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作家的写作生涯,也像小溪流似的。沿着流水向上游走去,走啊,走啊,就会发现他也写过作文,在黑格、蓝格本上写的作文。我上小学、初中时,就没少写作文。今天,我已经白了双鬓,合上眼回想当年作文的情景,仍有一种进入童话境界的很美又很神秘的感觉。那毕竟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在小学一、二年级是联句。老师写个“我”字,我就接着写:“要吃糖”,“要买糖人儿”。上改良私塾(私塾是私人教书,一般是学古文。改良私塾是学课本。)学三、四年级课程时,是写日记。我写的日记是豆腐账,从早晨起床一直写到晚上睡觉,能写一两千字。老师也不批评,还表扬…  相似文献   

2.
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最有效途径。读写结合的教学不仅体现在对课文的仿写、改写、续写的形式上,还可以更实际地体现在课堂中的随读随写上。一、在模仿中做随写作文由不会写到会写,由写不好到能够写好,都要  相似文献   

3.
我小学的时候演过广播剧,有一天自己也试着写了个剧本。写好后,很得意地拿给老师看,哪里知道老师才看一眼就说:“你写坐火车去阳明山?阳明山根本没有火车,你乱写嘛!”我当时好伤心,但是继续写,由剧本写到散文,写到小说,写到今天。我刚上高中的时候,学国画,  相似文献   

4.
<正>同学们写景状物时,常常写到植物类:植物类的花草树木,如果只是写眼前观察到的,常常内容贫(pin)乏(fa), 表达的感情也很单调,难把植物写好。要想把植物写好,要学会使用“三超越”的方法。怎样进行“三超越”呢?请看一个四年级同学写的习作《绣球花》片断: 我家二楼的凉台上,有一盆绣球花。绣球花的枝是淡绿色的,约有30多厘米高,每隔五、六厘米,就长出对生的两片叶子。叶子碧(bi)绿(lü)  相似文献   

5.
开放教育体系要围绕“创资源、重服务、抓过程、施监控、保质量、出效益”这18年字构建。过程写作教学就是要把好每一篇章的每一个过程的质量关。只有每一个小关把好了.才不会出大问题。其写作教学效果是:学习由原来的不会写到会写,由原来的写得不好到写得好,由原来的写得少到写得多.达到了教育目的。只有像过程写作这样的写作模式才能称得上是“重服务、抓过程、施监控、保质量、出效益”的模式.才能监控出高质量的写作产品。  相似文献   

6.
一个作家的写作生涯,也像小溪似的,沿着流水向上游走,走啊,走啊,就会发现他也写过作文。我上小学时,就没少写作文。在小学一、二年级时写的是联句,比如老师写个“我”字,我就接着写“要吃糖”或“要买糖儿”。上改良私塾(私塾是私人教书,一般是学古文。“改良私塾”是学课本),学三、四年级课程时,我们基本上学写的是日记。我写的日记是豆腐账,从早晨起床一直写到晚上睡觉,能写一两千字。老师也不批评,还表扬我写得多。那时,老师也偶尔出一些作文题目让我们写。小学五年级后,我对作文特别感兴趣,尤其是记叙文、描写文。哪…  相似文献   

7.
观雪     
天下好文章怕早已将雪写尽。面对一场大雪,如何突破这一写作的困境?那就要写出你眼中充满灵性的雪来。除了以独特的视角切入,更须聪颖的运思。习作《观雪》就是这样一篇佳作。作者从遇雪始,继而写“淋雪”、“听雪”,最后写了“观雪”与“悟雪”,从雪写到了人,写到了一种精神,一种境界,并以“雪者、学也;雪者,师也”收束,给人美的回味与沉思。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爱做文学梦。青少年时期是想像力最丰富的人生阶段,有很多作家的写作是从青少年时期开始起步的。且不说写作是不是为了当作家,仅“写”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离不开“写”。当然,“写”也是有学问的,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文体对写法的要求也不一样,但从总体上来说,无论写什么样的文章都离不开两个境界:“会写”和“写好”。首先得会写,不会写就谈不上“写好”了,而且,光会写还不够,还要“写好”。在“会写”和“写好”的过程中,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写自己最想写的东西,抒发自己内心的声音。写作…  相似文献   

9.
话题由来同学们在作文中常常会写到各种各样的场面。如何写好场面呢?抓住典型、渲染气氛,是一种最基本的写法。抓住典型,就是写好“点”,就是写好有代表性的个别人、事、物;渲染气氛,就是写好“面”,就是从整体上写出那个场面给人的感觉和印象。如果能做到这两点,你笔下的场面就“活”了。  相似文献   

10.
我教的是五、六年级复式班。原先,多数学生对写毛笔字不感兴趣,什么原因呢?一是他们不甚明了写好毛笔字的意义,因此缺乏克服学写毛笔字中遇到的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二是教师在指导时只有简单号召,没有耐心教育和严格要求。但是也有一些学生很想写一手好毛笔字。比如,老师写标语或春联时,他们围着桌子,歪着头,聚精会神地看老师写字。五年级学生郑土生还羡慕地说:“老师的字写得真灵,我能写到这样该多好啊!”根据以上情况,我觉得,要学生写好字,必须首  相似文献   

