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南教育》的大名闻之已久,却很少拜读,偶尔到同事或同行的家里去玩,看到他们案桌上的《湖南教育》,我只是随手拿起来走马观花般地浏览一遍,不曾真心实意地走进它的广阔天地,故没能领略它独特的迷人风采。自从2004年我们学校统一订阅《湖南教育》后,我才得以认真阅读它。对它,真是相见恨晚。我被它丰富多彩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住了,每次读它,我就像走进了一个五彩缤纷的神奇世界:它像一艘小船,带着我在知识的海洋遨游;它像一盏明灯,指引我向知识的高山攀登;它像一名园丁,领着我到知识的果园采撷;它像一位良师,为我指点迷津,解开疑惑;它像一位益友,为我提出建议,给我无私的帮助。我从《湖南教育》中获益良多。从“班主任园地”中,我学到了做班主任的技巧,知道了做班主任要有爱心、耐心、细心、高度的责任心。“课改新干线”帮我了解中国的教改路线、教改动向、教改理念,我从中学习别人的教改经验和教改方法,并把它们用在我的教学工作中,我的教学效果越来越好,教学成绩迅速提高。2005年上学期,我在镇里举行“的新课程新理念”教学活动中上的公开课,得到了领导和全体老师的好评,我被评为“镇教学能手”。“特别报道”中那些先进人物的事迹深深感动着我,教育着我,熏...  相似文献   

2.
耕夫 《湖南教育》2004,(8):45-45
《湖南教育》第4期《教育应该是一部开心辞典》一文,的确是篇开心文章,作者对教育的关注使我进一步联想到教育杂志应该办成开心刊物。多年来全国教育杂志总像沉闷的课堂,毫无生气,实在让人气闷。但翻阅今年的《湖南教育》第1期到第4期,我不由得精神为之一振。这下好了,《湖南教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时代》一直伴着我的童年成长,它像一座知识城堡,吸引着我,让我慢慢走进这个神奇的世界……  相似文献   

4.
刘建春 《湖南教育》2008,(11):46-46
得知《湖南教育》杂志要改版了,我为它感到高兴。回顾与《湖南教育》走过的一段难忘历程,我真的应该好好感谢《湖南教育·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5.
语文书,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书了。我已经学了整整八册。我特别喜欢它,它像一位引路人,带我走进知识的殿堂;又像一个游泳教练拉着我的手到知识的海洋中游泳:更像一把金钥匙打开知识的宝库,让我任意挑拣知识;它又是一位热情的向导,带着我去参观、游览名胜古迹,让我见识人民大  相似文献   

6.
每当我经过报刊亭,看到橱窗中摆放的《启蒙》杂志,一股亲切感便会从心底油然而生,因为正是这阳光般温暖的《启蒙》杂志伴我走过了那阳光般灿烂的童年时代。从牙牙学语,到走进幼儿园,直至跨入小学的大门,《启蒙》杂志伴我迈出了童年的每一步:它既像一位老师,不断地教给我知识、开发我的智力,又像一个伙伴,时时给我鼓励、给我支持。现在,我已经成为天津市耀华中学实验班的一名高中生,手中的书也早已从《启蒙》杂志  相似文献   

7.
彭映红 《湖南教育》2006,(11):46-46
我于1979年5月开始任教,至今已有27年的教书生涯。我从小学到高中毕业,都是在“文革”中度过的,没有学到多少知识。走上讲台的第一天,我就感觉到自己不是教书的料子,想打退堂鼓,是《湖南教育》给了我勇气。那天我到同事的办公室小坐,忽然看到了一本《湖南教育》,便顺手拿到自己房间细读,发现里面有教案设计,有教学实录,还有教学点评。刊物中的指点迷津,使我豁然开朗,增添了我当好人民教师的信心。  相似文献   

8.
几年来,《湖南教育》成了我离不开的好朋友。每期《湖南教育》一到,我马上认真阅读起来。我是一名小学班主任,我教育学生的方法及教学经验,许多都是从《湖南教育》中学来的。在当今众多的教育刊物中,《湖南教育》始终是我最爱读的杂志。当我翻开1988年第6期《湖南教育》时,更觉耳目一新,尤其是《面对“癌症”的思考——解决片面追  相似文献   

9.
《湖南教育》与我相伴已三十年有余。我自走上三尺讲台起,《湖南教育》就是我教书育人的启蒙老师。我向责刊编辑讲一句心里话:假如没有《湖南教育》,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社会里我可能早被淘汰了。我由衷地感谢《湖南教育》。  相似文献   

10.
读过很多励志书,最喜欢的要数《哈佛家训》。书中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令我折服;一次次富有哲理的透彻分析,令我重燃斗志;一句甸温暖友善的话语,使我纠结的内心归于平静……《哈佛家训》像老师,给我谆谆教导,《哈佛家训》像朋友,和我倾心交谈;《哈佛家训》是甘泉,滋润心扉,《哈佛家训》是良药,苦口婆心。它重新燃起了我对幸福、对人生、对事业的更多思考,它让我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的建议     
对《湖南教育》,我是有着深厚感情的。我不仅每期必读,而且在上面画了很多圈圈点点。《湖南教育》在教学上给了我不少的帮助,我感谢《湖南教育》。  相似文献   

