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这句话充分表明了复习课的意义和价值。苏教版教材从四年级上册开始,在期末阶段安排"整理与复习"单元。和第一学段教材安排的"期末复习"单元相比,"整理与复习"的结构体例有了一些新的变化——教材根据全册内容的教学目标,通常按"数的世界"、"图形王国"、"统计天地"、"应用广角"、"自我评价"这五个板块组织...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数与代数”领域里设计了“探索规律”的培养目标,并作为重要的数学学习内容。苏教版教材从四年级开始,安排“找规律”的单元,引导学生探索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结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找规律》的三次教学设计及反思探寻“探索规律”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算书《孙子算经》中的名题,也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如今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和苏教版都作为教学内容编入教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例2)。一、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渡,能够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解决"鸡兔同笼"问题1.根据该学段学生心理特点与已有知识经验培养他们的数学推理素质。儿童心理学说: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在考察问题  相似文献   

4.
苏教版数学教科书从四年级上册起,每册都编排一个“找规律”单元,有计划地选择一些学生在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经常接触到的现象,让学生发现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时,已经结合有关学习内容,探索过一些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初步积累了一些探索简单规律的经验,四年级上册“找规律”这一单元,教师在教材与教法上主要应把握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5.
<正>单元整理复习是实现数学教学从单一知识的“零敲碎打”走向单元知识的“系统整合”的有效途径,是构建数学系统化学习,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教学中,如果能借助单元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把离散的知识结构化,将有助于学生强化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多维的知识结构体系,有效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下面,以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复习为例,  相似文献   

6.
童晓芳 《中国教师》2011,(20):51-54
<正>【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8、49页。【教材分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教材从四年级(上册)起,每册都安排一个"找规律"的单元,选择一些学生在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经常接触到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新世纪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对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整理与复习。主要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有关0的乘法计算、连乘运算等。在单元复习中。让学生学会整理知识,能做到知识的迁移,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查漏补缺,进一步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一、教材分析本内容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例4的内容——探讨田忌赛马中的数学问题。学生在三年级时初步接触了可能性、排列和搭配相关知识,本单元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二、学情分析“田忌赛马”是一个经典应用“运筹”的故事,大多数学生了解这一故事,  相似文献   

9.
“田忌赛马”是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运筹学”中例4的内容。由于是新增设的内容,可以借鉴的教学经验和指导方法比较少.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停留在故事情节上,没有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解答问题,把“数学广角——田忌赛马”上成故事游戏活动课,偏离了教材渗透统筹优化数学思想方法的编写意图等现象。那么,“数学广角——田忌赛马”该如何教学呢?我认为要把握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在二年级上册及三年级以上每册教材的总复习前一个单元都编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数学广角"的知识内容时,关键是将数学的思想方法进行渗透,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数学广角"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爱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对"数学广角"要有正确定位 很多一线教师刚刚接触到"数学广角"时,根本不清楚它在教材中的地位和教学中应该怎样把握,出现了三种反面的教学态度.第一种认为,该内容是教材中新授知识的最后一个单元,地位不是那么重要,因此仅仅"一教而过",没有对教材进行深入的钻研和挖掘.  相似文献   

11.
殷蓉 《辅导员》2013,(2):67-67
<正>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在二年级上册及三年级以上每册教材的总复习前一个单元都编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数学广角"的知识内容时,关键是将数学的思想方法进行渗透.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数学广角"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爱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对"数学广角"要有正确定位很多一线教师刚刚接触到"数学广角"时.根本不清楚它在教材中的地位和教学中应该怎样把握.出现了三种反面的教学态度。第一种认为.该内容是教材中新授知识的最后一个单元.地位不是那么重要.因此仅仅"一教而过".没有对教材进行深入的钻研和挖掘。第二种认为.该内容不适合放在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12.
蒋望雷 《学子》2014,(4):78-79
正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鸡兔同笼"。"鸡兔同笼"作为一种经典名题,在教材中,不少版本都有编排。比如,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尝试与猜测"中用它来让学生学会表格列举;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将之作为一道练习题来巩固"假设和替换"的策略;而人教版则是浓墨重彩,在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用6个页码详细介绍了"鸡兔同笼"问题的出处、多种解法及实际应用。除此之外,还  相似文献   

13.
数学复习课需要引导学生梳理巩固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系统,整理思想方法.复习课可以由某一个基本图形出发,在对其进行拓展变式中梳理归纳所要复习的全部知识,在问题解决中引领学生深度思考,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本文以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特殊三角形”复习课为例,谈谈笔者对复习课的处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中占据篇幅最多的一个单元就是加法和减法,共有34页。“加法和减法”这一单元主要教学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包括加法与减法的含义、加减法的口算以及应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学生在学习这一单元之前,除了在生活中会遇到不少用加法和减法来进行思考的问题,具备学习加法和减法的生活基础外,已有的主要知识基础包括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殷蓉 《辅导员》2013,(3):67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在二年级上册及三年级以上每册教材的总复习前一个单元都编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数学广角"的知识内容时,关键是将数学的思想方法进行渗透.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数学广角"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爱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对"数学广角"要有正确定位很多一线教师刚刚接触到"数学广角"时.根本不清楚它在教材中的地位和教学中应该怎样把握.出现了三种反面的教学态度。第一种认为.该内容是教材中新授知识的最后一个单元.地位不是那么重要.因此仅仅"一教而过".没有对教材进行深入的钻研和挖掘。第二种认为.该内容不适合放在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是一个全新的内容,学生学习的难度较大,教师在教学中不好把握.面对这样一个全新的教学内容,教师不妨从以下方面进行解读.一、读懂教材内容教师首先要认真阅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读懂了教材,才能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一般来讲,在读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理清教学内容的知识内涵、前后联系、数学核心思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老师们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时不能止步于对数学知识的分析,还应透过数学知识,深入分析其背后隐含的核心思想.1.知识内涵这一册的数学广角,实质上就是一个排列组合的问题.例“1服装的搭配”,是简单的组合问题;例“2用数字卡片摆三位数”,是简单的排列问题;例“3比赛场次”,也是一种简单的组合(4个事物间的两两组合).2.前后联系教材分别在二年级和三年级安排了排列组合的教学内容,在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些简单的排列与组合知识,不过所用的材料较少,教学要求也很低.本册内容更加系统和全面.3.数学核心思想本册数学广角的学习,旨在初步渗透排列组合的思想,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体会符号化思想.二、学习相关知识排列组合是新增的教学内容,很...  相似文献   

17.
丁银辉 《学子》2012,(3):42-43
单元复习课承载着“整理、沟通、生长”的独特功能,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一环。我以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学段教材为例,从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和谐发展,促进学生智慧生长的角度,赋予单元复习课新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李保妹 《教育文汇》2013,(20):32-33
“简单的推理”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教材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事例,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手段,引导学生能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式与方程"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本次练习的设计是在六年级下册总复习阶段进行的,练习的重难点集中在回忆、整理、应用式与方程的知识,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上。练习设计力求体现"回顾梳理、内化知识;对比分析、沟通联系;加强应用、发展策略"的特点。具体分如下三个板块展开。  相似文献   

20.
以人教版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单元复习课为例,通过课前梳理单元知识要点,开展以一组题掌握多类题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展示、讨论辨析、全课总结等过程,帮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知识,提高学生解决有关分数乘法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