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覃军 《考试周刊》2015,(32):142-143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帮助大学生答疑解惑、提高心理调适能力、维护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课程教学方式多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在实践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亟待改善。结合社会发展、心理发展规律,更新课程设计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实例分析,将"交通堵塞"游戏体验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指出其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更能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其在思想认识、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学有所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分为主干课程和延伸课程两类;课程教学应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体验相结合、他助与自助相结合三个原则;通过课堂讲授、小组讨论与典型案例分析、心理素质训练与拓展等方式进行教学;采用理论效果评估与实际操作效果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对课程效果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一门自我教育的综合课程,主要目的是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而目前的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理论不能运用。团体心理辅导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使授课形式多样,师生、生生交流增多,注重学生的内心思考,注重挖掘学生成长潜能。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分析贫困生的心理表现、产生原因的同时,结合工作实践,探讨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履有效帮扶措讫,引导他们走向积极的方向。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在我国一些高职院校已经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德育工作体系,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或咨询的专门工作机构,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开展心理素质训练等。通过在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行健康的生活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品质。帮助大学生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以期引导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5.
教学方法是体现教育理念、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发展性教育为主的课程,注重让学生从中获得心理体验与感悟,内化有关观念、意识,培养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从而形成稳定的良性行为和完善的人格品质.因此,应遵循心理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来选择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是大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知识和自我调适方法的主要渠道,也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有效方式之一;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能是提高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关键。为更好的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本论文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教师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对如何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能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集理论知识教学、心理体验与训练为一体的教育课程,是传播心理健康知识的主阵地。“慕课”以其优势特点能够很好地解决专职教师资源不足以及教师教学水平不够而影响学生学习的问题,同时能够通过互动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效率,将并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文章分析了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探讨了在面对"90后"大学生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应采取团体体验活动、影视案例材料的分析与讨论、角色扮演或情景表演、理论传授、心理测试、小组活动和团体训练等模式。  相似文献   

9.
韩淑华 《教师》2013,(26):66-66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是一门集知识、体验、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程,了解大学生心理问题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路径,对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设计和其他学科课程教学的设计是完全不同的,它是以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为基础,以学生活动、心理训练为主线,以心理环境为保证,以学生获得成长体验和人格发展、最终形成健全心理素质为宗旨的一种操作方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原则和模式。  相似文献   

11.
高校中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正常的,即便少数同学存在着一些心理困扰,这些困扰也大多属于发展中的问题。而现今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主要是由理论介绍+常见心理障碍+调适方法三段式构成,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对理论的介绍和心理障碍的界定上。这不仅不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获得与发展,反而会导致部分同学对自身心理困扰过度担忧。文章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应该在面向全体学生、教育训练并重、关注积极品质、满足个性需要、显性隐性结合等原则的指导下,将教育内容分为教育、训练、保健三大模块,有效实现促进学生心理素质提升、预防保健、防患未然等多重功能。  相似文献   

12.
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研究组根据多年医学心理学教学实践和大学生心理测量的统计,也认为约有20%-3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作为高校心理卫生工作者,要在具体工作中充分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医学心理学是医学院校本科及高职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共计30学时,主要讲授医学模式、心理学基础、基本理论、心理健康、心理应激、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心理干预、心身疾病、异常心理和病人心理等内容。其教学目标主要是…  相似文献   

13.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存在着课程定位不清楚、课程设置不系统,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师数量不足、专业化水平和程度不够等问题,从而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作用。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通过改变教学理念、重视积极心理教育,改革教学设置、加强体验与实践,提升教师素质、开展各类教育,将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拟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决定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突破口,是大学生掌握学习专业知识和其他人文知识的心理动力基础,为大学生择业就业提供强大的理论和实践的武器,以及教育教学实践证明普及此课程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突破口等四个角度来层层深入地阐述两者之间的辩证逻辑关系,提出了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15.
课程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构建微体验式心理健康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体验性,在课程体验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实现心理育人效果。本文从课程内涵、体系构建、效果分析、课程思考四个方面探索大学生微体验式心理健康课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传统讲授式教学方式不适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团体辅导强调个体的参与和体验,能够有效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增进个体心理健康、提高综合素质和完善自我人格的根本目标,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新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7.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但由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势严峻且复杂、课程实施存在偏差、高职学生学情复杂等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渠道作用仍有待加强。针对当前存在的这些问题,为提升课程教学质量,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重新厘定课程目标、建构课程内容、组织教学过程,探索集知识学习、心理体验、思维模式、行为训练四个维度一体的“知情意行”,探索差异化心理健康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通识教育必修课程,而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本门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详细阐述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课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以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主要目标,关注大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健全心理素质的培养,强调课程资源的综合性和开放性,注重教育方式的自主性和渗透性。其构成内容主要包括专题训练课程、实践活动课程、艺术陶冶课程以及微环境文化课程等,充分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活动、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以及自我教育与同伴互动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该课程突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教学模式,构建发展性、主题式的综合内容体系,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心理投入与体验成长,强调学生知、情、行和谐发展,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素质,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