《爱的初体  相似文献   

16.
[题目阐述]以"行走"为题写一篇文章。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信息。写作指导"行走"是词语式的命题作文。题目看似简单,对"行走"的感悟或体验都可以入文,但具有多义性,它为考生自主立意提  相似文献   

17.
《教书育人》2012,(35):5
熊丙奇在《羊城晚报》上撰文指出:法国的高考题具有两大基本特点,一是有多个题目,供学生自由选择;二是所有题目都给学生很大的思辨空间,学生完全可以自由发挥。然而,在我国"每分必究"的高考  相似文献   

18.
每一篇课文的教学实施,都需要有一个抓手,让教学过程有"径"可循.课文的题目无疑是教学的有力抓手,教学中不妨由题入手,扣题导学.具体而言:明确范围,建立题目统领全文的意识;明晰线索,体会题目表情达意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题目是概括文章内容的,因此把握了题目就等于把握了文章的概括内容.这无论对阅读还是写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作文来说,题目是写作的依据,选材、构思、思路等都可依据题目揭示的信息.对阅读来说,可以根据题目推知文章可能会"写什么""为什么写"和"怎么写",从而在客观上把握文章内容,使阅读者居高临下地阅读文章.阅读时从题入手,能摆脱作者的支配,成为读文的主动者.对学生来说,他不仅可摆脱作者的支配,还可以摆脱教者的支配,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题入手读文章是一场阅读的革命.  相似文献   

20.
在学习了一次函数后,大家在说函数图像的时候,一般都说一次函数的图像都是直线型的.真的都是直线型的吗?是不是事实说了算,这些题目都是近几年的中考题. 1点型图像 例1根据提示完成题目:如图1①,②,③,④,…,是用围棋棋子按照某种规律摆成的一行"广"字,按照这种规律,第5个"广"字中的棋子个数是_____,第n个"广"字中的棋子个数是_____.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