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量感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一。在度量教学中需整体把握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活动设计,整体推进中落实量感的培养。基于整体教学,教学中需重视单位表象建立,理解度量意义;重视单位换算体验,体悟度量方法;重视单位形成价值,渗透数学思想,在过程中逐步培育学生的量感。  相似文献   

2.
邹立坝 《天津教育》2023,(32):11-13
<正>量感是学生对数量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核心素养背景下,培养学生量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在当前数学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缺乏量感问题,不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制约了教学活动的顺利推进。对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对长度单位知识的理解程度制定可行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精准把握度量的本质,让量感培养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中有着非常丰富的数学知识,其中度量知识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度量知识的教学为基础,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和能力。在量感的实际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先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再深化实践认知,通过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帮助学生实现从量的理解到量的准确感知,为学生的能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此,文章将从量感培养的意义着手,深入分析量感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4.
金爱萍 《上海教育》2023,(10):69-70
<正>小学是培养学生“量感”的关键阶段。在小学阶段,“量感”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第一,有明确的度量意识,在不使用测量工具的情况下,也能对要被测量物体量的大小进行合理的推断,并且能够选择合适的数和单位相结合的形式来表示;第二,建立度量单位模型,明确同一度量不同单位的进率关系,能正确区分、灵活选择和转化;第三,善于估测,能合理运用估测策略。教师有意识地开展相关教学,对促进学生学习计量单位、提高估测能力、拓展数学思维、提升实际应用能力等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5.
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以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学生量感的培养离不开测量单位的教学,其中长度单位是一个重要的知识内容。针对学生度量意识缺少、课堂测量活动缺失、教材整体建构缺乏等问题,在“长度单位”单元教学中提出培养学生量感的策略:经历“量”的活动,积累具身体验,发展度量意识;体会“量”的比较,发展推理意识,提高估测意识与能力;建构“量”的勾连,形成结构化知识,实现迁移与关联。  相似文献   

6.
<正>量感是一种直觉,更是一种能力,不可传递,只能靠亲身经历。从《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对“量感”的表述来看,量感的内涵很丰富,除了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外,还包括度量的意义、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度量单位的选择、度量单位的换算、度量结果的估计等,这些内容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量感的建立和培养,亦是丰富和完善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更是体现数学价值的需要。教师必须立足多元感知,引领学生感受各种各样的“量”,促使学生发展量感这一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增了一个核心素养——“量感”,学生量感的形成主要依托于“测量”和“常见的量”的教学。在小学阶段,“度量单位”的教学是培养学生“量感”的重要途径。度量单位虽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但小学生对像“公顷”“平方千米”“吨”等这样的大单位比较陌生。如何更好地开展教学,帮助学生建立量感、发展量感、应用量感、从而真正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些大单位呢?为改变目前大单位量感教学“缺乏深度、缺少体验、缺乏体系”的现状,我们提出基于KUD(Know,Understand,Do)模式的多角度量感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8.
<正>《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要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整体理解与把握,逐步发展核心素养。学习路径强调教学设计要按照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展开,这为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参考相关理论研究和与一线教师研讨的基础上,我们建构了遵循学习路径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整个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分析、设计、完善。下面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教学为例,谈一谈如何遵循学习路径实施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9.
<正>《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既要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数的意义、进行合理估算,体会并表达事物蕴含的数量关系,发展他们的数感;也要通过在实际的度量活动中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逐步学会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能合理估计度量的结果,建立良好的量感。只不过,由于测量的相关内容是被分散到不同数学学习领域之中的,大部分教师缺乏培养和发展学生量感的完整计划,  相似文献   

