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6月12日,伊朗举行了第十届总统选举。保守派候选人、现任总统内贾德和改革派候选人、前总理穆萨维被外界认为是最有竞争力的两名候选人。选举结果对伊朗的未来将产生重要的影响,伊朗民众对选举展示出了空前高涨的政治热情。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闻周刊》2010,(1):14-14
2009年12月27日是伊斯兰教什叶派穆斯林重要节日阿舒拉节。这天.伊朗首都德黑兰爆发了今年6月份以来最大规模的反政府示威游行,冲突中15人丧生,300多人被捕。死者包括在总统选举中失利的总统候选人.前总理穆萨维的侄子阿里·穆萨维。  相似文献   

3.
新闻榜     
内贾德:伊朗大选中的“黑马”6月25日结束的伊朗第二轮总统大选结果出人意料:保守派候选人、德黑兰市长、49岁的内贾德以高支持率击败了前总统、70岁的拉夫桑贾尼——原先被认为胜算几率很大的温和保守派候选人。内贾德是伊朗保守派代表人物,忠于最高宗教领袖哈梅内伊。在担任德黑兰市长期间,他就规定各大建筑物必须有男女分开使用的电动扶梯。在对外政策上,他强调在处理伊美关系以及与欧盟谈判伊朗核计划时,采取强硬的立场。内贾德在第一轮选举时就表现出色,之所以最终胜出,被普遍认为是他的经济政策给伊朗下层民众带来希望,其强硬的外交政策也刚好吻合了伊朗民众的民族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4.
伊朗的信号     
是时候通过公开的、具有建设意义的国际间对话,让伊朗重回谈判桌,以实现伊朗核问题的安全解决伊朗人发话了,他们的声音已经被外界听到。70%的合格选民在八名经宪法监督委员会批准的候选人中选出了最温和的一位。哈桑·鲁哈尼出人意料地在首轮选举中胜出。选举的胜利,将为伊朗开启外交和经济两扇大门,而此前,伊朗的经济饱受制裁的摧残。  相似文献   

5.
2009年6月12日,伊朗迎来新一届总统大选.选前几天,通过现任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和另外几名候选人近乎白热化的电视辩论,可以看出,政府是否应当对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强硬,是竞选辩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陈君 《中国新闻周刊》2007,(33):42-42,44
这支神秘而强悍的部队,是伊朗“反美杠杆”的中坚力量。它因此成为了美国政府的眼中钉.美国制裁伊朗的下一个锁定目标[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闻周刊》2006,(4):10-10
最近不断“语惊世界”的伊朗总统内贾德.这次是用行动让伊朗成为世界舆沦的焦点。随着1月10日伊朗启封核燃料研究设施.重新开始中止了两年多的核研究。伊朗核问题又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1月16日.德国和联合国安理会五常任理事国一起商讨是否将伊朗核问题提交安理会。  相似文献   

8.
张慧 《新闻世界》2004,(10):50-50
伊朗的《代价》走了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金爵”奖,媒体觉得是爆了个大冷门,其实,伊朗电影的深情与隽永.以及对生活真谛与人类原始情感的那种不动声色的揭示,往往给人如雷轰顶般的震憾。  相似文献   

9.
回到1979     
可以预见,无论伊朗选择的道路是否行得通,最终命运如何,伊斯兰世界探索文明复兴道路的努力是不会停止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新闻世界》2004,(1):22-23
“2003年中国青年年度人物评选”活动9日正式揭幕.30位入围候选人名单当中凤凰卫视记闾丘露薇成为传媒人物的候选人.此次中国青年年度人物评选采用专家评选和公众投票的方式.评出励志人物、财富人物、体育人物等9个奖项,中国载人航天第一人杨利伟、首位登上珠穆朗玛峰汉族女性梁群和凤凰卫视的战地女记闾丘露薇等30人入选候选人的名单.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赵勇则勉励青年人要向这些青年的榜样人物学习。“2003年中国青年年度人物评选”的最终结果将在2004年3月揭晓。作为传媒人物候选人.我们自然把目光对准了闾丘露薇——这位被人称为“战地玫瑰”的女记。  相似文献   

