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学地理学视角下的明代广西谪宦诗歌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书写。就自然景观书写而言,主要涉及对广西山水风光的描写和对广西瓜果及特色风物的叙述;人文景观的书写则主要体现在对广西百姓苦难生活的描绘和对广西社会风俗文化的记载。明代广西谪宦诗歌中的自然景观书写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广西形象,打破了以往对广西“蛮荒之地”的认识;人文景观书写中包含了对广西社会风俗文化的记载,为更好地研究明代广西社会文化提供了一定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2.
谈“丐”和“丏”河北苏天祥“丐”弓“”字形相似,极易混淆,人们乍一看见“”字,往往误为“丐”字。丐,琶gai,是常见字,构调能力较强,如乞丐、丐户、丐取、丐养等、一般不作偏旁(钙是后造字)。丐音mian,《说艾》:“丐,不见也,象里面Z形。”它的问司...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对王应麟的撰著加以考述。考定历代志目记载及学界无争议的王应麟著述有三十种,其中现存者为十五种,另有明人所辑文集一种;有争议著述三种,均存。王应麟现存著述大多具有开创性,其学术对后世学者尤其是清代学者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本着重探讨明人自传的体类型、写作动机与叙事特征,体类型包括序、状、述、传、记、墓志铭、祭、吊;写作动机可以分为写实与写趣两种倾向;叙事方式,可以分为记叙与问答两种体式;人称有第一人称叙事、第三人称叙事和第二人称叙事。明人自传大都长于描绘生活状况、刻画人物个性和剖析自我灵魂,堪称一幅幅士人自我形象的自画像。  相似文献   

5.
萧大亨的《北虏风俗》是明人所著的一种有关明代蒙古的专题著述。与此前的同类著述相比,其中.有许多新的发现和记载,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本文从体例、内容、思想等方面对《北虏风俗》作了较全面的评述,重点指出《北虏风俗》的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夏“丐”尊     
正团结出版社出版有《我是彪悍民国史》一书,其111、112页,连着四处出现一位"名人":夏丐尊。民国名人中有夏丐尊吗?没有,只有夏丐尊。丐音gai,含乞求、乞丐、给予等义,是常用字。丐音mian,意为遮蔽,用得很少,常被读错写错,误作丐。夏丐尊(1886—1946)是中国著名作家、出版家,原名铸,字勉旃,号闷庵,浙江上虞人。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执教多所名校,一本名气很响的《爱的教育》,就是他翻译的。这位文化名人后来改字丐尊,用了个冷僻字,而且还终于以此行世!说  相似文献   

7.
家传是古代重要的著述样式和文章体式。在唐代以前,家传主要是一种著述样式,记载某一家族的多个人物,属于史部书籍中杂传的一类;唐宋是家传的变化时期,开始向仅记一人的单传演变;宋代则进一步出现了以家传为名的文传;明清以后,家传成为集部文章之一体,是一种文传。而六朝那种记录某姓氏多个人物的家传样式则几乎消失。  相似文献   

8.
胥吏在清代社会普遍存在。《红楼梦》描写的胥吏形象多而生动:他们挟持主官、包揽词讼、贪赃枉法。薛蟠致人死亡案中,胥吏的形象更是被作者揭露得淋漓尽致。胥吏形象的刻画,对《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具有明显的铺垫作用,同时,胥吏形象的刻画,将爱情掩盖下的《红楼梦》的政治主题、社会主题彰显出来,是《红楼梦》群像刻画的成功体现。  相似文献   

9.
黄元虎 《教学与管理》2023,(35):46-48+67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了多位党的基层干部形象。文学阅读视角下党的基层干部形象的主要特征有:坚持党性,心怀人性;不忘初心,富有爱心;宁死不屈,舍生取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教学中,教师应准确把握语文教材“以文化人”的特点和党的基层干部的形象特征,在互动关系中感悟引领作用,在矛盾冲突中体会崇高品质,在细节刻画中探究内心世界,在价值澄清中传承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0.
《朝野佥载》共20则故事记载唐代前期的岭南,包括自然景观和社会风俗两方面。在自然景观方面,《朝野佥载》主要记载岭南地区或习性怪异或善通人情的动物,此外,还涉及植物和矿产资源等内容;在社会风俗方面,《朝野佥载》反映唐时岭南的官员、制毒、饮食、丧葬等社会内容,这些皆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而《朝野佥载》多以岭南故事的创作动因为:一是岭南因开发迟缓而保留原始森林的榛莽以及独特的风俗为作品提供许多的素材;二是张鷟因贬谪而得以亲身体验岭南的奇风异俗;三是受笔记小说广见闻、资谈笑等创作意图的影响,张鷟的《朝野佥载》较多地书写岭南。  相似文献   