10.
所谓量感,在数学上是指对物体可测量属性的感知.在小学阶段主要指对长度、面积、体积、质量、容积、时间、货币等的感性认识.目前,度量学习是培育学生量感的主要载体.围绕度量对象、度量工具、度量单位、度量结果等核心要素设计小学数学实验,能促进学生量感的建立和提升,培育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正>小学数学教材通常以“单元”作为基本的组织单位。以“单元”为载体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单元整体教学,不仅要注重数学知识的整体性,更要注重学生数学认知的整体性。结构化教学从单元整体出发,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关联、融合、贯通,着力引导学生构建整体性、系统性的“大观念”,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力,发展他们的核心素养。实践表明,基于单元整体的结构化教学,能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2.
<正>数学概念的建构是学生形成数学知识体系的必备条件,也是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概念”教学是指小学阶段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等与“数”有关的概念教学,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的运算、研究数量关系的基础。“数概念”教学时,教师要引领学生经历“数”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促进学生在感悟中自主建构“数”的概念。  相似文献   

13.
<正>素养导向的数学教学以知识教学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是培育学生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数学中,技能的形成与熟练有助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时下,数学技能教学虽为广大一线教师所关注,但多数课堂彰显的教育价值仍显不足[1],离“探索与发现的沃土”[2]还有一定距离。比如,角的度量是小学度量领域的重头戏,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量感等的发展,但实际教学常沦为工具的简单认识和机械操练:先简单介绍角的度量单位,  相似文献   

14.
吴艳波 《天津教育》2023,(30):19-21
<正>数学领域量感的定义没有被明确界定,新课标在介绍数学核心素养中的量感时将其解释为对事物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接感知,与度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与应用意识的基础课程,以各种具备理论性、抽象性与实践性特征的概念、理论、定理和公式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在知识以外更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结合数学课程标准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看,小学是学生建立量感的关键时期,教师要从面积、长度、质量、时间等“量”出发引导学生形成对数学元素的正确认知,  相似文献   

15.
金波 《学苑教育》2023,(26):49-51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强调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教师从整体设计、任务设定、教学推进、优化反思四个方面出发,引导学生打开学科思维,来达到以知识统领教学、优化结构教学链、建构整体性认知、展开形成性评价的教学目的。教师通过展开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学习数学的过程,促进学生构建完整的数学认知体系,提升其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砂国民 《考试周刊》2023,(39):83-86
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关于量感的内容安排得比较分散,导致在教学时,教师会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没有使相关知识的结构连接性得到有效体现。在教学中,只有学生有良好的认知能力,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才能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培育。因此,教师要认清当前教学工作的不足,以不同形式帮助学生体验“量”生成,并掌握“量”的概念,这样才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量感。  相似文献   

17.
徐宁倩 《学苑教育》2023,(23):52-53+56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量感,即物体的大小、重量和长度,并运用数学知识对其进行精确的定量。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有许多学生缺乏数学量感,尽管可以通过学习来了解测量单位间的进率,但是不能灵活地运用其来解决问题。这种现象值得广大教师关注,并在教学中注重“量感”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本文对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量感习题编制的探索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量感主要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已有的度量经验来把握面积与周长的区别和联系,使学生对“面积”的理解从直观感知走向度量认知,进而形成良好的量感呢?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具有整体性特征,常围绕主题整合数学概念、性质、公式、图表等教学内容,为学生系统呈现数学知识。教师着眼单元整体构建系统教学课堂,有利于学生对数学单元内容的整体认识、整体感悟与整体掌握。文章以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多边形面积”为例,指出教师可以通过整体把握优化单元知识体系、分析学情笃定单元整体教学方向、整合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组织练习活动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希望为提高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性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在“导向素质教育、体现能力素养”的理念指引下,小学数学培育学生的数学观察、思考、表达等能力显得愈发重要。良好的数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奠基石,而小学生数感的培养历来是一线数学教师难啃的硬骨头,若把数感的培育融入度量意识教学中,一点一滴地建构,清晰发展,数感的积累将会渐次丰满。度量意识的培育,需要全面统筹,学生主动度量意识的参与,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在度量意识整体观的指导下将数感教学诸要素有序规划、通盘设计,在培育度量意识的同时实施数感的有效培养,创设有效的度量情境,让学生在度量思想下清晰地建构数概念、灵活地实施数运算、自觉地进行数运用,促进学生数感的最大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