12.
《湖南教育》“以漫谈、特稿、管理、教学、生活、编读”等丰富多彩的栏目,为我们敞开了教改的视野,丰富了课余生活,展示了教育教改风貌。在《湖南教育》的熏陶和启迪下,我的许多好友成为教学佼佼者,优秀的班主任。我在《湖南教育》的雨露阳光下成长着。25年前,我踏上了神圣的三尺讲台。我来自农村,学生时代是“文革”中度过的,所学知识当然甚少。初来乍到,教学不知从何谈起,于是,我寻师访友。这时,《湖南教育》走进了我的教学生活,当了我的老师,从“老师”的教学片断中,我理清了教学的程序,知道了怎样把握一节课的难点、重点,知道怎样去上课了。1991年,学校推荐我参加乡里的公开课竞赛活动,所选的课文是《捞铁牛》的阅读教学。参赛的前个晚上,我翻阅了几本《湖南教育》,看看别的老师的教学实录,于是我巧妙地设计了板书提问式:学生按着以上问题去阅读课文,对掌握文章内容有很大的帮助,我也受到了听课老师和领导的好评,该课被评为了一等奖。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改精神在《湖南教育》的每期中体现,自主、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倡导,教师角色的改变,语文教学应着眼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等内容的文章使我受益匪浅。记得我在教老舍爷爷写的《草原》一文时,我采用了:初读...  相似文献   

13.
1993年9月,我在一所偏远的山村学校开始了教书生涯。一天傍晚,我在校长室偶然看到两本《湖南教育》,初涉教坛的我有些新奇。山区学校一年的报刊丢多留少,《湖南教育》也就零星几本。老校长让我拿去好好读,他说很有用。但我只是翻了翻便放下了——我不大看得懂,那些陌生的教育术语,颇觉高深的教育理论,就像师范学校里那位严肃的《教育学》老师。  相似文献   

14.
最近在网上读到两则新闻。一是国内不少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将朱永新教授《我的教育理想》与《主体教学论》、《课堂教学论》等理论专著一道列为教师的必读书;二是在湖南某县查到了六千册《我的教育理想》的盗版书。一本教育专著,在全国引起如此的反响,六次再版,甚至于出现  相似文献   

15.
尊敬的编辑老师:您好!今天我给您写信,真的是因为太喜欢《湖南教育·语文教师》了。对于《湖南教育》,我有着七年多的深情。在去年的“我与湖南教育”征文活动中,我还将自己与《湖南教育相知、相识、相恋的情感历程写成一文,题为《“偷”来的情缘》。承蒙编辑老师的错爱,此文被刊在2005年第19期上,这更坚定了我订阅《湖南教育》的决心。今年《湖南教育》改版了,推出了语文教师专刊,我更是欣喜若狂,因为我们语文教师终于拥有了自己的专业刊物!改版后的《湖南教育·语文教师》着力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着力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它…  相似文献   

16.
我心中有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她 ,就是《湖南教育》。我1986年毕业于道县师范 ,分配到一所山村小学任教。我一边充当老师 ,把所学知识传授给山里娃 ;一边充当《湖南教育》的“旁听生”。尽管是“旁听生” ,但我仍有“课”必“听”。因为我潜心钻研《湖南教育》 ,教学水平提高很快。只要学区举办论文竞赛 ,我的荣誉证书是“腿踢不动的”。因此 ,我有了一叠厚厚的荣誉证书。凭借此 ,我被评为小学高级教师。教学之余 ,我尝试“爬格子”。但初学写稿 ,挫折不少 ,写了两年 ,投寄出去的100多篇稿件均如石沉大海。有人断言 :“你底子太薄 ,…  相似文献   

17.
也挑一点刺     
《湖南教育》迎来了创刊40周年,不少同志发表文章,赞扬《湖南教育》在40年风雨征程中,为湖南教育事业所作出的积极贡献,这是有口皆碑的!今天我写文章,不谈《湖南教育》的成绩,要挑一挑这个刊物在办刊工作中的“刺”。我知道我的文章,也许会像以往的文章一样被扔入废纸篓的,因为杂志对待来稿,囿于门户之见,是不会轻易采  相似文献   

18.
苏然 《教育》2007,(5S):48-49
作为一种成功的教育理念,赏识教育在北京市159中学已推行7年有余。在它的协助下,老师真正走进了学生心里;在它的帮助中,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多了一份自信。近日,《教育》旬刊记者走进北京159中学,听几位老师畅谈了赏识教育推行以来,学生们点点滴滴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只闻其名,没有认真地研读《湖南教育》之前,望文生义,以为她只是一本介绍教育信息的理论刊物。直到十年前,初为人师的我在学校的阅览室中与她相逢,便立即被她那平易近人的风格、广博实用的内容、新颖深刻的思想观念吸引住了。从那一天起,我便与《湖南教育》结下了情缘。十年来,《湖南教育》不断更新,越来越好,有她相伴,我在教学中也一步步走向成熟。如今,《湖南教育》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知心朋友、教学中的指导老师、思想上的向导。  相似文献   

20.
书是一个丰富多彩、奇妙无比的世界,因为挡不住它的诱惑,如今我成了一个地道的书迷。书让我的生活更快乐。谁都有不高兴的时候,幸好有了书,我一端起书,书中的内容像一缕缕金色的阳光,驱散我心中的阴霾,让我的心情开朗起来,快乐起来。书让我做人不迷茫。“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我只是小学生?书像一位良师,又像一位益友,一次次教育、帮助我改正错误。当我面临困难与挫折畏葸不前时,《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育我:一切困难和挫折都是勇气、毅力、智慧的俘虏;当我糟蹋粮食时,李绅的《悯农》教育我:每一颗粮食都是农民“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