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锐意 《职业技术》2007,(19):42-42
据可锐职业顾问一项调查显示,有7成以上经验丰富的"职场老人"无法晋升,遭遇职业的7年之痒,与之相反,工作经验在5年左右,有近5成人可以顺利进入企业高层。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之大的反差?可锐通过实际案例剖析其中奥秘。  相似文献   

2.
哈锐(1862—1932),字锐庵,回族,祖籍福建.康熙初年其家西迁天水.哈锐19岁入陇南书院,21岁乡试中举.31岁光绪壬辰科(1892年)会试,初战告捷成为进士,又考入翰林院庶吉士.获得了科举场中很高的荣誉.成为中国回族文化发展史上独一无二的翰林公.1895年哈锐考试散馆签分刑部四川司主事,不久.因母殁返里,守孝三年.当回京供职时正值“戊戌变法”与“庚子之变”.“戊戌变法”失败后哈锐的恩师翁同和作为光绪帝的师傅、智囊,被慈禧开缺回籍,哈锐由此也受到牵连.于1898年10月不得不返回故乡.1902年再至京师.1905年报牒吏部.1906年起先后出任四川壁山、宜宾、乐山等县知县.在壁山任五年.抑豪强,济贫困,清正廉洁,得到当地民众的拥戴和朝廷的奖励.宣统二年(1910年)调任宜宾知县,次年转任乐山知县.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权瓦解,他辞官回乡.时年51岁.民国七年在天水创办甘肃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兴办教育.主持群众业余教育团体.推动公益事业.先后达十六年.他所创办的炳兴火柴股份有限公司是西北第一家少数民族企业.在西北回族中颇有影响,从而成为甘肃股份制企业的创始人.近代著名的实业家.在清末民初回族官员中哈锐是位不可得多的人才.遗憾的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今天了解哈锐的人并不多.为了不致于让这位应在  相似文献   

3.
文言虚词中“之”和“以”犹如一对双胞胎,在构句表义上有“貌离神合”之趣,充分认识它,对于我们理解文言文的内容有很好的作用。下边,我们比照着现代汉语来认识一下这对双胞胎。在现代汉语中,我们都比较熟知偏正短语,即构成短语的若干词(或称“语素”)中有一个词为中心词(或叫“中心语”),而别的词起修饰限制中心词的作用。例如:1.(绿油油)的庄稼2.(低飞)的燕子3.(苗条)的女子4.(我们)的祖国5.(又靓又帅)的他这一组短语的中心词都是名词或代词,前边的修饰限制成分称作定语。6.〔端端正正〕地坐着7.〔把电视机〕打开8.〔在街心花园〕散步9.…  相似文献   

4.
湄潭地处大娄山南麓,东距名城遵义70公里.有茶乡、酒城、烟县、粮仓之誉.黔北"小江南"之称.红军长征在此播下革命的火种.特别是浙大在此7年办学奠定的厚重的文化底蕴,为湄潭教育事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与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相生相随,传统“师道”已成为时下公众普遍关注的话题。中国传统“师道”在师表上强调“君子、大人”的儒雅与正气,在师法上强调教师恩威并重之尊严与权威,在师职上强调“传道、授业、解惑”、清贫乐道和悔人不倦之职责与操行。如今,由于人类民主制度的提升,公众对传统“师道”的批判及教师自身的妄自菲薄,传统“师道”日益衰微,但无论从教师的角色地位还是学校教育、课堂教学的特质看,我们都应秉持传统“道之当尊、师之当严、器之当锐”的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6.
“有失”和“失之”两个词语,虽未被收入《现代汉语词典》(包括最新版),但对人们来说并不陌生,尤其是近年来,更是屡见于各类媒体。但是,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这两个词被用错的情况俯拾即是。请看:1.(一位著名诗人提出)新诗无规无矩,都允许存在,中华诗词何必统得过死?我这样说,并非不要格律,无格律往往失之音韵美。(丁东《当前中华诗词改革面面观》)2.李卓眼角轮廓更清晰几分,虽失之妩媚却多了几分俏丽倔强,别有一番风味。(《屠龙者》第三部“十大高手”下)3.VS7“轻薄”却失之“耐性”,难怪有朋友指责松下是靠字母数字制造所谓的差别。(网…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是一个出现频率极高的审美意象.由月可联想到人的美貌,在月中可寄托人们的相思离别之情,望月可生发生命短暂、人生有限之叹,月还可以象征人的某种情感.  相似文献   

8.
1.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2.无鱼,肉也可;无鸡,鸭也可;青菜萝卜万不可,少不得工钱。3.过路人,等不得,在此小便。4.路不通,行不得,在此小便。5.三年不死,老婆大晦气矣。6.某家有黄花闺女,人才十分丑陋,全无一双好脚。7.酿酒缸  相似文献   

9.
在学习碳的化学性质时,应紧紧抓住碳元素的化合价(0、 2、 4)之。间的转化关系.这种关系可形象地归结为“碳三角”(如图1所示).“碳三角”在解题中的应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饭后小憩,见办公桌上有一本<海明威小说集>.信手拈来,打开书本,目光在字里行间流畅,思绪也随之涌动.无意中海明威提出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深深吸引了我.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我们虽然看不到冰山的整体,但却可以通过想象去触有它的雄伟和蕴藏的力量.文学创作就是用简洁的文学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并把作者自身的感受和思想最大限度地藏在形象中,使之情感充沛却舍而不露,思想深沉却隐而不晦.从而将文学的可感性与可思性巧妙地结合起来,让读者通过鲜明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  相似文献   

