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22年版课标提出:“初步体会数是对数量的抽象,感悟数的概念本质上的一致性,形成数感和符号意识;感悟数的运算以及运算之间的关系,体会数的运算本质上的一致性,形成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这里提到了两个“一致性”,前一个主要是对数概念本质上的一致性,也就是对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认识,本质上都是计数单位的累加的表达;后一个主要是数的运算本质上的一致性,也就是在数的运算时回归到计数单位的计算。  相似文献   

2.
<正>“小数乘小数”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小数乘法”的关键内容,也是乘法运算教学的难点。《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数的运算重点在于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数与运算之间有密切的关联。学生经历由数量到数的形成过程,理解和掌握数的概念;经历算理和算法的探索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初步体会数是对数量的抽象,感悟数的概念本质上的一致性,形成数感和符号意识;感悟数的运算以及运算之间的关系,体会数的运算本质上的一致性,形成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因此,数运算的对象是数,  相似文献   

3.
<正>数是对数量的抽象。感悟数的概念本质上的一致性,有助于学生形成数感和符号意识。数概念(整数、小数、分数)包含数的形成与发展、数的意义与数的表达等内容。数的概念本质上的一致性,对于教师而言是容易理解和达成共识的;但对于学生而言,因教材编排侧重点、时间跨度等方面的原因,往往又是相对模糊甚至有些割裂的。数的运算的重点在于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感悟数的运算以及运算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学生对数本质的认识非常重要,教师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感悟数的概念本质上的一致性,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意识。让学生体会分数和整数、小数一样,由计数单位(也就是分数单位)累积而成,也就是分数跟整数和小数一样具备“可数性”,为认识运算一致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数与代数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的重要领域,在小学阶段包括“数与运算”和“数量关系”两个主题,“数与运算”包括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认识及运算。《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数的运算重点在于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学生在经历算理和算法的探索过程中,感悟数的运算以及运算之间的关系,体会数运算本质上的一致性,形成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  相似文献   

6.
<正>分数乘法与整数乘法、小数乘法运算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在运算意义、算理和算法上具有一致性,是学生对乘法意义理解的又一次丰富和扩充。正如2022年版课标指出的,小学阶段在感悟数的概念本质上的一致性的基础上,还要“感悟数的运算以及运算之间的关系,体会数的运算本质上的一致性,形成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  相似文献   

7.
<正>“数与运算”是数与代数领域的主要内容,包括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运算。《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运算教学的重点在于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学生需要经历算理和算法的探索过程,在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基础上,感悟数的运算以及运算之间的关系,体会数的运算本质上的一致性,形成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下面以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为例,  相似文献   

8.
计数单位是建构“数”概念的基础,数的意义、组成、比较大小等知识在本质上都是计数单位的应用,小学数学主要学习的三种数——整数、小数和分数也因计数单位搭建起紧密的知识联系。计数单位也是学生理解运算算理的基础,四则运算可视为计数单位的累加、递减、分解和组合。以计数单位统领数的认识与运算过程,从计数单位角度认识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内在联系,这种数与运算的一致性教学能加强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建构起数学的完整脉络。  相似文献   

9.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明确指出,要感悟、体会数的概念的一致性、数的运算的一致性、数与运算的一致性。数是对数量的抽象,数是基于计数单位的表达。四则运算中,减法、乘法、除法都是在加法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加法是所有运算的基础与核心。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在算理和算法上是一致的。数的概念是运算的基础,数的运算是数的概念的再应用。数的表达与运算方法是一致的,因此要基于数的意义理解运算。其中,计数单位是运算的基础,四则运算都是基于计数单位与计数单位的个数的运算。  相似文献   

10.
数是对数量的抽象,“数的运算”重点在于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数与运算之间有密切的关联。以小学数学“数与运算”主题学习为例,以“计数单位”这一核心概念为统领,体现教学的整体性与一致性。教师对“数与运算”的整体性与一致性内涵进行解构分析,建构了“数与运算”整体性与一致性的主题学习框架和知识结构体系,聚焦“分数的再认识”和“小数除法”两个典型案例,以“计数单位”为主线整体设计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的核心本质,感悟“数与运算”的整体性与一致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正>《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数的运算教学重点在于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要让学生“经历算理和算法的探索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要让学生“感悟数的运算以及运算之间的关系,体会数的运算本质上的一致性,形成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乘法”的教学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分数乘整数”“整数乘分数”和“分数乘分数”这三个部分。其中,  相似文献   

