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季超  钱琛 《小学数学教育》2023,(Z2):118-119+123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7~89页例1、例2,“想想做做”第1~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借助直观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一位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2.使学生在认识小数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与操作、比较与分析、抽象与概括等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3.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体会小数的现实意义,培养数感。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00~101页的例1、例2和"想想做做"第1~5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2.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0~32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五1~6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读写小数,进一步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2.使学生在建构小数概念的过程中感悟计数单位的意义,进一步发展数感和符号意识。3.使学生在应用小数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运用几何直观解决问题,获得学习数学的成功体验,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88~89页。目标确定:1依托具体的直观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小数,并初步学会读写小数;理解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知道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 P64~65。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逐步认识、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2.能运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小数或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3.培养学生观察、概括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揭示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九义”教材小学数学第八册第111~112页例1、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初步掌握计算法则;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小数加、减法。2.引导学生有效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迁移类推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温故知新,建构意义师:请同学们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七册P_(117)例1、例2。 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会写一位小数。 2.通过认识一位小数,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1~92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图使学生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不超过两位的小数。2.通过观察、比较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类推能力。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教学重、难点:认识一位小数的意义,认、读、写...  相似文献   

9.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是在学生已有分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小数初步认识的。在编排上通过直观,联系分数引出小数。教学时可以设计简明直观、突出重点的板书。如教学课本第七册第117页的例1,通过长度单位说明一位小数,我边问、学生边答、再边作如下纵向连等式的板书:把1米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多少?3段?7段、9段呢?  相似文献   

10.
赵小明 《成才之路》2013,(16):50-50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00~101页。【教学目标】①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小数的产生过程,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一位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②通过迁移类比、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交流。③通过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初步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能正确地读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0~32页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五第1~6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初步体会小数与分数、整数的联系,能用小数描述简单的生活现象。2.使学生在建构小数概念的过程中培养观察与操作、比较与分析、抽象与概括等能力,发...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117页例1、例2;做一做中的习题及练习二十八中的1—3题。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一位小数。教学重点: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若干张、米尺、小黑板等。教学过程:一、复...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9页例6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2.通过联系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进行计算,让学生喜欢数学。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迁移类推等能力。教学过程:一、课前口算活动,感悟口算技巧1.师出示第一组口算题:0.2×0.5,2×0.05。(学生口答)师:能不能说出道理来?生:0.2×0.5,一位小数乘一位小数,积是两位小数;2×0.05,整数乘两位小数,积也是两位小数。2.师出示第二组口算题:0.27-0.2,0.27-0.02。(学生口答)师:这两道题有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14.
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四单元第一小节《认识一位小数》。2.教材简析《认识一位小数》是在学生认识了整数、建立了分数概念的基础上来认识一位小数,初步建立起小数的概念,使学生的“数”的概念由整数、分数向小数扩展,为学生日后深入理解小数含义及系统学习小数知识提供基础和基本学法。其作用有三个:一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具体地理解小数就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二是有利于学生在与整数、分数的读写方法的比较中,掌握小数特殊的读写方法;三是有利于学生将本课知识及学…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100~101页例1~例4。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把小数化简和把一个小数按需要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任意位数的小数;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填空。(1)01米=米=()分米,...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73页例1、例2。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与初步抽象概括能力。3.渗透“现象”与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小数性质的推导过程。 教学关键:小数的意义及小数的计数单位。 教、学具:幻灯片、小黑板。  相似文献   

17.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2~33页。教学目标:1.了解小数的产生,认识整数、分数与小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借助十进制关系的现实原型与几何图形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发展数感、符号意识和几何直观。2.在实际测量活动中发现和提出以“1米”作为测量标准、用小数记录测量结果的数学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18.
胡艳 《陕西教育》2009,(7):17-17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下)第100一101页内容。 教学目标:(1)经历小数的认识过程,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一位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知道自然数和整数。 (2)通过理解小数的含义,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19.
王莉 《黑河教育》2013,(4):70-70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95—96页例3和例4。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经历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3.通过让学生试算小数加减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尝试精神。4.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和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类推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小数,能正确读写小数。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小数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1.引出小数。(多媒体先出示好亿佳超市,引出文中超市购物的情景图,然后出示表示三种食品价格的小数)师:今天就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