11.
城市乞丐一直以来是个比较隐秘、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生存状态很少为人们所了解。本文通过对各种 类型城市乞丐生存状态的零距离记实、分析,让读者、社会对城市乞丐有一个较深入的认识。同时,通过调查市民 意见,采访专家,权衡分析利弊,得出我们的广州形象报告以及总结出我们的观点:“禁讨令”的颁布和实施具有历 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的刻画符号,以往学者们多关注这些符号的性质。从考古资料来看,新石器时代刻画符号的书写方式分早、中、晚三期。新石器时代的书写工具有尖状骨器、尖状石器、毛笔、鲨鱼牙齿等,载体多是陶器,少量为龟甲、骨器、石器和玉器等。当时已形成固定的书写习惯,开甲骨占卜及契刻之先河,开创并排书写及竖行右书体例。研究新石器时代书写文化对研究中国早期的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语文教科书的商人形象多具有凶恶暴虐、冷酷虚伪、残忍贪婪、刻薄势利、贪色奸诈、贪色奸诈、薄情寡义等某种非常态的性格特征,采用的是语言的贬抑性、行为的荒诞化等书写策略。教科书中商人的负面形象的书写与选择,与我国传统士人的轻商思想及优势阶层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运营方式的认识存在着偏差直接相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重新认识商人阶层对社会进步的作用,教科书要用刻画新时代商人形象的文章来替换原有选文或增选正面肯定商人的旧文;教学时要用现代的眼光去重新审视作品中的商人形象,应超越职业身份的差异去深入分析商人形象背后的普遍人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自古就是丐业发达之邦,乞丐问题的存在既是客观的历史事实,又是长期困扰中国社会的一大弊病.尤其到了近代,乞丐在秉承传统谋生方式的同时,又有新的发展:其行乞职业化特征明显加强.通过对近代乞丐职业化特征及其影响进行探析,有助于人们深入透视这一特殊群体,加深对他们的了解,也从某一侧面折射出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历程与风貌.  相似文献   

15.
《左传》一书记载了大小数百次战争,作者在客观记叙的同时,着力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军事指挥家形象。本文选取晋国名将先轸,就其战争中运筹帷幄、多谋善划;眼光独到、富于远见;公正忠义、劝君直行;耿直仁德、崇德重礼等形象特点予以探析,以期对当代军事指挥者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明传奇《精忠记》,刻画了"忠孝节义"的岳飞形象。其中,岳飞被秦桧陷害入狱召张宪、岳云一同赴死的情节历来颇受争议,与正史记载多有不符。通过探讨传奇中岳飞形象的形成,分析传奇作者这样刻画的意图和背后的深刻原因。  相似文献   

17.
诗词是《红楼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小说情节、人物性格紧密相关,是作者塑造典型形象的重要手段。它与刻画小说人物的描述性文字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已经深深地融入每个人物的形象之中,以致于割舍某些诗词,就会有损于某个形象的完美。诗词对主要人物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红楼梦》利用诗词塑造形象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作者对书中人物性格和遭遇的直接评价和说明;通过书中人物做的诗表现人物的才华、塑造人物形象;利用带有暗示性的诗词对人物形象进行塑造。  相似文献   

18.
"敬老孝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现如今,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国家大力弘扬"敬老孝亲"精神,加大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力度,鼓励国民善待老人、关爱老人、孝敬老人,让老年人老有所乐,乐有所享。但是,在现实社会中,部分群体的"敬老孝亲"意识淡薄,对老年人缺乏关爱,目无尊长、见危不救等现象频发。当然这里面也包括部分大学生,他们受社会、家庭、他人等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偏离正确的价值轨道。因此,加强对大学生"敬老孝亲"观念的培养刻不容缓。本文主要从大学生敬老孝亲的现状、敬老孝亲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以及培养大学生敬老孝亲观念的实践路径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增强大学生敬老孝亲的观念。  相似文献   

19.
文化交流既是打破本土文化封闭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引发文化形象误读的重要途径。回顾西方文化视野内中国形象镜像变形和意义重构的轨迹有助于我们考察关于中国形象的误读现象问题。这种误读现象的出现主要有三个原因:(1)西方按照自身社会演变和发展需要来认识和评价中国文化;(2)中国文化信息传播者因其客观条件和主体需要而造成报导与著述方面的某些误差;(3)为了建立各自思想理论体系的需要而对中国文化形象任意取舍。我们只有把西方对中国形象的误读放在其特定历史阶段的文化背景中加以客观分析,才能找到问题的实质所在。  相似文献   

20.
《续水浒传》作者冷佛原名王绮、王咏湘,北京人,出生于没落的满族贵族家庭。曾在多家报刊做过编辑,被誉为堪与穆儒丐齐名的东北文坛长篇小说创作能手。他一生著述颇多,其作品能够直面现实与人生,敢于直率和尖锐地揭示社会问题,表现出浓厚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伦理意识与情感逻辑的相斥与相融。对于冷佛的记载谬误之处很多,现就其生平、著述做一简单的考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