11.
介绍我自己     
本次习作是一篇以写人为主的文章。关于“我自己”,可写的内容很多,但无论选择哪些材料,都要紧紧围绕“我自己”来写,重点写我的性格特点,这样的文章写出来才有个性。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写呢? 一、一篇作文不可能把自己各方面的情况都写到,面面俱到的叙述,反而会使文章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学生会写简单的记叙文。就记叙而言,它自然包含着“记事”与“写人”两大基本内容。可现在的问题是这样:不少教师看重“记事”指导,而忽视“写人”指导,更忽视“写自己”的指导。其理由大致认为事中有人,也可以有自己;学会“记事”也就学会了“写人”、“写自己”。说到人与事,没有人会怀疑“事因人而生、人由事而显”这个常识,但具体到作文领域,以事为主写到人和以人为主记到事终究各得其宜。前者重在记清事情的演进过程,此时写到人是为了体现事情意义,润滑事情环节;后者重在写出人物的各自个性,此时记  相似文献   

13.
今天,老师叫我们写一篇习作,要求描写一个熟悉的同学的外貌,不许说出他(她)的名字,但要大家一听就能猜出是谁。过了一会儿,大家都写完了,便开始互相传阅、猜着写的是哪个同学。被写到的同学表情各不相同,写到优点的同学就会兴高采烈;被揭了短的同学就会假装生气;听了觉得不像自己的同学就会莫名其妙、哭笑不得。若是有写得好笑的,那本子就会被传来传去,东奔西走”。突然,胡勇笑得合不拢嘴,传给我李媛的作文本,打开一看,有一句话特别醒目,逗得我哈哈大笑:“他有一双红彤彤、水汪汪的大眼睛……”我立刻想到赵灵稚——他的大眼睛刚刚被传染上…  相似文献   

14.
现在,陈亦新已经开始了长篇小说的写作。我发 现,他的创作,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有些独特的东 西。 对于作文,我一向提倡写“虚”。一个人,从小学 二三年级写到高中毕业,甚至写到大学毕业,却写不 好文章的原因,就在于不会写虚。写“虚”不易,只  相似文献   

15.
评语     
当我读完张寒随的作文《我的精神家园》后,欣喜之情油然而生。我感到:在市场经济的年代,当有些人千方百计地追逐物质享受的时候,一个中学生能把书籍作为自己休息的精神家园,确是难能可贵的。文章写的是“我”,但寓意不仅在我,它启示人们:一个人在辛勤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不要流离和荒废自己的精神家园。这篇作文意在笔先,主旨鲜明。文章虽从“我有一间完全独立的书房”起笔,但作者叙写的重点并不在此,而是由书房写到“书房内弥漫着的书香”,写到无声的书“最有灵性”,写到在书林中寻觅知音的书趣,写到自己静默在一个人家园里的安逸,这样由浅…  相似文献   

16.
循环日记     
唐艳 《四川教育》2003,(6):40-40
那是学生刚进入四年级时。我感觉到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激发他们的兴趣,克服畏难情绪,由怕写到想写、能写。  相似文献   

17.
陈琳 《绥化学院学报》2005,25(2):176-177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写到 :“体物为妙 ,功在密附。”意思是描写景物 ,作者要想极尽其妙 ,功力在于“密附”。所谓密附 ,语意相当于“贴切”的意思。就写景来说 ,要以贴切的语言 ,如实地显示景物的特点 ,形成景与情水乳交融的境界。怎样才能达到这一效果呢 ?一、写景要真实景物描写作为艺术形象的一部分 ,作者应不能脱离客观景物的特征 ,在这一前提下 ,要把景物的色、状、味等属性写得维妙维肖 ,这并非说事无巨细什么都写 ,而是要依照题旨选取富于代表性的东西绘声绘色地加以表现 ,给人以真实的感受。如高中语文第四册 ,鲁迅小说《祝…  相似文献   

18.
我们写记叙文,有时要写到“我”。有时候,“我”是主要人物;而有的时候,“我”又是次要人物,在文中出现是为了衬托别人。有的同学处理不好“我”与文中其他人物的关系,把“我”写得太差劲了,好像越是这样,越能衬托出他人的高尚品质。其实,这样过分贬低“我”也是不对的。请看下  相似文献   

19.
本册安排的十次习作体现了三年级作文训练的几个特点:1.抓好四个“过渡”,即由看图作文、观察作文到命题作文;由写好一段话到写好一篇短文;由口述到笔述;由仿作到独立作文。2.落实五个基本要求,即一要训练观察力,二要写得具体,三要有个次序,四要重点突出,五要抓住特点。3.侧重  相似文献   

20.
六年制语文11册《小英雄雨来》,讲的是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歌颂了根据地儿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优秀品质。文中,作者四次写到“书”:第一次写雨来“向妈妈要了一块红布,包了个书皮”;第二次,写雨来跟老师学习识字课本中的“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第三次写雨来认真读书,“趴在炕上念他那红布包着的识字课本”;第四次写雨来“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当学生根据课后思考题进行自学、讨论,基本理解课文大意后,我们引导学生对作者为什么四次写“书”展开讨论、分析:四次“书”的描写各表示什么意思?(重点理解第四次“书”的描写。一是前后照应,第四次描写是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