12.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在第三学段“学段目标”中明确阐述:“能进行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探索数运算的一致性……”将理解运算算理的一致性作为明确的目标提出来,尚属首次。同时,在“课程内容”中“数与代数”部分写道:“初步体会数是对数量的抽象,感悟数的概念本质上的一致性,形成数感和符号意识;感悟数的运算以及运算之间的关系,体会数的运算本质上的一致性,形成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并且,在第三学段“内容要求”中又写道:“能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四则运算和混合运算,感悟运算的一致性,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显然,对数概念以及数的运算本质的一致性理解,是“课标2022年版”在目标、内容和学业要求上一个重要的关注点,需要我们去研究和落实。  相似文献   

13.
<正>“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引导学生根据一位小数的含义,探索和理解一位小数加减法运算的算理,掌握算法,初步感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内在关联,形成运算能力、推理意识,感悟数的运算本质上的一致性。一方面,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完成了整数加减法的学习,在三年级又分两次初步认识了分数,学会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4.
<正>数的运算重点在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数与运算之间有密切的关联,学生需通过多种维度感悟数的运算与运算之间的联系,体会数的运算一致性。尽管整数、小数、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在具体的运算法则上存在差异,但基本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规则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基于计数单位进行的操作也是一致的。为此,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弄清数的运算之间的关联,突出“数”与“运算”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正>数概念的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体会数是对数量的抽象,感悟数概念本质上的一致性,发展数感[1]。从当前的数概念的教学来看,不管是整数还是分数和小数,都是基于计数单位建构起来的[2-3]。计数单位作为数概念认识过程中的统领性概念,如何从核心概念出发设计教学活动,带领学生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体会数概念的本源性、一致性和整体性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2022年版课标在数与运算主题中,明确提出要让学生达到“感悟数的运算以及运算之间的关系,体会数的运算本质上的一致性,形成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的学习要求。“小数乘法”单元学习内容包括小数乘法笔算、小数简便运算及解决问题三部分内容,从复习课让学生体会运算一致性的教学目标思考,应让学生在复习梳理时理解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在笔算、简便计算与解决问题时的一致性。即小数乘法的算理、算法与整数乘法相同,小数简便计算与整数乘法原理相同,  相似文献   

17.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数的运算教学,要让学生经历算理和算法的探索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感悟数的运算以及运算之间的关系,体会数的运算本质上的一致性,提高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小数加法和减法”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如何引导学生深刻体会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运算本质上的一致性呢?教师要深研教材,重组教材,精心设计,多次对比,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沟通小数加减法、整数加减法在算理和算法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正>2022年版课标提出“体会数的运算本质上的一致性”。那么,学生能否在分数除法的算法探索过程中,对整数除法、小数除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算一致性有所感悟?如果学生理解整数除法、小数除法的算理后,在“分数除法”单元进行主动迁移,会是怎样的思维路径?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展开了研究。一、研究对象设计  相似文献   

19.
<正>2022年版课标明确提出:“通过整数、小数、分数的运算,进一步感悟计数单位在运算中的作用,感悟运算的一致性。”那么,在平常教学中如何打通整数、分数、小数运算之间的联系,体现数的运算的一致性,进而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体会运算的本质?下面以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例进行设计与说明。  相似文献   

20.
张丹  邓炜 《小学数学教育》2023,(Z2):131-132+135
<正>教学内容:整数、小数、分数乘法运算相关内容的复习。课前思考:关于数的运算,史宁中教授曾指出:“数的运算中最大问题是算理割裂,加减乘除各有各的算理,整数、分数、小数运算各有各的算法。”这些运算内容背后存在怎样的一致性呢?《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要充分发挥计数单位在运算过程中的作用。为此,我们开展了以计数单位为统领的“数的运算”一致性的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