11.
本次美国中期选举,是对布什的一个公决。美国有句老话:“一切政治都是地方的。”特别是议会选举,选民选的是具体的候选人,要看这个候选人是否能表达本地方的利益。但是,这次选举,大家根据全国政治站队,选民谈论的是选民主党还是共和党,而不在乎某个候选人。乃至几位在地方上很具人气的共和党议员,因为和布什在伊战上立场太近被选了下来。美国的选民终于明白,选布什当.总统是个错误。但总统任期四年,大家无能为力,只好选布什的对手占领国会,使之无法为所欲为。  相似文献   

12.
虽然美、英等国一再强调,对伊朗的所有政策选项都在桌面上,包括战争。但外交辞令是一回事,实际政策又是另一回事。与伊朗开战不是一个好选择,尤其是在美国大选年2012年伊始,伊朗和西方的关系已经剑拔弩张。2012年也是美伊两国大选年。伊朗将在3月份举行议会大选。这是自2009年总统大选引发大规模骚乱之后的第一次全国选举。2月11日,伊朗伊斯兰政权将迎来自己的第33个生日。过去33年,伊朗一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选举,是以候选人个人为主进行的,整个选举的候选人提名、宣传、竞选基本上是候选人在搭台唱戏,选举的经费也基本上靠候选人自己四处找钱、化缘。联邦政府不管选举,州和地方政府只是在选民登记和投票中做些组织工作,政党在选举中也只是起辅助和次要作用。这样的选举,怎样防止黑金横流、乱象环生?  相似文献   

14.
谈判和外交是打破伊朗核计划问题僵局的唯一确定的办法,在中东开启新的冲突是最坏的选择。通往伊朗核计划协议的机会窗口似乎已经开启,但抓住机会解决伊朗问题需要各方的长远眼光  相似文献   

15.
作为独立候选人.雷布金的民意支持率尚不到1%,而普京的民意支持率为80%:但有分析认为,雷布金的背后可能是别列佐夫斯基——流亡英国的普京的政敌,所以这起失踪案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6.
《新闻世界》2005,(8):36-37
在前不久结束的伊朗大选中,以保守强硬称的前德黑兰市市长艾哈迈迪.内贾德以绝对优势击败前总统拉夫桑贾尼。赢得大选胜利,并于2005年8月3日就任总统。这位先前并不知名的保守派人物一夜之间成为伊朗政坛最为耀眼的一颗新星,但对于世人来说却依然有些陌生。  相似文献   

17.
面对众多候选人,也许阿富汗选民只有两个选择:在卡尔扎伊和其他的“卡尔扎伊”当中选择  相似文献   

18.
华黎明 《传媒》2016,(17):92-92
伊朗剧变引人注目,无数的学者在探索这场发生在38年前的、颠覆了中东地缘政治的革命背后的原因和审视伊朗革命者创立的独一无二的、政教合一的政权模式。
  我40年的外交生涯几乎都与伊朗有关,在伊朗工作和生活了10年,亲历了伊斯兰革命的全过程和两伊战争结束后拉夫·桑贾尼领导伊朗的重建时期。作为中国驻伊朗大使馆外交官,我的主要工作是观察和分析当地的形势。伊朗的形势千变万化,对从事调查研究的工作者极富挑战性。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还没有今天的网络和新媒体,使馆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就是传统媒体,我每天要浏览和阅读当地七八份报纸,跟踪电视和广播的新闻。我对伊朗的大众传媒和社会变迁感受很深。  相似文献   

19.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在最近深圳福田区人大代表选举中,独立候选人、深圳高级技工学校校长、海归硕士王亮,在其所在的选区以1308票的高票,击败正式候选人。据悉,人大代表独立候选人直接参选胜出,在全国还是首例。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各区县选举委员会都出台了具体规定,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会,改变了以往“见榜不见人”的现象,使选民对代表候选人有更多、更直观的了解。以便在投票时做出符合心意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