11.
郁芳 《今日中学生》2006,(32):31-32
汉语的“打”字可接不同的词构成不同的表达,如“打电话”、“打篮球”等,但同一个“打”字,在英语中却有不同的译法,形成丰富多彩的表达。1.打电话make a phone2.打篮球play basketball3.打扮dress up/make up4.打猎go hunting5.打听ask about6.打电报send a telegram7.打滚roll about8.打鱼catch a fish9.打仗go to war10.打车/的take a taxi11.打雷thunder12.打字typewrite13.打平伙go Dutch14.打官司go to court15.打定主意make up one"smind16.打开电视turn on TV17.打雪仗have a snowballfight18.打破纪录break a record19.打柴gath…  相似文献   

12.
学习文言文主要是理解和掌握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地方。其中,文言虚词与现代汉语虚词差别很大,且使用频繁,用法复杂。现就初一第一册语文课本中的几篇文言文来谈一谈“之、乎、者、也”这几个我们常挂嘴边的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一、“之”“之”字在文言文中常用作代词、助词,有时也用作动词。1.作代词“之”作为代词,指代范围相当广泛,可代人、事、物。译为现代文时可根据指代情况、句子内容灵活掌握。例如: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相似文献   

13.
我多想唱     
4一41一D中速币二一乙丝}且百丝{互华华{:、·丝丝小‘5·5 一弋二留歌可歌可歇呀.唱唱扭想扭我找找丝1妈妈老师因为3唱点们3惰,友 闲考朋一有备年 还准青 啦吧吧1三力-6·高努歌5·望做杨33·3 -~一 一‘西没舒6一。张还么1一东.多2一一得习情1一还友心1哼多来呼许歌声有起小还.暇:玻住锐不不狡n‘1一2·2 2 1 065 5 55·5{533丝!二二巡华{,其可这这种只要样禅张拱一爪的于样学呆那大是考书总是象得才鱿异祥去己这下自道禅把难这典响本道不书之声喻民闷光文地地是天川弛成刘一三时张高时一讲说样么么这这这是*要该准郁应了天活听每生7光光…  相似文献   

14.
文言文活用词义怎样确定?在谈此问题以前,先举几个例句。1、灼灼百朵红。(白居易《买花》)2、瑜等率轻锐继其后。(《赤壁之战》)“红”、“轻锐”,形容词用作名词.“红”即红花,“轻锐”即轻锐的部队,“花”、“部队”,词义所具有.  相似文献   

15.
"由于"是高考经常考的一个词,除了设在词语题中,还可放在病句题里.2006年以来,高考病句题年年出现"由于",2009年竟有5套试卷(江苏、山东、全国Ⅱ、宁夏、辽宁)病句题涉及"由于".然而反思试题解析,笔者以为误解的也不少,尤其是2009年江苏卷中的一例,误解之严重简直让笔者失去自信.  相似文献   

16.
退位减法是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教材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这一内容的学习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计算水平的提高。在教学中,我们一般采取的方法是“破十法”,例如“ 12- 7”被减数个位上的 2减 7不够减,从十位上退“ 1”作“ 10”,再从 10里面减 7得 3,最后把相减的差 3和被减数个位上的 2相加得 5,所以“ 12- 7=5”,这是我们传统也是基本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这儿我们暂且称其为“先破十”法。   然而,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有一老师提出他班上有一位学生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与以上方法有异。同样是“ 12- 7”,学生说:“…  相似文献   

17.
“教育叙事”为本刊今年新增栏目,实为2006年本刊第7、8期合刊中“教育的深度叙事”专题的延续。该专题登出后,受到读者好评和支持,不断有佳作投来本刊。现将之定为常设栏目,所刊文章强调实例,注重深度,从现实的、历史的、个人的、集体的、教学的、教育的等不同角度叙教育之事,选题小并有情节、有角色、有背景、有反思。愿“教育叙事”成为我们教育研究中的精彩一笔。  相似文献   

18.
2011年6月5日,青岛黄海学院正式揭牌并举行建校十五周年庆典活动.这所成立于1996年的职业学校,仅仅历经了15年的发展,就升格为一所教育部认可的本科院校,其发展速度之快令人惊叹,其教育质量之高更是让人折服.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1月27日晚央视3套的"联合对抗"节目中,当红花旦主持人王良在给挑战者刘文涛读题时,有这样一题:"李白诗句'陈王昔时宴平乐'中的'陈王'指的是谁?"大凡有一些古文学素养的人都知道,"陈王"指的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曹子建,在此毋庸赘言.可"平乐"之"乐"字是否如王良所读之"yuè"音呢?我们不妨推敲一下.  相似文献   

20.
我们都想拥有一个聪明的大脑,那么世界上有没有使人聪明的“秘方”呢?最近,科学家发现人的大脑还有大量的潜力可挖。大脑皮质内140亿个神经元通常有效工作的才7亿个左右,只占总数的5%。如果能“开动”10%,人就会变得相当聪明。最近,科学家发现如果激活了大脑中的一个“天才按钮”,还能让一个平常人变成天才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