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贫困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加强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对于强化感恩意识、营造感恩教育环境、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90后"贫困大学生的特点及感恩意识的现状着手,分析了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基于工作实践思考如何对贫困生实施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2.
学会感恩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结合国内外对"感恩"的研究,从心理学领域分析感恩的内涵和运作机制、感恩的作用以及感恩的评估等理论问题,最后从实践的角度,提出对大学生感恩心理进行干预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刍议高等学校的感恩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元明 《江苏高教》2007,(1):138-139
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的软肋.感恩意识是人与人相处的良好"黏合剂",是和谐社会之"圭臬".在大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培植感恩意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高校感恩教育应当从认知、情感、实践三个层次着手.  相似文献   

4.
感恩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健康心理、塑造健全人格、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在校大学生中还存在着感恩意识缺失、感恩情感淡漠、感恩行为缺位等问题。新时代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要树立感恩教育新理念,拓展感恩教育内容,创新感恩教育方式,营造大学生感恩意识自省、感恩实践自觉、感恩文化传播的良好氛围,形成感恩教育的合力效应,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精神。  相似文献   

5.
网络化时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由于学生自我管制、家庭教养、学校教育等局限性造成他们对感恩教育"无意识"的表现,加强大学生感恩意识迫在眉睫,针对大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全面构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合理途径实为必要。  相似文献   

6.
高校感恩教育是高校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根据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从认知、情感、实践三个层面以培养大学生感恩品质的道德教育活动。感恩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它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促进了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健康发展,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高校可以从丰富感恩教育内容、拓宽感恩教育形式、创新感恩教育方法和营造感恩教育环境等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7.
尹玮 《文教资料》2009,(11):183-185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人格素养.在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下,如何有效地进行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淡化与缺失的表现,深入分析了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并在分析原因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即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体系,从认知层次提高大学生对感恩的认识,从情感层次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从实践层次将感恩意识转化成为报恩行为,培养出识恩、知恩、感恩、报恩的当代大学生.  相似文献   

8.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学会感恩"的最高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感恩思想主要以孔子的德育思想为主导,其所强调忠、孝、信被誉为"感恩"的精髓,不仅对传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的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也存在着重要价值。本文将从当前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问题出发,分析孔子德育思想中的感恩元素,探讨孔子德育思想在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中的应用,为增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9.
将感恩教育置于文化视野及背景下进行研究,指出感恩是中国几千年优良传统的伦理基础,感恩文化则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感恩教育就是弘扬感恩文化的需要;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反思了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表现与根源,以学院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践为例,总结了感恩教育实践的宝贵经验和成效,并就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提出了可行的思路和方法,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培育和深化大学生感恩意识,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大学生身心特点,基于传统文化的视野,通过分析传统文化观念淡薄掣肘大学生感恩意识培育的现状,探寻大学生感恩意识培育的传统文化理论基础,构建行之有效的感恩意识培育方法、感恩行为养成路径、感恩激励评价体系.形成感恩教育的合力效应,营造大学生感恩意识自省、感恩实践自觉、感恩文化传播的良好氛围,对高校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引导大学生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11.
胡磊 《时代教育》2012,(7):85-86
本文从分析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感恩教育对大学生的必要性开始,对高校如何提升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性从课堂、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社会实践等环节进行了探讨,对高校感恩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和建立感恩教育效果的反馈评估改进机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根据对当前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重要性,结合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分析当前大学生感恩缺失的主要原因。为提高大学生的知恩、感恩意识,从思政课堂、社会实践活动、感恩课程建设和营造社会氛围四个方面,探讨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新视域。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变迁中,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薄弱甚至逐渐缺失,导致高校愈发重视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加强和改进,但效果却不明显。文章通过对感恩教育的形式和效果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找准大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4.
陈璐 《学子》2014,(5):85-86
感恩教育应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感恩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载体,也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实施需要良好的教育环境与系统性长期性的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5.
首先论述了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内涵及开展感恩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感恩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重点阐述了在高校中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6.
善于感恩是大学生必备的道德修养。高校开展感恩教育能帮助大学生相互尊重、愉悦自我、人际和谐。我们应致力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激发其感恩情感,高效地开展感恩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7.
感恩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感恩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任务,要提高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做到家庭、学校、社会和自我教育有机联动;要把感恩教育认知层次、情感层次、实践层次有机结合;既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又要与时俱进;要做到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更要注重向课外延伸;要建立大学生感恩教育评价和考核的有效体系。  相似文献   

18.
感恩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大学生学会感恩与施恩,实践教育是实现此目的的最有效途径.只有通过实践环节,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恩内涵、激发感恩情感、学会感恩技巧和提升感恩能力.  相似文献   

19.
感恩意识缺失是当代“90后”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这种感恩意识的缺失危害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有碍于当代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导致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有很多因素,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影响三个视角来看,早期家庭教育不当、学校德育的忽视、多元文化的冲击是导致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最主要的三个因素。加强“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要从大学生对感恩的认知、认同、实践三个层面入手,从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课”教师教学工作、校园文化与实践活动三个方面提出提升“90后”大学生感恩意识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感恩意识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元素。笔者通过对西部某高校150名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对父母、他人及社会的感恩意识良好,但大学生感恩意识中还存在一些如大学生欠缺向父母表达感恩的行为、大学生对他人的感恩意识相对薄弱等问题。高校可通过在日常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利用节假日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渗透感恩内容等途径,增强大学生的感恩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